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舉行二月二龍?zhí)ь^祭典祈;顒
農(nóng)歷二月初二,民間稱這一天為“龍?zhí)ь^”,它象征著春回大地,萬物復(fù)蘇。由蘭州市文聯(lián)主辦,蘭州中華龍文化傳媒中心承辦的“二月二龍?zhí)ь^”蘭州民間大型祈拜典禮在位于黃河之濱的龍源文化廣場隆重舉行。省、市知名民俗專家、書畫家以及聞訊前來的萬余名市民歡聚一堂,多項蘊含著濃濃民俗韻味的活動同時展開,人們在祥龍飛舞中表達了祈愿金城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祝福。
“龍”是中國的象征、中華民族的象征、中國文化的象征,華夏兒女都是龍的傳人,今年又是龍年,所以這次典禮非常有意義。
23日上午10許,隨著鳴贊官在“司儀臺”的出場亮相,“二月二龍?zhí)ь^”蘭州民間大型祈拜活動正式開始,現(xiàn)場頓時鼓樂齊鳴。鑼鼓手們共擊鼓六通,每通九響,然后鳴鑼7次,加7聲禮炮。之后,在省老科協(xié)藝術(shù)團演奏的典樂《龍吟曲》中,選自民間代表著“龍子、龍伯、龍鱗”以及十二生肖的代表先后登臺獻花祈愿,敬拜四方祭典以“擊鼓鳴金”九九八十一次開場,之后是龍子上香、龍伯敬酒、龍鱗獻花等儀式。樂舞告祭部分由大型龍舞、蘭州太平鼓和民樂演奏表演組成;顒又,著名書法家80歲高齡的黎凡先生也亮相龍源,其巨幅“龍”字的書法表演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只見黎凡老先生手持重達50斤、長達96公分的巨型毛筆,緩步游走在鋪設(shè)在地上的巨幅宣紙上,當20多斤墨汁耗費一空后,一個長6.5米、寬4米的榜書獨字“龍”躍然紙上,傍邊還寫上了小字引言為“龍騰虎躍慶豐收,龍飛鳳舞寫春秋”,難得一見的書法絕技贏得了現(xiàn)場熱烈的掌聲。
今選登部分照片,請欣賞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您的“責任編輯”身份前天都已設(shè)置好了,編號是:JC甘00680B02511003,您登陸后即可進入內(nèi)部系統(tǒng),點擊“管理”或是“個人中心”即可審稿和投稿,點擊“待審核”里面就能看到東北地區(qū)記者所投的稿件,如沒有即是沒有稿件;如審編過程中有疑問可與尤香民(生道閣)老師聯(lián)系。他可以代網(wǎng)站給您解答。
順致/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