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眺重慶
中國美協(xié)主席劉大為率團到重慶寫生采風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5月19日至23日,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劉大為率領中國畫學會采風團到位于中國西部的直轄市重慶主城和三峽深入生活采風寫生,收集創(chuàng)作素材。采風團由中國畫學會常務副會長孫克、中國美協(xié)副秘書長杜軍、中國畫學會秘書長鄧維東,著名畫家程振國、張復興、張桐瑀、許俊、王夢湖以及重慶、四川、湖北三省市中國畫學會長周順愷、劉樸、施江城等畫家組成。
劉大為主席一行5月19日下午抵達重慶,晚上畫家們來到重慶南岸的南山,俯瞰重慶主城新貌和夜景。在后來的時間里,他們帶著畫板、速寫本、照相機登上鵝嶺,遠眺重慶兩江景物。沿途參觀了解放碑、人民大禮堂、三峽博物館等重慶地標,考察了洪崖洞,在長江、嘉陵江兩岸眺望渝中半島和朝天門碼頭。之后乘船順江而下至豐都、石寶寨、白帝城、夔門、巫山和三峽工程大壩直至宜昌。短短五天,畫家們從不同角度、從岸上到船上畫了大量的水墨寫生和速寫,用畫筆和相機收集了具有現(xiàn)代發(fā)展特征的大山大水大城的形象資料。
采風團在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在收集素材期間,重慶市中國畫學會會長周順愷向劉大為主席等學會領導介紹了重慶歷史、直轄20年來的發(fā)展和重慶市中國畫學會發(fā)展情況,希望能有機會讓重慶美術界同仁分享采風團的考察寫生成果。劉大為、孫克、杜軍、鄧維東、張桐瑀、劉樸、施江城很高興地談了他們的這次寫生活動的感受。劉大為主席感慨地說:過去我來過重慶,沒想到重慶變化這么大,完全可以用“天翻地覆”來概括。這次到南山、鵝嶺,俯瞰重慶主城并沿著南濱路、北濱路、江北嘴觀看渝中半島,其氣勢、規(guī)模之大,特點之突出,夜景之璀璨,加上兩江環(huán)抱和跨江大橋,整個重慶十分壯觀,呈現(xiàn)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其繁榮程度和氣勢超過香港,其特色完全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媲美。還比如洪崖洞這個民俗風貌區(qū),依山就勢,保持了重慶“吊腳樓”特色的建筑風格,這么晚了還燈火輝煌,有這么多中外游客聚集觀賞,人氣這么旺,這種景象在許多城市都很難看到。重慶在五十年代初期就建成了如此精美的人民大禮堂,六十年過去了,仍然是重慶最耀眼的民族建筑。
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周順愷請劉大為主席從中國美協(xié)的角度,對重慶美術家、國畫家提點希望。劉主席說,重慶在二戰(zhàn)、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直轄以來,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近現(xiàn)代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歷史文化名城,許多重大事件和杰出人物都在重慶發(fā)生和擁有,僅白帝城就有古今文藝家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和壯美的畫卷。在美術上,重慶擁有四川美院,美協(xié),中國畫學會等藝術機構和學術組織,希望畫家珍惜重慶歷史人文這個富礦,做好挖掘、整理、研究工作,努力用畫筆去表現(xiàn)這座英雄的城市及其波瀾壯闊的歷史,雄奇秀美的大山大水和勤勞智慧的人民。
孫克常務副會長和鄧維東秘書長肯定了重慶市中國畫學會三年來“學術立會”的實踐成果,希望在以后的運行中多交流,多出接地氣的好作品,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質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敢于擔當,不辱我們的文化使命。
采風集錦
劉大為在長江邊寫生
劉大為在三峽大壩上寫生
孫克在船上寫生
杜軍船上寫生
鄧維東、許俊在石寶寨寫生
周順愷、施江城白帝城寫生
張復興、程振國在白帝城寫生
劉撲在船上寫生
張桐瑀在重慶南濱路寫生
采風團在重慶南岸寫生
采風團在重慶鵝嶺
采風團在重慶鵝嶺
劉大為主席談重慶采風感受
采風團在重慶南山觀夜景
部分畫家寫生作品選
劉大為寫生作品
劉大為寫生作品2
鄧維東寫生作品
鄧維東寫生作品2
鄧維東速寫
許俊寫生作品2
程振國寫生作品
王夢湖寫生作品
劉撲速寫
施江城寫生作品
施江城寫生作品2
周順愷速寫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