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磨一劍!冼鑒棠專場:從“練功狂人”到粵劇“多面手” 2025-06-09 17:17 發(fā)布于: 廣東省 6月6日-7日,廣東粵劇院·名家演出周上演冼鑒棠專場,《程嬰救孤》《光緒皇夜祭珍妃》兩部大戲精彩上演。 粵劇名家冼鑒棠,人稱“練功狂人”。從藝30年來,他從廣西到廣東,從配角到舞臺中央,成
-
原創(chuàng) 十九世紀法國喬治斯·安東尼·羅什格羅斯繪畫作品 藝術(shù)名畫 2025-02-21 14:49 喬治斯·安東尼·羅什格羅斯(Georges Antoine Rochegrosse),(1859-1938)是法國畫家,,以其對歷史題材的深刻詮釋與裝飾主義的精湛運用而著稱于世。他的畫筆下,歷史不再是冰冷的過往,而是被賦予了感性的
-
李世民游終南山時,寫下一首律詩,首聯(lián)雄峻豪邁盡顯帝王的氣象! 云邊有一個小院 2025-06-10 05:52 李世民在位期間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政治清明、國力強盛。然而,帝王之責亦伴隨壓力與紛擾。 終南山作為長安附近的隱逸勝地,其雄奇壯美之景為李世民提供了短暫超脫塵世的精神寄托。 一次,李世民游
-
什么樣的國畫可稱佳作 悟空看非遺 2025-06-10 07:13 何海霞 幽居圖 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拿一幅畫給一個畫家看,答:好,不錯;再把這幅畫給另外一個畫家看,說:一般,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他們都是專業(yè)人士,且都不認識作者,看法卻截然不同,為什么?大約他們評判一幅畫作優(yōu)劣的標準不同。
-
【境非境】從具象到意象的藝術(shù)跨越——孫建東 北京墨真閣 2025-06-09 08:36 序言 藝術(shù)的探索,始終是一場關(guān)于“境”的追尋與超越。從具象到意象,不僅是形式上的轉(zhuǎn)變,更是藝術(shù)家心靈深處對世界認知與表達的升華。本次“境非境——從具象到意象的藝術(shù)跨越”展覽,旨在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作
-
曹學(xué)林《絕響與遺韻》讀札 揚子晚報 2025-06-10 11:17 “絕響”,指代的是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中面臨失傳或已經(jīng)失傳了的項目。譬如修鍋、補碗、彈棉花這樣的生活技藝;譬如各民族基本都有的類似于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嘎達梅林》這樣的史詩或長調(diào)。 “遺韻”,指代的是某些勞動項
-
中國人的“俠文化” 大道知行 2025-06-10 08:30 有人說,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儒生,一個隱者和一個俠客。尤其是“俠”,中國人似乎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俠客情結(jié),“那些英雄們,為愛人,為朋友,為知遇之恩,為一言之諾,無不可以出生入死,百折不回,強敵環(huán)伺而神猶從容,白刃加頸而目竟不瞬
-
-
原創(chuàng) 4年前,擊敗北大碩士,拿下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伙,如今在干啥 劍宗臣 2025-06-10 11:24 2016年,央視推出了一檔原創(chuàng)的文化類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這是一檔由董卿主持的古詩詞競技節(jié)目,兼具高雅與通俗性,自從首播以來便迅速走紅,深受觀眾喜愛。 至今,這個節(jié)目已經(jīng)播出了四季,在
-
原創(chuàng) 南宋劉過:秀才休離愁,留下一首經(jīng)典詩詞,讓無數(shù)中年人俯首嘆息 玲瓏蜻小蜓 2025-06-10 11:13 金庸的經(jīng)典小說《神雕俠侶》中的男主角楊過,以其斷臂大俠的形象、出色的武藝和行俠仗義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了讀者的心中。楊過的傳奇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但很少有人知道,楊過的歷史原型竟然和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