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美術向多元化發(fā)展
云南從不缺少美術人才,早在2007年07月01日就有文職記者采訪畫家郝平老師,郝平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xié)會理事,云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秘書長。郝平老師認為,我們云南有很好的畫家和作品,卻沒有市場!目前,云南雖然有一些隱性的藝術作品需求,但相對于沿海經濟發(fā)達的省市,這種需求還沒有發(fā)展到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市場需求。因此,云南確實還沒有一個真正的美術作品市場。前些年,在云南著名旅游景區(qū)“畫廊“林立,但幾乎全部都是針對旅游者的“旅游商品”畫作,由于近年來購買者日見減少,如今已經關閉了很多;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七彩云南”書畫館,曾經面向旅行團展覽銷售云南名家的作品,但在06年年也已經關閉。有著以本地收藏者為群眾和基礎的真正的“畫廊”至今尚未在云南出現(xiàn)。
前幾年,云南的重彩色畫在全球都非常著名,國外的游客到云南都一定要帶一兩幅回去,可這幾年卻似乎“銷聲匿跡”了。郝平老師解釋,重彩畫是綜合了許多畫種新派生出來的新畫種。它先在歐美地區(qū)紅火起來后再回到云南來,用老百姓的話說是“出口轉內銷”的美術作品,中國是講究傳統(tǒng)的國家,因此重彩畫沒有歸屬感,沒有成為主流畫種。另外,有一段時期重彩畫被那些旅游景點的小販搞得太過泛濫,損壞了美術市場規(guī)律也是制約重彩色畫發(fā)展的原因之一。云南美術的發(fā)展方向也應該與中國美術的發(fā)展方向一致——多元化發(fā)展。有不同流派的畫種追求,形成另存互補,才能整體繁榮美術事業(yè)。
以上是云南日報摘
在云南,現(xiàn)在有這樣一個怪現(xiàn)象:愛畫的買不起,有錢的又不買畫。有的書畫者十分喜愛一些畫作,但又囊中羞澀;而在云南有的人可以為一頓飯消費上萬元,也有人為請客戶一夜KTV消費幾萬元! 可以買幾十萬上百萬元的豪宅,卻不愿花幾千元上萬元買藝術品。
舉個例子,我認識一個臺灣在云南發(fā)展的老總,他和我關系比較好!他在云南有太多豪宅,他兒子在書畫方面比較有天賦,自己也比較喜歡學習書畫,一直又想請我教他,收他入門,但他老爸一直反對!他曾請我去和他老爸做工作!準許他學習書畫!但是被婉轉的拒絕了!他又請另外的朋友去說,得到了這樣一個答案,就算真的以后成為畫家,那一個月能掙幾十萬上百萬嗎?云南書法家、畫家我見多了,有多少人能養(yǎng)和自己的!還是讓他接我的手算了。
那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問題出現(xiàn)呢!我認為云南文化低韻太低,加上自身對文化傳承沒深厚認識!更不具備專業(yè)優(yōu)勢。加上商品畫的出現(xiàn),導致了這樣一個比較不好的現(xiàn)象,太多喜歡書畫的人買到了假畫,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呢?我總結了一下,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大多數(shù)人對文化欣賞水平太低,才導致商品畫的蔓延!甚至泛濫!還有這樣大多數(shù)人有這樣的想法,幾十元也可以買到一幅畫,那又何必花幾百元上千元呢……
在云南,現(xiàn)在有這樣一個怪現(xiàn)象:愛畫的買不起,有錢的又不買畫。有的書畫者十分喜愛一些畫作,但又囊中羞澀;而在云南有的人可以為一頓飯消費上萬元,也有人為請客戶一夜KTV消費幾萬元! 可以買幾十萬上百萬元的豪宅,卻不愿花幾千元上萬元買藝術品。
舉個例子,我認識一個臺灣在云南發(fā)展的老總,他和我關系比較好!他在云南有太多豪宅,他兒子在書畫方面比較有天賦,自己也比較喜歡學習書畫,一直又想請我教他,收他入門,但他老爸一直反對!他曾請我去和他老爸做工作!準許他學習書畫!但是被婉轉的拒絕了!他又請另外的朋友去說,得到了這樣一個答案,就算真的以后成為畫家,那一個月能掙幾十萬上百萬嗎?云南書法家、畫家我見多了,有多少人能養(yǎng)和自己的!還是讓他接我的手算了。
那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問題出現(xiàn)呢!我認為云南文化低韻太低,加上自身對文化傳承沒深厚認識!更不具備專業(yè)優(yōu)勢。加上商品畫的出現(xiàn),導致了這樣一個比較不好的現(xiàn)象,太多喜歡書畫的人買到了假畫,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呢?我總結了一下,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大多數(shù)人對文化欣賞水平太低,才導致商品畫的蔓延!甚至泛濫!還有這樣大多數(shù)人有這樣的想法,幾十元也可以買到一幅畫,那又何必花幾百元上千元呢……
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云南書畫市場火不起來呢?主要是與地域、經濟,人們的消費觀念,對藝術的鑒賞力、以及市場的認同度有很大的關系。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鑒賞藝術、追求藝術、收藏藝術品已經成為一種新潮。人們對書畫的收藏不僅是鑒賞也是一種投資行為,而省內在市場這方面意識還不夠,市場冷淡,是優(yōu)秀作品價格低迷的主要原因;同時,由于對省內名家的宣傳力度不夠,許多著名的書畫家在云南省內知名度還不如在省外,說明我們在對藝術的宣傳上很不到位。
那又是什么原因會有太多藝術家的作品會供不應求呢?我采訪了這些一部分中的人,得到的答案是、這些人身邊有太多有錢人,而且都不怎么懂得欣賞或收藏!花錢買樂子,每個月花幾千上萬元和書畫家在一起,無非是顯得有文化,有面子,本來不好的作品被作者夸大說詞,吹得天花亂墜!反而好的藝術家好的藝術作品卻沒有這樣的人脈關系,導致書畫市場的顛覆!
我認為這個現(xiàn)象并非只有云南會出現(xiàn),應該在全國各個省都會有,只是沒人會刻意去調查而已!我只希望今后政府創(chuàng)造條件,搭建一個窗口、平臺,加強對省內知名書畫家市場、書畫家的宣傳,提高公眾對書畫市場的認知度,我們就可以有一個能夠長期操作下去的項目和品牌。
我認為這個現(xiàn)象并非只有云南會出現(xiàn),應該在全國各個省都會有,只是沒人會刻意去調查而已!我只希望今后政府創(chuàng)造條件,搭建一個窗口、平臺,加強對省內知名書畫家市場、書畫家的宣傳,提高公眾對書畫市場的認知度,我們就可以有一個能夠長期操作下去的項目和品牌。
上海竭誠文化記者沈全勇
2012年02月26日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05 個評論)
我去過全國很多地方,畫廊的字畫泛濫成災,無法堆積,而喜歡藝術的山區(qū)貧困教師和喜愛藝術的人們又收藏不起,兩個極端的矛盾。
問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