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一個人時,靈魂是在上升,不是沉淪”
很多讀者早早在演講大廳外排隊等候。坐得滿滿當當?shù)娜巳褐,有一位男讀者站起來提問后不忘大聲喊,“余秀華老師,我愛你!边@個大型追星現(xiàn)場的主角,不是娛樂明星,也不是青春文學“偶像”作家,而是一位詩人。
11月15日,詩人余秀華來到成都文軒BOOKS書店,做了一場詩歌分享會。雖然吐字發(fā)音有點艱難,但她妙語如珠,幽默風趣,多次逗得現(xiàn)場哈哈大笑,掌聲雷鳴。
五年前,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刷爆朋友圈,余秀華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之后出書也是一本接一本。余秀華這次來成都,帶來的就是她第一部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新版、她的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对鹿饴湓谧笫稚稀2015年出版后呈現(xiàn)熱銷態(tài)勢,至今銷量已經(jīng)近40萬。有人說,這是中國新詩自海子以來,單本詩集銷量最好的。余秀華的經(jīng)歷還被導演范儉拍成了紀錄片,斬獲了國內(nèi)外多項大獎。日本《朝日新聞》兩度報道了她的事跡,瑞典方面也有人邀約她去做詩歌分享會。據(jù)出版社透露,余秀華的作品英文版已授權(quán)美國出版公司,預(yù)計將在2021年9月上市,由企鵝出版集團發(fā)行。
出名帶來的好處實實在在:比如經(jīng)濟條件的改善和自由度的提升。有了錢,她給家里修了新房子。跟前夫離婚時,對方要錢,她也能拿得出。雖然現(xiàn)在,愛情是會讓她苦惱的課題,但對目前的生活,“雖然還是有很多麻煩事”,她總體是滿意的。
熱鬧背后,余秀華要面對日常瑣事,生活的艱辛。在采訪之余,她無意間提到,買的書架在家里還沒組裝,“圖紙并不復雜,但是我的手不靈便,裝不好!备赣H年紀大了,1996年出生的兒子,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平時不在家。
“我首先是個人,然后才是個詩人”
19歲的余秀華,被父母安排結(jié)婚。走過了一段痛苦的婚姻生活后,2015年,她主動把婚離了。在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中,余秀華表現(xiàn)出對離婚很決絕的態(tài)度。提到她很“勇敢”,余秀華頭擺得很厲害,“不不不,其實我不勇敢。我糾結(jié)了很久。如果我勇敢的話,我那婚早就離掉了,也不會拖了那么多年,承受那么多痛苦。”
如今,她慶幸自己把婚離了,“如果我沒離婚,那我現(xiàn)在面對的壓力,還要加上他的那一部分!彪x婚最大的原因,她提到“孤獨”,“比如當我遇到難處的時候,我的前夫的第一反應(yīng)肯定是說我的不對,說我做的不夠好。我想,他也不是不愿意幫我或者理解我,而是他沒有那個能力,沒有那個理解力。很孤獨!
成名必然會帶來一些困擾。2020年國慶期間,余秀華發(fā)了一條微博:“國慶假期期間來訪者概不接待。特別是‘順道’來看我的人!我可不是誰消遣的對象!
可貴的是,她寫作的心態(tài)很穩(wěn),對名利看得透,“就寫詩來說,永遠不要拋棄掉初學者的心態(tài)。一旦有那種‘我是大咖’那種心理,一個詩人就基本完蛋了,寫不出什么東西了。”
“詩歌會一輩子都是我的拐杖。人會有很多焦慮,會有被拋棄和拋棄人的時候,什么都靠不住的時候。但詩歌不一樣,當你需要它的時候,它就在那里,它一定會出現(xiàn)。你不需要它的時候,它就靜靜地待在一邊。詩歌是很美好的存在。”但對詩歌的這份信賴,余秀華也并不想夸大。
有讀者提到,比起前期的作品,成名之后的詩作,風格變得沒有那么多強烈的沖擊力了。余秀華這樣回應(yīng),“這幾年,沒有了婚姻的羈絆后,我還是輕松了太多。沒有壓抑,就沒有爆發(fā)。但是,人的生活,不是為了寫作而準備的。也許,我之后寫的作品會很平庸。試想,誰會愿意天天掙扎在生命的死亡線上,去成全別人對文學作品的要求?我認為,這是生命的本末倒置。我寧愿平庸,也不愿犧牲生活來換取詩歌。我首先是個人,然后才是個詩人。生活永遠比文學重要。生活應(yīng)該放在寫作前面。沒有生活,就沒有詩歌!彼痔岬胶W,“我挺希望海子是活著的,哪怕是平庸地活著。”
“能當上鍵盤俠克星,是不怕惹麻煩”
余秀華似乎有獨特的上熱搜技能,隔三差五就會在微博上制造一些波瀾。2020年,余秀華因“表白李健”、參加某短視頻平臺活動讀詩、關(guān)于詩歌尺度的討論,幾度登上微博熱搜榜。余秀華特別善于在網(wǎng)絡(luò)上跟人言論交鋒,遇到難纏的人,毫不客氣回懟,被稱為“鍵盤俠克星”。對此,她笑著說,自己之所以能夠“制服”鍵盤俠,是因為自己不怕惹麻煩。“小人還是很多,這也沒辦法。不過還好,我現(xiàn)在盡量克制,不在網(wǎng)上罵人!闭f她發(fā)言“犀利”,余秀華糾正記者,“應(yīng)該說是‘準確’。一個人能不能把話說準確,這是一種思維的能力。”
在愛情等話題上,余秀華說話風格“很猛”。但談到文學本身,她馬上轉(zhuǎn)換到非常嚴肅認真的語調(diào)和神情。她的很多文學觀點很有見地。比如有人問她文學方面的話題,她非常真誠地回答,“任何寫作,要求我們有寬廣的知識面,取決于思考的方向、能力、深度。如果思考不夠深刻,那么語言也往往是平庸的。同時,很多人能說得特別好,但是寫不出來。這說明,思想和語言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有讀者問她,寫作遇到卡殼或者瓶頸期,是怎么處理的?“不好意思,截至目前,我還沒遇到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作瓶頸。我寫詩不是因為有靈感才寫,而是當我覺得自己好像有點荒廢時光,要不要寫一首詩?我就打開電腦去寫了。”
愛情是余秀華詩歌的重要主題。對待愛情,余秀華依然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女生,“跟簡單喜歡一個人不一樣,愛一個人,就變得很著急,同時又小心翼翼。愛情必然伴隨著痛苦。因為愛情會面臨很多具體的問題。會面臨很多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愛情這個東西,就是很‘賤’嘛。你去追的時候他跑掉了。等你走了之后,那個人又舍不得,反正就總是不在一個頻道上。有時候我覺得,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沒有愛情的時刻!
會有一個“再也不渴望愛情的時刻”的到來嗎?“應(yīng)該會有。但我也怕這個時候到來。因為那樣的話,就意味著我就是個老太婆了,真的老掉了。當想愛一個人的時候,靈魂是在上升,不是沉淪。這也是為什么我愛過那么多男人,我并沒有自我羞恥感的原因。能愛人,說明生命力還很旺盛!
“哪有那么多男性給我靈感啊,想得美”
如果不外出,也不喝酒,余秀華平常的一天,“八點就起來,澆花!彼矚g養(yǎng)花,“了解每一朵花的習性,每天觀察它的變化。今天這個花要澆,明天那個花要澆!睗餐昊,洗衣服,掃地,“這些搞好了就喝咖啡,看書。”周末兒子回家來,偶爾兩人聊聊,看到網(wǎng)絡(luò)上有關(guān)于余秀華的新聞,兒子也會安慰她。
余秀華對成都這個城市,印象很好,“我個人覺得比武漢好。這里適合生活。”她也想去川西高原,看看雪山,“但我一個人不方便去,身體還是受限。希望有機會有朋友能帶我去!彼终f起成都男性的優(yōu)點,比如尊重女性,“成都的詩人,很多我都認識。畢竟圈子就那么大。成都的男人,對我還不錯。有時我想,不如搬到成都來?上覜]有這個條件!
有一位男性讀者提到,很多男藝術(shù)家會有一個女性繆斯。于是問余秀華,“怎樣的男性最會給她帶來靈感?”余秀華說,“靈感,主要是我自己給的。是我自己在用心體會這些不靠譜的男人,寫出來的。不靠譜的男人,被靠譜的女人認真體會,才會產(chǎn)生詩歌。哈哈。其實,靈感的來源,更多的是來自場景,一朵花,一個場景,一首印象等。靈感,是人的所思所想,慢慢匯聚到一個臨界點產(chǎn)生的。哪有那么多男性給我靈感啊,想得美!”
“敢說”的背后要承擔很多東西
社交網(wǎng)站上的余秀華,懟鍵盤俠,一懟一個準兒。她說,反正我不怕惹麻煩。有時候遇到“杠精”,針對詩集的名字開杠:為啥月光一定要落在左手上?而不是右手?余秀華笑了,“這還真有說法。因為我是用左手寫字!彼蛔穭。膊蛔肪C藝,但是愛看小視頻。尤其是關(guān)于生活、美食類的。最近她在手機上看減肥妙招,不讓吃這不讓吃那,尤其是不讓吃碳水,“我根本做不到。昨天我覺得要減肥,結(jié)果我今天吃了好幾個包子。哈哈!”又說,刷小視頻有時候不節(jié)制,浪費了很多時間!耙院筮是要克制這種網(wǎng)癮!庇浾咴诓稍L中提醒她要少喝酒,愛惜身體,她表示接納,并對詩酒之間的關(guān)系有一番見解:“有人說,煙出文章酒出詩,其實不可能!喝酒喝得暈暈乎乎的,寫啥詩?!我覺得那些喝酒很多的人,都和我一樣,就是精神空虛。精神空虛無所寄托,只能喝酒!
余秀華說話風趣幽默,有足夠的自信,并且在談話中,也不諱言自己這份自信,“其實我覺得我這個人長得不算特別丑。我現(xiàn)在這個樣子,主要因為我以前生過一場病嘛!庇腥颂岬搅硗庖晃辉(jīng)流行的詩人,其詩跟余秀華的詩,都很“純真”。余秀華提醒他,“你不要把我的純真和他的純真混為一談。這是不一樣的!
“假如我不再愛任何人,心如死灰也很可怕”
記者:前段時間看你在抖音里,在采訪鏡頭前,能發(fā)現(xiàn)你喝酒很多,因為一段愛情出了問題,非常痛苦,覺得生活沒意義,想自殺。狀態(tài)不好,以至于讓人擔心你可別陷入抑郁了。現(xiàn)在看你狀態(tài)好多了。當時在痛苦中,寫詩能緩解一些痛苦嗎?
余秀華:那段時間心里很不舒服,不要說寫詩,啥也做不成。前幾天還真有朋友電話我,建議我去看看心理醫(yī)生。其實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走出來了,我頂多就是頭偶爾嗡嗡響。有時候會有一點幻覺。去看看醫(yī)生也行,跟專業(yè)人士多交流,是好事兒。
記者:你要少喝酒,多寫詩,充分發(fā)揮你的天賦啊。
余秀華:我的才華已經(jīng)用得夠夠的了,不用也行了。酒確實要少喝。前段時間喝酒太多,都發(fā)胖了。我要減肥了。
記者:你對愛情的追求和表達,都很直率。這是很少見的。
余秀華:我對愛情是很執(zhí)著,但是人家不理我,讓我覺得真的對不起自己。一次又一次總是很丟人,但我覺得這也是生命還熱情的一個象征。假如我不再愛任何人,那就是心如死灰,也很可怕。
“我也有想法沒有表達出來,做真實的人很難”
記者:很多年輕女讀者將你的坦率、敢于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當成榜樣。
余秀華:其實還好吧,我也有想法沒有表達出來,很多想法不敢說。我覺得這些女孩看到的是一個表象,‘敢說’的背后要承擔很多很多東西。很多時候我也會覺得,做一個真實的人真的很難。
記者:你曾經(jīng)說,相比女性看男性角度比較多維度,男性看待女性的角度就比較單一。對此,你可以具體展開多談一下嗎?
余秀華:女性對男性的第一印象即使不太好,但是她覺得還可以聊聊深入了解一下。而有的男性如果第一印象沒覺得太好,就很可能不會了解下去。這是兩個性別之間的差異,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男人哪怕很差,他都覺得自己還行。女人活成仙女,都還是對自己有要求。這種性別優(yōu)勢心理,從何而來?我覺得這跟社會從古到今的發(fā)展脈絡(luò)有關(guān)系,曾經(jīng)男尊女卑的社會心態(tài)造成的影響。想要解決社會長期存在的性別偏見問題,也很難。我們能做的就是獨善其身,能獨善其身,都很不容易了。
記者:現(xiàn)在社會女性大齡單身青年很多,她們不會為了結(jié)婚而結(jié)婚,但同時這個群體也感到各種壓力。對這種現(xiàn)象,你有怎樣的看法?
余秀華:大齡單身女性會遭受到各種壓力,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其實,不結(jié)婚會有壓力,結(jié)婚了也會有壓力。人活著都是有壓力的。每個人都會因為各種原因產(chǎn)生壓力,一切都看你自己的選擇,還是尊重自己內(nèi)心的意愿。話說回來,這些年,社會對大齡單身女性還是越來越寬容了。
記者:前段時間有一個討論是關(guān)于來自貧寒家庭的女孩兒,父母辛辛苦苦供養(yǎng)讀完大學,一畢業(yè)就結(jié)婚當家庭主婦。你是怎樣的觀點?
余秀華:一個女孩子,父母供養(yǎng)得那么辛苦,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大學畢業(yè)或者研究生畢業(yè)甚至學到博士,就在家當個家庭主婦,學那么多知識有什么用呢?當然,這也沒有辦法說到底是對是錯,要尊重每一個人自己的選擇。只是我個人不太理解,對于具體的女性個體來說,也太虧了。
“好詩沒有固定標準,詩歌審美也不必相同”
記者:還記得是什么時候?qū)懙谝皇自姷膯幔?/span>
余秀華:我小學寫過一首,初中寫過一首,那就是最早的。高中課本里面有一首詩歌叫《望星空》(郭小川的詩),另外還有艾青的詩,都讓我對詩歌更有感覺了。
記者:知心朋友多嗎?
余秀華:幾乎沒有。就算有,也是酒肉朋友。落難的時候是沒有人幫你的。我認為,很多人能做到錦上添花,很難做到雪中送炭。
記者:你的讀者很多是年輕人,你兒子看你的詩嗎?你們之間聊天都聊什么?
余秀華:我不知道兒子看不看我的詩,我們不會聊這些,但他有沒有偷偷地看我也不知道。我和他沒怎么聊天,他禮拜天才回家一下,如果加班就不回來;貋砭涂词謾C。他也不關(guān)注我網(wǎng)上那些事。有時候我也跟他說,他還是會安慰我。我對他也沒什么要求。我也不催他談女朋友或者結(jié)婚。婆媳關(guān)系可難搞了。我真的怕婆媳關(guān)系搞不好。
記者:我看過你的小說《且在人間》,你以后還有寫小說的計劃嗎?
余秀華:我當時寫小說是為了練字體,不是為了發(fā)表,沒想到后來還用上了。我還會繼續(xù)寫小說。只是還沒有開寫,這段時間更多的在看書。
記者:你都讀什么書?
余秀華:我看的書中,只有百分之一是詩歌。我更喜歡讀小說、隨筆、歷史等。
記者:我關(guān)注了你的抖音,你很真實。
余秀華:我的抖音,我的媽呀,我都不會拍。拍得很粗糙。不像別人,還要講究鏡頭啊場景啊,我就一個鏡頭,對著我自己拍。我還不修邊幅。哈哈。
記者:我在網(wǎng)上看到你讀自己的《我愛你》那首詩的視頻。很動人。“巴巴地活著,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茶葉輪換著喝:菊花,茉莉,玫瑰,檸檬/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內(nèi)心的雪 /它們過于潔白過于接近春天…… …… ”
余秀華:那是我發(fā)在公眾號上的一段視頻,我都忘了發(fā)抖音上了。
記者:你讀關(guān)于你的詩歌評論嗎?
余秀華:我看不懂那些學者的語言。每個評論家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和結(jié)構(gòu),他們把所有東西放進去解剖。在我看來,評論和寫作,一點點關(guān)系都沒有。
記者:如今,寫新詩的人很多,但要擁有很多讀者,并不容易。你的詩有很多人喜歡。把詩寫好,并且讓讀者喜歡,有什么訣竅嗎?
余秀華:我認為,寫詩既不能太直截了當,也不能過于晦澀。你要想辦法把你寫的東西找到一個平衡點,一個語言的平衡點。
記者:在你看來,怎樣的詩,才是一首好詩?
余秀華:好詩沒有固定標準。每個人的審美標準不一樣,詩歌審美也不必相同,如果只用一個標準來看詩歌,文學就沒有百花齊放的可能性。
記者:我知道你在成名前,在詩歌論壇上結(jié)交很多詩友,F(xiàn)在還跟那些詩友來往嗎?
余秀華:偶爾還是會跟他們聯(lián)系,但確實交流變少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現(xiàn)在每個人都有公眾號,詩友之間互動少了,不像以前是論壇上交流的真摯氛圍了。另外,人心畢竟還是復雜,不知不覺大家好像有隔閡了,也不太可能一直保持從前那種親密,走著走著很多就散了。
來源:封面新聞,作者:張杰 甘昕祎 葉志虎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