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毓庭(1846-1910)。清代書畫家、篆刻家,初名葆曾,更名誦清,后易毓庭。字梓林。丹徒人,癝貢生,戶部候補主事,改官安徽,以知府分江西候補,晉道員、加二品銜。工書、篆、隸,八分皆精,行楷亦有風格,不立宗派,自成一家。漢魏碑版,臨摹不輟,居京師時,與名流相角逐。亦能畫,所畫山水,直逼倪黃小景,著《培花館印存》。宣統(tǒng)二年(1910)65歲卒。
此件篆書四條屏,寬40厘米,長169厘米。作于己卯夏六月(1899年),時年吳毓庭54歲。其釋文曰:巍巍宮殿水西頭,春日時聞翠輦游。霧引旌旗連閣道,風傳鐘鼓出城樓。群臣頌徳金為刻,萬歲稱觴玉作流。避暑醒泉涼氣早,旋京應喜大田秋。經查閱資料,該詩應為虞文靖公道園詩集【元·虞集】和馬侍御西山口占:岧嶤宮殿水西頭,春日時聞翠輦游。霧引旌幢連閣道,風傳鐘鼓出城樓。群臣頌德金為刻,萬歲稱觴玉作流。避暑醴泉涼氣早,旋京應喜大田秋。由于版本問題,內容有三處不一。然其書古拙雄渾,甚是大氣。
此作拍賣前為舊藏軟片,邊沿有殘損現(xiàn)象,上拍時作了清理修補裝裱。裝裱后總長233厘米,寬52厘米。

發(fā)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