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的精神氣象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漢字是書法的載體。 漢字,承載著文明的曙光,從遠古走來。它穿越了一個又一個朝代,穿越了漫漫長夜,走到了我們面前。漢字五千年了,它依然年輕,在當今世界,獨樹一幟。漢字,是華夏文明的原始基因,也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根
-
學書法,方法比勤奮更重要! 一、書法是“學”出來的,不是“練”出來的 有人練了多年書法,很刻苦,天天寫,但是進步并不很大。而有的人學書法時間雖不很長,但進步很明顯。原因何在 ? 與方法 ( 或稱路子 ) 有關(guān)。學習書法,公認的最好方法就是堅持臨帖。提倡向傳統(tǒng)學,向古人學。書法的學問在
-
書畫名家的“債務(wù)” 一次空軍某部的干事來訪,說“我們首長請您寫幅字!眴⒐ζ届o地問:“我要不寫,你們首長會不會派飛機來炸我?”對方忙說:“哪兒能哪兒能!”啟功回道:“那我就不寫了! 我們多以為求幅字畫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一揮而就、手到擒來之事,殊不知那只是半吊子書畫家、偽名家樂此不疲
-
碑 和貼到底什么關(guān)系 碑和帖的稱法,大概自清代中葉才響了起來,即是說從乾嘉之際,碑學的興起才將碑學和帖學分而稱之,因為在清代以前學書基本就是學帖學。 由于元明以后以二王為主體的帖學真本逐漸散失遺盡,宋代以來摹刻的淳化閣帖、大觀帖等原始本越來越少見,而民間根據(jù)流傳的翻刻本越來越多,
-
千錘百煉86年-成就“白石蝦 ” 一代藝術(shù)大師齊白石所畫的蝦是非常有名的。他筆下的蝦,活潑生動,就像正在水中游動著一樣,一節(jié)節(jié)的蝦身透明而富有彈性,長長的蝦須和兩只蝦螯也好像在不停地擺動著。
-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蘭州市 軍隊離退休干部第四休養(yǎng)所為老干部集體祝壽會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今天上午,在重陽節(jié)到來之際,蘭州市 軍隊離退休干部第四休養(yǎng)所為 90 歲的王文哲、 80 歲的何潤田、任兆梅、趙永斌等八位老人
-
書法是一曲無聲的旋律 中國書法是一種獨特的藝術(shù),他不是詩而有詩的韻味;不是畫而有畫的靈動;不是舞而有舞的飄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揚。 中國書法最鮮明地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精神。 書寫的本來是一
-
清洗毛筆不簡單,很多學問在里面 硯臺可以不經(jīng)常洗,隔夜的墨,謂之宿墨。毛筆就萬萬不能偷懶,因為毛筆會褪毛,筆毫會折斷,筆桿會開裂,甚至彎曲。況且在如今,好的毛筆必然價格不菲,寫出滿意的作品,自然得仰仗于好的毛筆。那么,怎樣清洗毛筆,才能起到很好的養(yǎng)
-
用鋒極致處,書法百媚生 筆法,顧名思義,就是講用筆的方法,包括執(zhí)筆法、運筆法等。掌握執(zhí)筆是進入書寫階段的第一步,提筆寫字即要對執(zhí)筆法有一定的把握,對于執(zhí)筆法這里不再贅述。 書法最重要的是講究運筆之法,我們稱之為用筆法。有人將用筆法分解為起筆法、行
-
這樣的小楷,怎能不愛! 彭元瑞小楷《御制耕耤詩》 彭元瑞( 1731-1803 ),字掌仍,一字輯五,號蕓楣,江西南昌人,清代大臣、學者,楹聯(lián)名家、書法家。乾隆二十二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工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元瑞博學強記,時有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