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梅的畫法
畫圈梅順序:先勾瓣、后花心,再剔花須、點蕊頭,最后點花蒂。
正面花畫法:正面花為五個近似圓形的花瓣構成,大小基本相等。先畫上半部二瓣,再勾圈下面兩瓣,一筆勾成一個花瓣,也可兩筆勾出一個花瓣。初學時,要畫得認真規(guī)矩,每瓣都交代清楚,不可馬虎潦草,熟練之后,筆墨自如,圈勾自然圓轉(zhuǎn),生動靈活。五個瓣組成的一朵花,大體上是一個較為規(guī)矩的圓形。用淡墨勾圈時,線條可稍粗些,水份較飽和,圈出花朵有滋潤感。也有用深墨圈花的,但線條要略細而發(fā)毛(中鋒運筆時略帶偏鋒)。花朵的大小,最好與原花等大或略大一些,不宜畫小,不可因畫紙小而縮小花的比例。圈花瓣時切忌內(nèi)外皆實,五瓣分離、花瓣過尖過長、無中心等。
花心的處理,不能一朵一朵地個別進行,需在一張畫的花朵全部圈點完成后,再統(tǒng)一畫花心。梅花花形較小,花心部分可作適當夸張,正面花心,可在五個花瓣中間畫一小圓圈,花心須成輻射狀,用硬毫中鋒剔須,線條要挺勁粗實,“健似虎須”,要長短相間,齊而不亂。切忌剔使用彎曲無力,過于纖細。
點蕊頭,最好用禿鋒舊筆,中鋒垂直點下,圓渾厚實,點子要略粗大些,如“椒珠蟹眼”。點時要隨花須長短,錯錯落落,才有風致,切忌機械規(guī)則。
花心、剔須、點蕊頭,無論是勾勒法還是沒骨法,皆需用濃墨,用其他色彩不及墨色強烈鮮明,富有神彩。
半側的花:五個花瓣的形態(tài)有區(qū)別。前面兩瓣呈扁圓,后面的兩三個瓣被前瓣所遮,故不能畫全。具體著筆時,先畫前面兩個扁圓瓣,再添加另外的三個瓣,這三個瓣十分機動,富于變化,可表現(xiàn)半側花的透視程度;ㄐ牟糠直仨氹S透視變化而變化。即半側時,花心小圓圈也應該略扁。其位置也不在正中,剔花須只呈半圓輻射。半側花見其花托,花托呈“丁”點,一般“丁”加二點,但要視花形而定;ㄍ悬c在瓣與瓣中間。
全側的花:一般畫三瓣即可,中間較大,兩側較小,露出一部分花須、蕊頭。因透視角度不同,有些全側花可不點須蕊。
花蕾:呈圓形,比花朵小,有的緊包未開,畫成圓圈即可。初綻的,兩三個圓弧交疊便成。先畫枝,后畫蕾,蕾多生在枝梢。畫蕾,用濃墨點托,顯其精神。
背面的花:生長在枝干后邊,只見花萼,不見花心和須蕊。花托上部分裂成片狀,稱為花萼,共五片,有紅、暗紅和綠色之分,在花與枝的聯(lián)接處,以濃墨點垛而成,點一點或五點。側面多見兩三片萼,用筆隨意一些,墨點要稍濃重,不宜太細,也不必拘泥于嚴格的組織結構,力求總體視覺舒服即可。
點梅的畫法
點梅,就是用筆蘸墨或色,直接點 出花瓣的結構、形態(tài)。故稱沒骨畫法。 點墨梅,是用淡墨點 梅花。方法是用禿筆先蘸淡墨,再蘸適量較深的墨,然后按花的正側偃仰背,以中鋒垂直點下;ǘ浞植加惺栌忻,點要圓,不露鋒,花瓣墨色有濃淡,使之有立體感。花心、花須、蕊頭、花蒂,要用濃墨在花瓣將干未干時勾點。最后,在枝條上加苔點。
點綠梅,畫法和點墨梅大致相同。 用濕筆蘸白粉,筆尖蘸綠,即可點出嬌嫩的綠梅。心、須、蕊,蒂等用濃墨勾點。
點紅梅,可用朱砂、朱磦、曙紅、胭脂等色。用禿筆先調(diào)蘸朱砂或朱磦,(含色稍飽和些)再用筆尖蘸胭脂,按花朵姿態(tài)和疏密點出,即成紅梅。朱砂顏色熱烈而沉著,點出的紅梅雅致含蓄。朱磦則火紅明快,點出的紅梅生機盎然,色調(diào)熱烈。作畫時可依不同需求和懸掛場合,采用不同色調(diào) 畫紅梅,花心部分可用黃粉勾點,但效果不及濃墨勾點理想。
點粉紅梅花,禿筆先蘸白粉和曙紅或牡丹紅,加適量清水調(diào)成淺紅,然后筆尖蘸較深的曙紅或牡丹紅,逐瓣點 即成。最后以濃墨勾點花心、加苔點,即成色調(diào)鮮艷明快,賞心悅目的畫面。
圈點結合畫梅法步驟
第一步,以較深的墨色,畫出第一層次的干和枝。先用側鋒入筆畫出曲折的主枝干,留出空白,以便前后枝交錯。再以中鋒起筆,用藏鋒自上而下發(fā)旁枝,留出空白填花。注意畫面重心和枝條疏密穿插。
第二步,用較淡的墨色,以側鋒入筆,畫出第二層次。行筆至上端時,筆鋒由側鋒轉(zhuǎn)成中鋒發(fā)旁枝和細枝。注意斷開留白和構圖,不宜將上發(fā)枝畫在畫面正中。同時要控制好題款加印章的位置。
第三步,用朱砂或朱磦點花朵。疏密聚散要和枝干協(xié)調(diào),畫面重心部分花點密些,其他部分稀疏些。密集處以正面花朵為主,枝梢上端以蕾、半開為主。形成第一層次。
第四步,用淡墨勾圈第二層次的花朵。特別要處理好紅梅間隙的圈花,不要怕重疊,而要將圈花擠進紅梅的某些間隙,從而形成層次和“密不通風”的效果。但要注意整幅畫的疏密關系,切不可平均對待。
第五步,勾點花心、花須、蕊、蒂等。紅梅用濃墨,圈梅可用胭脂勾點花心。然后在圈花輪廓線周圍或下側,用曙紅或牡丹紅加水調(diào)和成淺紅圈染或點染。再以更淡的水紅色在花與背景空白處灑布一些色點,使畫面花叢與花叢渾為一體,增加層次和氣氛。但不宜平均灑布仍須注意整個畫面的疏密和虛實關系。至此,已基本完成,可將畫面懸掛起來審視一下,不足之處再以點垛調(diào)整彌補。最后在適當位置落款蓋章,畫就完成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