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紅學(xué)百年誤區(qū):史家不但不窮,還再度封爵!避免抄家幸存到最后

世人對紅樓夢的誤讀,存在于很多方面,因為曹雪芹擅長正話反說。很多時候,讀者需要擁有反向思維,才能讀出真相。
比如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他的經(jīng)濟情況、政治地位到底什么樣?紅樓界普遍的印象是,史家率先衰敗。即便說不上破落,起碼也是貴族里的窮困戶。
打開搜索引擎,只要查找與史湘云相關(guān)的文章,不是驚呼“史家的衰敗究竟有多嚴(yán)重”,就是感嘆“史湘云在家的處境多悲慘”,或者就是什么“一個富貴窮小姐的委屈”。
題目有一萬種,核心無非就是1、史家很窮,窮的拼命干活;2、無錢百事哀,史家脫離了貴族生活;3、湘云被虐待
在大家看來,史湘云在賈府是人人羨慕的白雪公主,回到家就是干苦活累活的灰姑娘,就差吃不上飯了。
事實真是這樣嗎?
四大家族從小說正式開始時,確實已經(jīng)進入衰敗期,但絕不能用一個“窮”字來涵蓋一切。
賈家遠離了政治核心圈,只剩賈政一人在朝為官,而且只是從五品的小官,管土木工程。
薛家的生意漸已消耗零落。隨著薛蟠命案的爆發(fā),特供商資格也要被免除,只不過作者不寫而已。
但王家出了后起之秀王子騰,他官運亨通,不斷升遷,最后升到九省都檢點,也就是禁軍統(tǒng)帥。位列一品,權(quán)勢通天!
可見所謂的【衰敗】,沒那么簡單吧!政治環(huán)境在變化,四大家族各自的發(fā)展都不一樣。
那么,史家到底是啥情況呢?
01史家政治情況
1、爵位不降
四大家族都已經(jīng)傳了三代了。史家祖上被封保齡侯,襲封了三代,到了史鼐時仍然是保齡侯,沒降級。
請?zhí)貏e注意這一點哦!
爵位世襲,分為降等世襲與世襲罔替兩種。降等世襲就是每襲一代,降低一等,這是指歷史情況。書中寫的情況還不止如此,是每襲一代,降低若干等。
世襲罔替呢,就是電視劇的鐵帽子,可以一直繼承下去。這種情況鳳毛麟角,整個大清朝算下來,一共才出了12個鐵帽子王。
除了以上兩種常規(guī)操作,還有一種例外,是皇帝恩賜某一代不降級,這叫做恩襲。

那么,史家的爵位為什么不降呢?
要么是當(dāng)初封爵時,就是世襲罔替的爵位;要么是皇帝恩賜。
無論哪種原因,都是不得了的恩典。他可不是一代恩襲,而是三代。∵B續(xù)三代不降低,這跟皇帝老子要有多貼心!
2、多出一個侯爵
這還不算,史家又額外被封了一個忠靖侯。
史家祖上只有一個爵位,史鼐襲了爵,他弟弟史鼎應(yīng)該沒爵位的,卻以【忠靖侯】的頭銜出場。
他家傳了三代后,竟然又多出個侯爵。這是什么神邏輯?
由此可見,史家后代真不是吃素的,政治地位不僅沒縮水,反而增厚了。不禁令人感嘆,生孫當(dāng)如史令公啊!
封爵跟升官不同,對社稷沒有巨大貢獻,不是皇帝真正的嫡系,不是皇家真愛你,怎么可能給你爵位?
比如王子騰官運雖然亨通,卻連個芝麻大的爵位都沒,這就說明問題了,皇帝老兒未必真待見他,很可能是權(quán)宜之計。
整部書里所有的貴族,三代不降級,史家獨有!后代另封爵,也是史家獨有的!
偏偏是這個家族,被認為快窮死了,呵呵,搞笑不?

3、身居高位
史家祖上是尚書令(相當(dāng)于宰相),后代依然身居高位,并沒大滑坡。
湘云爹這一代共兄弟三個,湘云爹是老大,早早死了,剩下兩兄弟就是史鼐和史鼎。
這兩兄弟都是帶爵為官,又是四大家族里獨有的情況。
他們都在高層圈里,書中雖然沒多寫他們的職務(wù),只提到史鼐遷委外省大員,但這已經(jīng)足以說明問題。
清朝的地方大員,無非是總督或巡撫,都是絕對的實權(quán)派!
總督和巡撫,官銜為從二品或正二品,一般都是皇帝信任的得力干將。多數(shù)還兼有中央職務(wù),官銜有可能更高。而賈政只是從五品,根本沒法和他們比!
七十一回南安太妃見了湘云說:
“你在這里,聽見我來了,還不出來,還只等請去?我明兒和你叔叔算賬!
大家仔細品品味下這句話,太妃跟湘云很熟,跟湘云叔叔更熟!但太妃跟賈政卻絕不會如此熱絡(luò)。
相比于其他女孩,湘云顯然是高檔社交的?,從中既能看出湘云所受的重視,也隱約顯露著史家的政治狀況。

02勢力分布
一家雙星閃耀,這種配置不多見。凡出現(xiàn)這情況,都是長期積累下的戰(zhàn)果,絕對算是家底雄厚、樹大根深,即便王子騰飛黃騰達,也不能與之比擬!
我們回過頭看下護官符怎么說的:
賈家:共二十房。寧榮親派八房在京都,十二房在原籍金陵。史家:共十八房。十房在京都,八房在原籍金陵。王家:共十二房。二房在京都,十房在原籍金陵。薛家:共八房,都在原籍金陵。
這是四家的勢力分布,你從中看出了什么?
賈家在京中、老家分布各半。
史家京中占了大部分,老家反而少。
王家在京中只有二房,就是王子騰和王子勝,只占六分之一。六分之五都在老家。
薛家全部在老家,京中無人。
這個勢力分配表很有用。在京中分布多,說明族中人才輩出,說明家族已扎根于中央系統(tǒng),說明樹大根深,說明跟皇家關(guān)系更近。
在原籍分布多,說明主要在地方上混,政治平臺低,政治根基不深。
對比這四家,高下立現(xiàn)。王薛兩家是地方上的地頭蛇,賈史兩家才是混中央的。而賈史兩家再對比,史家更優(yōu)秀!其家族勢力更雄厚,人才更多。
總之,史家歷史積累不比賈家差,當(dāng)前政治狀態(tài)卻比賈家好,更關(guān)鍵的是,他不跟王、薛這些惹事生非的家族深交。從任何角度說,他都沒理由大幅敗落!

03覺醒之家
既然史家并不敗落,為什么過的日子跟其他貴族不同呢?書里寫到,史家為節(jié)約開支,家里的太太、小姐們,都開始動手做針線到半夜了。
這家道緊張的樣子,正說明他是最先覺醒的家族。
都說富不過三代,可是史家三代后再次封爵,這是多強大的自律啊——當(dāng)其他家族都坐享其成時,史家后代卻在發(fā)奮圖強。
同學(xué)們,你們以為封爵很容易么?必須對社稷有巨大貢獻,萬千官員里也出不了一個封爵的。
祖上靠打天下封爵,到了和平年代何其難得!如賈家那樣坐吃等死,能出封爵的人物,會嗎?只有居安思危,用現(xiàn)代話說窮養(yǎng),才有可能努力拼搏。
后人把史家的精進奮發(fā)當(dāng)做敗落,完全是誤讀。
賈府的總掌舵人是賈母。一切角色里,她壽命最長、福報最大、見識最多、心胸最廣、貴族涵養(yǎng)和氣息最深厚!
這位居于貴族頂端的老太君,一棵眾多猢猻倚靠的大樹,就來自史家。

咋看上去,只是個姓氏。但懂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人知道,作者在設(shè)計時必然包含某種情愫。也就是說,史家一定比其他貴族的眼界更高一層。
紅樓夢里一人一面。在同樣的環(huán)境下,作者一定會寫出不同的面目、不同的思維、不同的生存。
每一場滅頂之災(zāi)中,都有幸存者。個人如此,家族也是如此!
王家一心結(jié)黨擅權(quán),薛家拼命攀龍附鳳,賈家只顧及時行樂。這些都是負能量,錯誤的生存方式。
四家里必須有一個有所覺醒、走正道的家族,這是寫書的必然。這個家族肯定是史家。而生存的正法,沒什么好討論的,古今中外都是克勤克儉!
四大家族是四種模式。賈家由盛而衰,王家回光返照,薛家敗落不堪,只有史家在韜光養(yǎng)晦。
04生存之道
我們具體來談?wù)勈芳业纳嬷馈?/div>








1、勤儉持家
賈家本來已經(jīng)遠離政治斗爭,但對金錢的強大需求,令其一再卷入是非。他敗落的最大原因是奢侈浪費,鋪張無度。
以賈府龐大的田莊、房舍,只要略微收斂點架子,養(yǎng)活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主子綽綽有余?蓡栴}是,主子不過十來個,奴才卻上千!
不僅主子無所事事,絲毫沒有生產(chǎn)力,連奴才都五谷不分四體不勤了,只會陪吃陪玩。
吃穿用度全名牌,斗雞走狗全報銷,娛樂設(shè)施超一流,更不用說營建大觀園.......這樣的日子,無論有多少營收,都會入不敷出。

史家也許曾經(jīng)跟賈家差不多,但后來卻認清了這些問題。不用針線女人,便是開源節(jié)流最常用的一招。
針線是女性專長嘛,貴族女性干不了體力活,針線活總可以。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曹操。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留下《遺令》,當(dāng)月病逝。他在《遺令》中說:葬禮一切從簡,不要用金玉珍寶陪葬。.........諸位夫人沒事做,要勤學(xué)女工,多造絲縷,賣掉換錢以自給。我的遺物可以存放起來,也可以由兒子們都分掉。
有人說,只要對比下曹操和劉備的遺言,就知道蜀漢必然敗于曹魏。因為劉備的遺言,全是叮囑兒子“要讀正經(jīng)書啊”,跟寶釵嘮叨的差不多?此聘叽笊,其實空洞的很。
而曹操的遺言很具體,也很能顯示家風(fēng)。
“勤儉”二字,說說容易,實踐起來卻難得很。尤其作為權(quán)貴階層,能放下身段、踏實生活,需要極高的智慧!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窟@是李商隱的名句,與之相似的警句,多到不可勝數(shù)。
每一句,都是前人用血淚總結(jié)而來。紅樓夢也詮釋了這句話。
我們現(xiàn)代人很少聽到這種教育,如果你生活的社會,將之樹立為最高智慧,就像現(xiàn)代的企業(yè)管理學(xué)一樣普及,再看史家這樣子,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把貴族女性的閑余價值轉(zhuǎn)化成勞動力,任何朝代都大立提倡。所以我相信,曹雪芹寫史家借用了歷史。曹操不也姓曹嗎?

2、與四大家族切割
史家只與賈家聯(lián)過姻,還是在鼎盛時期。跟王薛兩家完全沒瓜葛。
自小說開始,史家奉行的就是獨善其身。賈家有紅白大事時,才有他們的影子,但也只是一句帶過。
除了湘云這孩子,其他史家人從未在賈府吃住過,似乎就沒什么往來。
王家正相反。政治上拉幫結(jié)派,羅織黨羽;家屬間也最抱團,是關(guān)系網(wǎng)最復(fù)雜的家族。七拐八拐的親戚都要住進賈府,一住多少年都不走,如蜂窩似的,團團密密把賈府包圍。

王子騰夫婦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動不動就來賈府。王家做壽,賈薛兩家傾巢出動,連黛玉都要跟去。王家娶親,鳳姐就成天過去幫忙?傊,集體應(yīng)酬簡直不要太多。
但所有這些模式,都不適用于史家。
這些都只是小角度,冰山一角而已。無論是王家的操縱官府、薛家的打死人命、賈家的奪人財物,凡有不法之事,史家都沒參與過。
仔細去看跟政治掛鉤的每一個細節(jié),你就會發(fā)現(xiàn),史家完全是老牌貴族里一股清流。史家明明處在這個圈子里,但又游離于四大家族之外,這其中難道沒玄機嗎?
3、謹(jǐn)慎做人、清廉為官
史家才是新皇真正器重的人。這樣的家庭怎么可能窮呢?
可偏偏是他顯得窮,哪里是真窮?明明是給皇帝看。這謹(jǐn)慎做人、清廉為官的樣子,是皇帝最喜歡的樣子。
做官低調(diào),治家嚴(yán)謹(jǐn),嚴(yán)格把控交際圈,與老牌勢力盡量切割,都是在向皇帝表忠心。
當(dāng)皇帝向老牌勢力開刀時,史家也會受影響,但跟賈、王、薛這些家族會有本質(zhì)差別。他們是死亡性打擊,史家只是被牽連削弱。

05史家結(jié)局
書中女子,婚配之路都很坎坷,為什么史湘云早早訂親,為什么只有她能【廝配得才貌仙郎】?
那時候的婚姻無關(guān)于本人優(yōu)秀與否,全是拼爹、拼家族的。
湘云訂婚最早,對象優(yōu)秀,過程順利,都要歸功于史家的政治表現(xiàn)。政治上有前途,才有安寧美好的婚配。
書中眾多女子,其實都嫁不出去,至少是都在苦心尋找良配,只有湘云根本不必找,躺贏!
其他女孩婚姻不順,本質(zhì)上都是家族不給力。就連賈府的千金小姐們,也是被家族所誤。
后期賈家已深陷政治危機,迎春被虐待至死,賈家毫無辦法,這是赤裸裸的證據(jù)。不要只揪著迎春的性格說事,根本原因是政治好嗎!
只要對比迎春和湘云的婚姻,就知道賈史兩家政治情況差異有多大。
如果史家跟賈家一樣風(fēng)雨飄搖,哪來的什么才貌仙郎?即便訂了婚,也可以像寶琴那樣被悔婚。

可湘云的婚姻不僅成了,而且還有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判詞上明確顯示的)。這說明,在她出嫁前后,史家沒什么問題。
再看時間節(jié)點:80回已經(jīng)暴風(fēng)雷電,賈王薛這些家族馬上就要完蛋了。這意味著,史家必然不受風(fēng)波,湘云的婚姻才可成。
湘云婚后原本挺幸福的,但丈夫早逝,夫家發(fā)生了變故,才造成她不幸的后半生。這不幸跟史家沒有關(guān)系,史家保障了她的前半生,后半生要靠夫家保障了。
況且,從湘云的判詞來看,她余生的痛苦,也都是精神層面的,并非物質(zhì)層面的崩潰。
所以,種種角度都證明,史家早已跟其他三家割裂,沒有經(jīng)歷滅頂之災(zāi)。他是四大家族唯一幸存的家族。
四大家族并非綁死,沒有什么證據(jù)顯示,他們結(jié)局必須一樣。反倒是湘云佩戴的麒麟,以及她的判詞,都暗示了史家會成為最后的幸存者。
【聲明】卓語只研究原著,一切觀點來自原著,不要拿87版的結(jié)局來問我。湘云的麒麟,另文詳解。

06寶釵之語不可信
史家“不用那些針線上的人”,核心目的是少用奴才。奴才少了,不但開銷大幅降低,更關(guān)鍵是少了犯法的機會。這才是長久之道。
史家是眾多貴族應(yīng)當(dāng)學(xué)習(xí)和效法的對象,可惜他們都不覺悟。
不覺悟的人太多了!史湘云總想逃離史家,躲在賈家耍,這是公主病,卻被后世誤解為窮家虐待孤兒。
迎春惜春可沒被虐待吧,僅僅邊緣化而已,就活的那么壓抑,都是重度社恐病人。號稱被虐待了的湘云,反而成天大玩大笑,任性恣意到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這合理嗎?
我們來看一段評論:【史湘云自幼父母雙亡,跟著叔叔嬸嬸生活,不僅跟黛玉一樣寄人籬下,而且身為金陵十二釵正冊里的千金小姐,在史家卻過著粗使丫鬟般的生活。好容易熬到出閣的年紀(jì),等來了一段好姻緣,廝配得才貌仙郎,卻也沒到頭。真是命如浮萍的落魄小姐啊】
上面這段就是關(guān)于史家、關(guān)于史湘云,最廣泛的認知。按這說法,婚姻竟然是熬出來的,被虐待的孩子也能等到婚姻的春天,這都什么邏輯?

實際上,史家只是避免奢靡而已,貴族該享有的規(guī)格一點沒少。湘云出門會帶一堆奶娘婆子和丫鬟,前呼后擁的。33回里她進大觀園,書上說:
眾奶娘丫頭跟著,到了鳳姐那里,說笑了一回,出來便往大觀園來,見過了李宮裁,少坐片時,便往怡紅院來找襲人。因回頭說道:“你們不必跟著,只管瞧你們的朋友親戚去,留下翠縷伏侍就是了!北娙寺犃耍匀す靡捝。
這堆尋姑覓嫂的仆人,才是家族財力的真相。
千金小姐身邊必須有教引嬤嬤、有眾多女保鏢傍身。這不單單為了擺排場,而是對小姐的保護。她們時刻監(jiān)管和糾正小姐的行為,保護小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一切貴族里,只有薛家沒乳母,沒教引嬤嬤,半個都沒有。
賈史兩家的小姐,隨便動一動,身邊都有一群保鏢,而寶釵從來都是自個單蹦。
賈家千金標(biāo)配12個丫鬟,寶釵只有2個丫鬟,從來都不夠使。
如果你是寶釵,站在這堆千金之中,什么感覺?可是,偏偏她來說史家窮,這不讓人笑掉大牙嗎?

明明是薛家最先敗落,成為破落戶,她卻說湘云可憐,這是作者對她的巨大諷刺。后世讀者卻堅信不疑,更是諷刺!
越是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一筆帶過的,才越是真相隱藏之地。越是大段大段的表白或抱怨,反而不可信,有很多主觀問題夾雜其中。
湘云從小任性恣意,不愿受委屈受約束,所以才抱怨。
從她對黛釵的認識,就能印證她的眼光有多差。以這樣的頭腦,怎么可能理解史家長輩的苦心呢?
寶釵想拉攏她,當(dāng)然會充分投其所好,故意夸大她的委屈,營造知心大姐形象。以騙取湘云的好感和信任。
自己是瘸子,反而笑別人腿短,哈哈~
總之,寶釵描述史家的那段話根本不足信,就像她和襲人常常詆毀黛玉一樣,需要反向理解。

責(zé)任編輯: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