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劉光·張宜藝術作品展開幕式現場。(朱津明攝)
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紅勇在開幕式上講話。(朱津明攝)
藝術家劉光在開幕式上致辭。(朱津明攝)
參觀者在拍攝劉光作品。(朱津明攝)
劉光在向前來參觀展覽的領導介紹作品。(朱津明攝)
展覽展出的劉光作品。(朱津明攝)
前來參觀“流光溢彩”劉光·張宜藝術作品展的人絡繹不絕。(朱津明攝)
參觀者正在研究學習張宜藝術作品。(朱津明攝)
10月9日上午,“流光溢彩”劉光·張宜藝術作品展在山東省文化館開幕。
此次展覽展出的作品展示了劉光和張宜兩位藝術家各自的書法、繪畫、陶瓷繪畫以及在學院派紫砂刻繪方面的造詣。通過近百幅藝術作品的集中展示,體現了他們孜孜不倦的藝術成果,折射出了他們不斷進取、探求藝術人生的軌跡,充分體現了藝術家的社會責任與擔當。他們用藝術的形式表達著積極向上、呼喚正義,描繪美好生活、歌頌大好河山的心愿,在他們的筆下,無論是出世的寧靜或是入世的淡定,透過藝術的表達融入了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帶給人無限的暢想和美好,也帶給人以深刻的回味與啟迪。
走進展廳,可以看到劉光大至如人的揮毫以及小至掌心的刻繪紫砂,有他“倒書”的恣意奔放,也有其各種書體筆鋒的“走石飛沙”,有18米長卷《荷風》,亦有《凈土聞梵蒂》的佛陀天下,有高過于人的瓷瓶繪畫也有形態(tài)各異的刻繪紫砂。有張宜朦朧煙雨中的水墨、躍然紙上的婆娑和跪地為百姓的鐘馗,也有揚聲《天問》的鳴鶴向天涯;有酒醒何處的探問,亦有江流天地外的大俠……
出生于山東省東阿縣的劉光,從小受家庭熏陶練習書法,少年時代即可為鄰里寫就過年門前對聯(lián),又經過軍旅生涯的歷練,學院教育的培養(yǎng),名師名家的指點,取得了斐然的成就,獲得多項研究成果,有著豐富的藝術人生。“跨界”和“融合”是劉光藝術生涯的兩個關鍵詞,兼習武術的他,亦文亦武。在練就厚重的傳統(tǒng)書畫基礎之后,又自我否定,跳出俗套,研究書法的“倒書”,把沒人觸及的“宇宙洪荒”作為繪畫創(chuàng)作主題,使他的藝術格局不斷壯大,藝術境界愈加恢弘。
張宜,生于山東濰坊。是張志民山水畫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自幼聰慧勤奮,又得專家指點培育的張宜,在藝術的道路上善于用哲學的思考探究繪畫和書法的新意。他用十年磨一劍的執(zhí)著,跳出吳道子的鐘馗形象框架,賦予了鐘馗新時代的社會責任與使命,用自創(chuàng)的鐘馗形象表達著自己;B寫意,透射著他對人生意義的追問;人物描繪,闡釋著入世出世的感悟思辨;山水浸染,抒寫著幽遠博大的胸懷;書法紫砂,表達著他熱烈而恣意的藝術追求。
劉光、張宜的作品各有千秋,他們對藝術探索的孜孜不倦,勤勉認真,精益求精,嫉惡如仇的品格,透過多種藝術形式的表達,彰顯出積極的時代風貌、豐富的精神世界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