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詠石榴詩詞
烈日燒成一樹彤,萬花攢動火玲瓏。 高懷不與春風近,破腹時看肝膽紅。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泵磕晡逶拢鸺t的石榴花分外嬌艷,農(nóng)歷五月也俗稱榴月。石榴,石榴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據(jù)傳,因此物系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從安石國(今伊朗附近)引入,故舊時又名“安石榴”,“海石榴”。張華《博物志》:“漢張騫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毕募鹃_花,常呈橙紅色,亦有白、黃、紅、粉紅諸色。果實球形,成熟后外皮為粉紅色或深紫色。中國人視石榴為吉祥物,以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稱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民間婚嫁之時,常于新房案頭或他處置放切開果皮、露出漿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贈祝吉者。常見的吉利畫有《榴開百子》、《三多》、《華封三!、《多子多!返。 在寂寞少花的夏季,燦紅的石榴吐放于萬綠叢中,顯得格外耀眼奪目,使人感到一種熱烈面而快的氣氛。因此,歷代文人騷客都有吟詠石榴的詩賦傳世。潘岳《安石榴賦》:“遙而望之,煥若隋珠耀重淵;詳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間。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饑療渴,解醒止醉!蔽鲿x夏侯湛《石榴賦》:“覽華圃之嘉樹兮,羨石榴之奇生,滋玄根于壤兮,擢繁干于蘭庭!蹦铣汀妒耥灐罚骸懊滥酒G樹,誰望誰待?……綠葉翠今,紅花降采,照烈泉石,芬披山海,奇麗不移,霜雪空改!辈苤哺前咽窕ㄩ_比喻成美麗的少女:“石榴植前庭,綠葉搖縹青。丹華灼烈烈,璀璨有光榮!痹娙藗円浴氨逃椭ι蠒兓突汀、“火光霞焰遞相燃”形容綻開之榴花,可謂氣象全出。宋代詩人王安石吟唱獨花石榴的殘詩“萬綠叢中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亦不失為賞心悅目的點染之筆。 關(guān)于五月石榴花神的傳說,一說是張騫,因為他從西域取回石榴。一說是江淹,因為他寫有著名的《石榴賦》。還有一說是鐘馗:“五月花神丑鐘馗,唐王不點狀元魁。艾葉如旗征百服,蒼蒲似劍斬妖魔。雄黃酒,飲數(shù)杯,陣陣輕風拂面吹!睙煵ń萧~家樂,夕陽簫鼓幾船歸。。每年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節(jié),人們紛紛在端午在家門上貼上鐘馗畫像用來辟邪,畫中的鐘馗虬須努目,猙獰可怕,手拿寶劍,青筋暴露,是民間相傳的“鬼王”。鐘馗生前是個捉鬼的道士,十分正真,但性情暴烈,相傳死后仍然在為人們驅(qū)妖除魔,保護人們的安全和健康,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敬仰。鐘馗嫉惡如仇的火樣性格,再加上端午正值石榴花開,所以奉鐘馗為五月石榴花神。 梁孝元帝·賦得石榴詩 涂林未應(yīng)發(fā),春暮轉(zhuǎn)相催。 沈約·詠山榴 靈園同佳稱,幽山有奇質(zhì)。 |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