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天道。
‘最初的起初’是什么?不知道。-----我從哪里來?我將去何處?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理想就像星光,熾熱的理想就像陽光...雖然不否認“千古依舊的晝夜各半”,夜幕有繁星、艷陽之下亦有陰影/可是除了睡眠的時間 我們都需要光線。之于人而言,璀璨與光明是一種理想,近乎是最基本的理想(在我們沒有擺脫肉身這個‘船’登上“超越我們瞳孔的光明和璀璨的本我之光的‘彼岸’或說是‘某種界’”的時候)。
....現(xiàn)在,全世界,我們資本著,一切都商品了!拿鳌巧唐、‘文化’是商品、‘人格’是商品、‘人身’是商品、‘人命’是商品....一切都是商品。我們‘商’著‘傷’,雖然這是必經(jīng)的階段。//我們在商品中‘角逐著偉大’。我愛自然,自然是偉大的,“人是動物之王、更是自然界最大的索取者”,用極度薄弱的感恩心拿著欲望無敵的索取物 然后買賣著膚淺智慧下的所謂成功,這一點必須認可,這一點毫無疑問,這是我們卑微之中的更加可卑。人類以人之道治人、天亦以人之道還治人之身,如果人們沒有足夠的愉悅 沒有明媚的心魂,我想“我們是以自身之道還治了自我”,這是我們智商成長的不夠。-----萬物本是平等的,相生相克。萬物中單獨的人之群‘在唯人的小圈子內(nèi)自我角逐’是毫無疑問狹隘而膚淺的,這不順應(yīng)天道。我們要承認自我的卑微,就像一顆小草,它之所以成長因為天地,我們之所以成長亦因為天地,我們是毫無疑問的索取者,離開索取就沒有我們。(我們的認知:把我們自身放在我們的家庭放在我們的國度、把我們的國度放在人類、把我們?nèi)祟惙旁谌f物之中,哪怕我們先不想太遙遠的‘地球之外’。井底之蛙不跳出井外便看不到天有多大,我們不將自己置入萬物之中便不知道我們是什么、世界是什么。)------我們或者‘商’著‘傷’了,這是天道的教育,這是我們必須接受的鞭打,這是我們膚淺智商決定的必經(jīng)之路,這是“自身之道還治自身”。------語言中看似理想化,人類每一步的進展哪一步不是來源于‘理想’?
理想,因為我們受著鞭打、因為我們需要更多光芒。
說“求博于至鄙”。理由很充分。雖然我們很‘人之常情’的瞧不起灰塵、瞧不起泥土、瞧不起小草,可是‘將我們自身置于萬物之中’和‘將我們自身執(zhí)迷于人類范圍內(nèi)的某一個物件(或功名利祿或香車洋房或胭脂水粉華衣裳....)’一比便知什么是大小。若我們不知自身大小,我們便不可能在這塵世中真正好過。
...........
天道自有天道的法則,天道之所以不疲不累,正因為那法則就是“我們自我的行為在還擊和鞭打著自我”。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