自由聯(lián)盟 -
聼雨軒
-
古代道德故事來源:網(wǎng)絡(luò)以現(xiàn)代人的思想境界是很難認同到古人的道德水準(zhǔn)的,還以為古人愚腐、僵化。故輯錄以下一組小故事供參考。一、容易發(fā)怒,乃薄福相韓忠獻公曾經(jīng)說:“無論遇到君子或小人,都應(yīng)當(dāng)誠懇對待他們。當(dāng)我們確知對方是小人,只要淺交就行了!一般人對于小人欺侮自己的情形,一定要暴露出來,好讓大家斥責(zé)他,只有韓忠獻公不這么做。他的智慧足以明辨小人的奸詐,然而,他卻時常坦然承受,而且不曾表現(xiàn)難看的臉色。《尚書》說:“必定要有容納的雅量,道德才會廣大;一定要能忍辱,事情才能辦得好!”(原文是:“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保┤绻龅 一點點不如意,便立刻勃然大怒;遇到一件不稱心的事情,立即氣憤感慨,這表示沒有涵養(yǎng)的力量,同時也是福氣淺薄的人。所以說:“發(fā)覺別人的奸詐,而不說出 口,有無限的余味!”二、容之一字,眾妙之門宋朝的富弼教訓(xùn)子弟說:“這個忍字,是眾妙之門。如果在清廉和節(jié)儉之外,再加上容忍,有那一事辦不好呢?”富弼年輕時,有人罵他。那個人說:“我在罵你!”富弼回答:“恐怕罵的別人!”那人又說:“稱名道姓地罵你!”富弼回答:“普天之下,難道沒有同名同姓的人嗎?”罵的人聽了,覺得非常慚愧。顏光衷說:“忍這個字最難了!能容忍時,品德和度量必定很大。到了不能容忍時,已經(jīng)充滿著驕傲和權(quán)貴的氣息了。從前有人寫了一首詩:‘少年胯下安 無忤,老父圯邊愕不平,人生若非觀歲暮,淮陰何必減文成?’這句話講得太有道理了。韓信因為忍受胯下的恥辱而稱王,后來又因羞辱絳噲而斃命。飲酒到滿量, 自然不能再增加了!三、受屈無爭,還米不受漢朝時,有一個人姓鐘名離牧,字子干,是會稽那地方的人。他年輕時,住在永興(今浙江肅山縣南方),親自耕種二十多畝田地。當(dāng)田里的稻子成熟時,有人來冒認領(lǐng)走,鐘離牧也不和他們爭奪,完全讓給對方。縣官知道這件事,就把那個冒認稻子的人捉了起來,要用國法辦他的罪。鐘離牧竭力去救他,于是他的罪才能被赦免。那個人免了罪以后,帶領(lǐng)妻子把起初冒領(lǐng)來的稻子,舂打成三十多石米,就把米送還鐘離牧。鐘離牧關(guān)門不肯收,那個人只好把米放在道路旁邊,也沒有人去拿取。鐘離牧因此而出了名,被聘請去南海做太守,而且被封“都鄉(xiāng)侯”。四、美色當(dāng)前,能不強忍余干有一位姓陳的書生,對醫(yī)術(shù)非常精通。他曾醫(yī)好一位貧窮而且垂危的病患,沒有收取分文,而且不求回報。有一天傍晚,姓陳的書生路過那位病患的家,患者家屬留他住宿。病患的小姑告訴嫂嫂說:“希望你能陪他過夜,以報答他的恩情!”病患的妻子點頭答應(yīng)。當(dāng)天夜晚,她就對姓陳的書生說:“您救活我的丈夫,小姑叫我陪你!”姓陳的書生看見她年輕而且美麗,頗為動心。但克制自己說:“不可!”少婦勉強他,他連說:“不可!不可!”而且拿起筆,在桌上連寫“不可”兩個字,最后幾乎把持不住。他又連呼:“不可這兩個字最難了!”他勉強挨到天亮,才離去。后來,陳姓書生的兒子參加考試,閱卷官丟棄他的文章時,忽然彷佛聽到“不可”這兩個字。閱卷官挑燈重看,再丟棄。又聽到:“不可!不可!”閱卷官因此又看了一遍,決心不錄取,忽然一直聽到大聲的呼聲:“不可這兩個字最難了!”因而便錄取了陳姓書生的兒子。放榜后,房師詢問陳姓書生的兒子,兒子不知原因,回去稟告父親,他才回憶起:這是不邪淫的果報。五、婉拒誘惑,前程似錦太倉的陸容長得英俊挺拔,風(fēng)采翩翩。明英宗天順三年,他到南京應(yīng)試。館內(nèi)有一位女子,善于吹簫,夜晚來到陸容的寢室。陸容借口說:“我的病還沒好,請你改天再來!”那位女子走了以后,陸容就寫了一首詩:風(fēng)清月白夜窗虛,有女來窺笑讀書,欲把琴心通一語,十年前已薄相如。翌日天亮,他就借口去別的地方。那一年秋季,他考取功名。他父親事先夢到郡守送來一面旗匾,上面題著“月白風(fēng)清”四個大字,因此寫信給陸容,陸容嚇了一跳。他后來考取進士,當(dāng)了參政的官職。陳姓書生連呼“不可”是以勇得勝,陸容借口有病改期是以智得勝。陸容比起陳姓書生當(dāng)然省力多了。然而,這時候絕不能再軟一些,我們一般人定力不夠,千萬不能學(xué)柳下惠!六、目中無人,尷尬難堪明嘉靖年間,廣州府有一位狀元,姓倫名文敘。他生了三個兒子,都考取功名,老大已經(jīng)中了榜眼,連最小的三少爺也考取鄉(xiāng)試,成為舉人。有一天,倫家的三少爺坐轎子經(jīng)過羊蹄嶺(在海豐縣境內(nèi)),走到山嶺上,正值路窄難行,恰巧前面也來了一頂轎子。倫家三少爺心中認為:“我的父親是狀元,哥哥是榜眼,自己又是新科舉人,在嶺南一帶,很少有人比我尊貴!”于是,他命令仆人大聲傳話:“來者請下轎讓路!”沒想到前面護轎的仆人也大聲說:“來者請下轎讓路!”兩頂轎子相遇,而且各不相讓。倫家的三少爺因為年輕氣盛,看對面轎內(nèi)坐著一位老婦人,毫不放在眼里,氣憤地說:“來者是什么頭銜,要三少爺讓路,請報上來!”祗見那婦人答道:“你既然有大官的頭銜,請先報來!”倫家的三少爺說:“狀元爹,榜眼兄,自己又是新科舉人,難道要讓路?”那婦人聽了笑說:“小小的狀元、榜眼,何足掛齒?你聽著:我乃是皇帝的阿姨,國公的女兒,宰相的妻子,我的小肖子還做了邊疆大總制,現(xiàn)在到底誰要讓路呢?”倫家的三少爺聽了,面容失色,知道對方是楊夫人,祗好下轎,跪著叩頭賠禮,說:“小子有眼不識泰山,觸犯老太夫人,祈求您恕罪!”楊夫人回答:“不知者不罪。不過年輕人以后要謙虛些,以免得罪別人!”她勸倫家的三少爺幾句,就離去。這時候,楊夫人心有所感,便對仆人說:“我年幼時跟隨父親,長大后跟隨丈夫,現(xiàn)在老了,又隨兒子到嶺南做官,三次走過這艱難險峻的羊蹄嶺,命運真苦。后來,大家便用“請莫作倫三少與楊夫人爭道”來譏諷人的妄自尊大,又以“楊夫人三過羊蹄嶺,還在叫苦”來形容人的心不知足。因為楊夫人身為一品夫人,富貴都已經(jīng)達到極點,坐在轎上,雖然三次經(jīng)過羊蹄嶺,怎么算苦呢?如果她坐著轎子還在叫苦,那抬轎的仆人,豈不是要立刻投崖自殺嗎?因此鄉(xiāng)人迄今時常引用這兩樁事來告誡驕傲和不知足的人。七、謙卑柔和,大器晚成從前有一位謙厚的人,姓王名昶。他把哥哥的兩個兒子取名為“默”、“沈”,而把自己的兒子命名為“渾”、“深”,并且告誡他們:“我給你們?nèi)∵@四個名字,就是要你們顧名思義,不要違背謙卑的德性。所有急速成長的事物都很快滅亡。大器晚成的人則常能安享終年。早晨開花的草本植物,到了傍晚便已凋謝。長青的松柏,到了寒冬,還是不會衰敗。所以君子戒強出人頭地和鋒芒太露。如果能以受冤屈為伸直,以謙讓為獲得,以柔弱為強盛,則很少會沒有成就的!八、先忍于色,后忍于心夏忠靖公年輕時,只要有人觸犯他,他便大發(fā)雷霆。起初他只是在臉色或表情上勉強忍耐,后來逐漸忍到心念,久而久之,不知不覺就把脾氣完全化解了。所以,我們知道:容人的雅量也是從學(xué)習(xí)中得來的。九、宰相肚里,可以撐船李文靖公(原名李沆)當(dāng)宰相時,有一位很狂的書生叩馬獻上書狀,批評李文靖公的缺點。李文靖公謙虛地道謝:“等我回家后,再詳細閱覽!”書生大怒,立即責(zé)罵李立靖公說:“你居大位而不能康濟天下,又不引咎辭職,讓位給別人,妨害賢能之士的仕途,你能不感到慚愧嗎?”李文靖公馬上一再恭敬地說:“我屢次求請辭退,無奈皇上沒有允許,所以我不敢走!”李文靖公跟這位書生談話,始終沒有發(fā)脾氣或忤逆的意思。十、忍受橫逆,奇妙良方薛文清公曾經(jīng)說:“辱這一個字最難忍受。自古以來,有許多豪杰之士多敗在這里!”王昶告誡兒子說: “別人抨擊我們,我們應(yīng)當(dāng)退而反省自身。如果我們自己有可被攻擊的行為,那么別人就說得很恰當(dāng)了。如果我們沒有他所說的缺失,那么他就是在妄語了。對方批 評得當(dāng),則對他沒有傷害,對方妄語,則對我們自身沒有傷害(或譯為:我們自身并沒有過失)。我們又何必去報復(fù)呢?”所以忍辱的要領(lǐng)在自我反省。陸文定公說:“當(dāng)對方無理抨擊我們時,如果他比我們賢能,則我們應(yīng)當(dāng)逆來順受,等他自己覺悟。如果對方跟我們自己差不多,比較嚴(yán)重的抨擊,我們就透過理 智和反省來排遣(理遣);比較不嚴(yán)重的抨擊,我們就運用感情來寬恕他(情。。如果對方不如我們,我們就原諒他的經(jīng)驗不足!边@種忍辱的要領(lǐng)在于了解別人 (審人)。從前的賢人說:“當(dāng)別人忤逆我們時,只要靜靜地省思片刻,便可以達到順境和心胸開闊的境界!彼陨倭甑脑娬f:“忍過事堪喜!边@就是忍受逆境的方法。鄭孟發(fā)說:“別入無理找我們麻煩,就好比行走在草莽中,衣服被刺上荊棘,我們只好放慢腳步,緩緩解開荊棘而已!痹朴锡S錄記載:“凡是遇到橫逆,先要想 想我為什么會遭到橫逆,隨后再思考我處理橫逆的方法。平心靜氣,不要憤怒,則便可以消除災(zāi)患和遠離兇禍了!边@是處理橫逆的要領(lǐng)。如果我們能融會貫通以上數(shù)則格言,則待人處世便沒有什么困難了。十一、寬宏大量,不忍舉罪羅循,號雙吉,是吉水人。他考試時,遺失了一件毛衣。同寢室的同學(xué)心中感到不安,找到那位偷竊的人,大伙兒便邀羅循一齊登門拜訪他。才剛坐好,他們就探索對方的行囊,并且拿出毛衣給羅循看。羅循快步走到門外,并且委婉地告訴他說:“東西有時相類似,我那些室友們喝醉酒,亂說話,請您原諒!”羅循回到寢室,告訴其他室友說:“我遺失了一件不值錢的毛衣,并沒有什么損失。害對方得到惡名,我怎么配當(dāng)讀書人?”室友們才因修養(yǎng)比不上羅循而向他致謝。羅循在那一年登第,后來兒子洪先也考取狀元。十二、從容婉轉(zhuǎn),退還重禮鄭曉當(dāng)文選時,鄉(xiāng)里里有士官以金首飾贈送他。對方將金首飾裝在一個竹器底下,然后再覆蓋上茶葉。鄭曉以為是竹器只裝茶葉就接受了。鄭夫人拿到禮物后,用手一撥,發(fā)現(xiàn)金首飾,便敲擊木梆子告訴鄭曉先生。鄭曉不動聲色,把茶葉整理好,覆蓋在竹器上,完好如初,走出來召喚那位士官,并且說:“我起初以為家里的茶葉用完了,所以接受您的禮物,剛才我到廚房問我太太,才知道家里還有許多茶葉,我的心里非常感謝您的一番好意!”說完,鄭曉便將竹器交還士官,請他帶回去。。ㄔu)清白的人極易變得苛刻,廉潔的人多半愛好名譽。鄭曉不但沒有這兩種弊病,而且歸還禮物時又能從容安詳、謙遜委婉。使我們反倒覺得楊震所說的四知(注),太過直而沒有幽默感。(注)楊震,字伯起,是東漢華陰人。他通曉儒家各種經(jīng)典的道理,號稱“關(guān)西孔子”。他五十歲時,才開始在州郡為官,清廉自守。他擔(dān)任荊州刺史時,有人在晚上贈送十斤黃金,并且說:“您盡管放心收下,反正現(xiàn)在是夜晚,沒有人知道這一件事!”楊震拒絕說:“胡說八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至少已經(jīng)有四知了,你怎么說沒人知道呢?”后漢安帝延光年間(西元一二二至一二五年),他當(dāng)了太尉,因為太過忠直,不為小人所容。后來被中官樊豐所排譖,歸還故鄉(xiāng),憤慨而飲毒自殺。(見《后漢書》楊震傳)十三、處處讓人,替人設(shè)想楊翥,字仲舉,仁厚老實,對于別人所難以忍受的事物,時常處之泰然。隔壁鄰居蓋房子,屋檐下的瓦片掉落在他家的屋頂,家人感到頗為憤慨,他卻說:“沒關(guān)系!反正最近大多是晴天,很少下雨嘛!”鄰居生子,他怕自己所騎的驢子鳴叫驚嚇到嬰兒,便賣掉驢子出入用步行。祖先的墓碑被農(nóng)夫的兒子推倒了,看管墳?zāi)沟娜藛T(墓。┶s來告訴他。他問:“那一位孩子有沒有受傷?”墓丁回答:“沒有!”楊翥說:“太幸運了!你去告訴那位農(nóng)夫好好愛護孩子,不必擔(dān)心!”有人侵占他的土地,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過來一些也沒有什么妨害!”他曾經(jīng)夢到自己吃別人兩個李子,醒來以后,他頗感內(nèi)疚地說:“我一定是白天求利和想占別人便宜的心太重,所以才會做這種夢!”說完,他絕食三天。十四、寬恕他人,了無痕跡劉寬,字文饒,性情仁厚寬恕?v使事情倉卒緊迫,也從未疾言厲色。有人遺失了一頭牛,認為劉寬所騎的那頭牛就是他走失的,劉寬不說半句話,從牛背下來,步行回家。不久,對方找到遺失的牛只,將錯認的那頭牛送還劉寬,并且向劉寬謝罪。劉寬說:“很多事物非常類似,難免會辨認錯誤。還要麻煩您送回來,怎么反而謝起我來呢?”有一天,他穿好衣裳要去早朝,婢女端來一碗肉羹,不小心弄臟他的朝衣。他的態(tài)度十分從容、平靜,連臉色也沒有改變。他緩緩地說:“羹燙到你的手了嗎?”后來他當(dāng)上侍中的官職,皇上封他逯鄉(xiāng)侯。凡是以寬恕待人,而使人慚愧,感到無可容身,其實,這并不寬厚。劉寬的一舉一動,處處替人設(shè)想,幫人開解困窘的局面,做得非常自然和平常,完全沒有感覺到別人的不是,所以非常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宋神宗元豐六年(西元一○八三年)冬祀時,群臣引導(dǎo)皇上進入轎中,轎中忘記上墊被。立刻去拿,還沒有拿來,皇上察覺了,于是便轉(zhuǎn)移話題,詢問其他事情。過了不久,墊被拿來了,皇上才登上轎子,官吏因此而無罪。至于,他們是有意或無意也不可得知。這又是渾然而沒有寬恕的跡象了。十五、涵養(yǎng)深厚,心無掛礙陳白沙拜訪莊定山,莊定山用船歡送他。船里有幾位讀書人高談闊論,肆無忌憚。莊定山氣憤得忍不住。陳白沙則當(dāng)他們在談?wù)摃r,好像沒聽到聲音;等到他們走了以后,卻又好像不記得那一些人。莊定山看見這種情景,心中大感佩服。十六、隨順眾生,慈悲喜舍庾詵,字彥寶,非常喜歡研讀經(jīng)史。有一天,他坐船運載了一百五十石米。有人托寄他三十石米,到了岸邊以后,托寄的人說:“你只有三十石,那一百五十石都是我的米!”庾詵隨便他拿,直到對方滿足為止。有一位鄰居被人誣告為強盜,庾詵拿書去抵押,借了三萬文錢,叫人假裝是對方的親戚,而幫他贖罪。當(dāng)鄰居來致謝時,庾詵說:“我憐愍天下無辜的人,那里是希望別人的道謝呢?”他曾遇到一位道人,自稱是“愿公”,呼叫庾詵是“上行先生”,而且還拿香給庾。庾詵臨命終時,說:“愿公又來了,我的色身不能長久住在這里,而不改變!”說完話,他便像睡著一般地逝世了。整個屋子都聽到空中唱言:“上行先生已經(jīng)往生天國了!
你還不是該群組正式成員,不能參與討論。
現(xiàn)在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