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振振|北宋詞人賀鑄評傳(5)

鐘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F(xiàn)任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臺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鐘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準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北宋詞人賀鑄評傳(5)
(一)賀鑄的家世
2,遠祖(續(xù)三)
〇十五代族祖賀知章
賀知章(659一744),字季真。唐高祖時太子洗馬賀德仁之族孫。武則天證圣元年(695)進士,復登超拔群類科。初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玄宗開元十年(722),兵部尚書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奏請知章等入書院,同撰《六典》《文纂》諸書,累年不就。后轉(zhuǎn)太常少卿。十三年(725),遷禮部侍郎,加集賢院學士,遷太子右庶子,充侍讀。十四年(726),改授工部侍郎,兼秘書監(jiān)同正員。二十六年(738),遷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jiān)。天寶三載(744),因病恍忽,乃上書自請度為道士,求還鄉(xiāng)里,以宅為觀而居;又求近觀湖面數(shù)頃為放生池。玄宗許之,賜觀名曰千秋,并賜鏡湖剡川一曲。臨行,玄宗又親自作詩以贈;侍蛹鞍俟僖嗤T送。他回鄉(xiāng)不久即卒,年八十六。肅宗乾元元年(758),詔贈禮部尚書。
知章少時即以文詞知名。與包融、張旭、張若虛等號稱吳中四士。性放曠,善談笑,當時賢達皆傾慕之。其族姑表兄弟陸象先嘗謂人曰:賀兄言論倜儻,真可謂風流之士。吾與子弟離闊,都不思之;一日不見賀兄,則鄙吝生矣。晚年尤加縱誕,無復規(guī)檢,自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jiān),遨游里巷。醉后屬詞,文不加點,筆不停書,咸有可觀。又善草隸書,好事者供其箋翰,每紙不過數(shù)十字,世傳為寶。
賀鑄對他這位十五代族祖非常崇拜。神宗元豐年間,他在徐州任錢官一一監(jiān)寶豐監(jiān)。由于賀知章曾官秘書監(jiān),例稱賀監(jiān),而賀鑄又恰恰監(jiān)寶豐監(jiān),故其友人陳傳道亦戲稱他為賀監(jiān)。監(jiān)寶豐監(jiān)這樣一個卑而又雜的差遣,與中央機構(gòu)內(nèi)清要貴顯的秘書監(jiān)相比,當然有天壤之別。于是賀鑄不無感慨地作詩答復友人:吾家季真登大蓬,我為斗筲來寶豐。公乎時以監(jiān)呼我,自笑名同實不同。深愧自己不如族祖那么有出息。至哲宗紹圣年間到鄂州(今武漢一帶長江以南部分)監(jiān)寶泉監(jiān),官所湊巧在城東黃鵠山之陰,他又賦詩自我解嘲:偶著強名字,非才但鑄金。不妨稱外監(jiān),況復住山陰。曠達的詞句背后,仍隱藏著一種功不成、名不就,無法追攀族祖的悲哀。盡管如此,他還是忍不住要挪用知章的名號來稱呼自己。如神宗元豐八年(1085)九月在徐州作《九日張謀父席上》詩:西家一斛黃花酒,沉醉吳音賀季真。哲宗元祐元年(1086)閏二月在永城(今屬河南)作《將發(fā)永城題陳伯雋蒙軒》詩:四明狂客重來日,庭下榴花開未開?紹圣元年(1094)七月在海陵(今江蘇泰州)作《送僧云還吳興》詩:寄聲故國群兒輩,潦倒塵埃賀季真。凡此都充分說明,他是頗以有這樣一位赫赫大名的族祖而不勝其榮耀的。
(未完待續(xù))
作者/鐘振振 編輯/馮 曉
發(fā)表評論 評論 (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