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書法熱在藝術界蔓延,一直延續(xù)至今。書法市場的火熱帶動了無數愛好者對書法藝術的癡迷與追逐,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與此同時,書法大賽、書法大展將許多非大家、非名家的作品抬到很高的地位,于是在書法界便出現了一大批書法大師、大家、圣手等荒誕現象。那么,產生這種現象
-
近年來,古玩字畫收藏之風日盛,收藏愛好者們不惜砸下重金,只求“淘”到真寶貝。然而在河南鄭州,一對兄弟懷揣著家傳的古畫參與某電視臺鑒寶活動,被專家鑒定為贗品后以17萬元的低價賣出,一年后發(fā)現這件家傳寶貝,竟在拍賣行拍出近9000萬的高價。 這個所謂的專家,一邊認定古畫是贗品,一邊積極撮合持有者賤
-
“學習書法不是功利的事情,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而是中國人起碼的義務。拿好毛筆,練好中國漢字,才是一個中國人最根本的文化風度、文化臉面。沒有了這條,就談不上國家的文化安全”。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郭奔勝 蔣芳 “把書法當作藝術來欣賞就是小看了它。書法不是藝術選修課,而應該跟幼兒
-
書法藝術的三大傷害 丁啟陣 臨習過一些古代書法字帖,對中國傳統書法藝術有一定鑒賞能力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感到失望,痛苦,乃至憤怒。因為,無比美好的書法藝術,總是會受到種種傷害。據我觀察,至少有如下三大傷害現象: 其一是,來自粗人的技術傷害。漢字書法,
-
《新世紀》周刊 | 《中國改革》 | 《比較》 | 鉤沉 | Caixin - China Economics & Finance 每日新聞 | 圖記 | 財新特輯 | 每周精選 | 一周新聞人物 | 奇聞趣事 | 財新獨家 | 財新漫畫 | 財新制圖 快評5分鐘 | 宏觀名家談 | 財經大廣角 | 海外特派員 | 記者采訪錄 | 影音紀事 | 《比較》視界 | 快評財新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