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陽:1945年出生于書香門弟,得以家父影響,醉心于書畫并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被委派澳大利亞塔斯瑪麗亞皇家藝術學院留學,回國深得書畫名家傅小石,趙緒成等前輩指點傳教.多次作品發(fā)表在國內外媒體報刊.作品被海內外書畫界收藏.現為江蘇省.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書畫院人物畫研究室副主任
畫是有性格的。鮑陽先生的人物畫性格,集中地表現為“剛柔相濟”。其成因,是由于他“直面生活、詠頌生命、表現和諧”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意識選擇的緣故。因而,其作品表現出“生活體驗、心靈凈化、精神超拔、生命洞達、哲理思辨”之品格風貌
這點認識,得之于在江蘇書畫院幾次學術會、筆會、展覽會上于業(yè)內同仁對畫家作品風格評價共識的啟發(fā)。就鮑陽作品“剛柔相濟”性的分析,其人物畫形式本源,則是由于他溯中國人物傳統(tǒng)畫之遠,深刻研究、專研中國人物傳統(tǒng)畫之遠,及至陳老蓮、任白年、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家名家的經典之作。由于對傳統(tǒng)人物畫筆墨關系歷史鏈條貫通的厚積,終使他的人物筆墨風格勃發(fā),成就了承先啟后、和而不同的現實人物作品風格特征。自他從澳大利亞塔斯瑪麗亞皇家藝術學院留學回國后,至今三十多年的歷練,是他的作品風格突破的界點。
由筆墨個性界定特定人物表現神采境界。東晉顧愷之“以形寫神”理論標志人物畫的標準理念確定。學中人物以古代人物畫“形神兼?zhèn)?/SPAN>”作為作品格調的基本界定,強調特定時空中特定人物的個性精神表現,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相互之間關系的形式區(qū)別性,在共性之中求個性。在筆墨經營的格調上,他總是持守于“質潤”相當的界度,質地不文不火,線條疾徐相應,即便重彩賦色,也恪守于筆墨導領,以色當墨,恰有過度關系銜接的溝通調和,達以墨與色的和諧,充分的將西方油畫色彩運用到國畫中。無論是他工筆還是寫意,統(tǒng)一地表現為線條勻正流利,圓勁而富有彈性,墨色質地穩(wěn)實文雅,賦色情調清凈雋永。圖式側重于主體人物的體型態(tài)勢,肢體動感,尤其是通過人物眼睛精寫表現人物神志,使得筆墨色彩組合關系流溢出人物內心世界的情感,使欣賞者從外在的形象體態(tài)中,感受到人物內在心理節(jié)奏的律動。均從質潤相當處理上使墨、色關系呈現出剛柔相濟的品質,使筆墨自身顯示了很高的審美品質,當為范例之作。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
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