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消煩暑?吃瓜,讀詩!
全文共1997字,閱讀5分鐘獲得知識升級
▼
前調(diào)·野老家
《明詞匯編》
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
炎蒸窗牖氣初剛。
無計遣茲長晝也,茗碗爐香。
深院一垂楊,又鬧鳴螀,
簿書堆案使人忙。
何不歸與湖水上,做個漁郎。
賞析:吃瓜飲茶,消夏避暑;點上一爐香,安心靜神。垂楊中蟬鳴聲聲,看看書案上的公文簿書,詞人感嘆,當官整日忙,不如做個打漁郎。
小暑六月節(jié)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賞析:小暑有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溫風至”指小暑節(jié)氣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蟋蟀居宇”指小暑后五日,由于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鷹始鷙”指再過五日,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這首節(jié)氣詩完整地描述了小暑三候。隨著小暑的到來,熱風撲面;大雨來臨之際,竹子在風中喧鬧,雷聲中山色灰暗;一場場雨下來,門窗上有了潮濕的青靄,臺階上長有綠苔;鷹感肅殺之氣將至,開始練習搏擊長空;蟋蟀羽翼開始長成,居穴之壁。
答李滁州題庭前
石竹花見寄
唐·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游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賞析:石竹花顏色殷紅,讓人懷疑是朝霞所染;花朵精致,又好像用匣刀裁剪過。它不畏懼暑夏熱風,歡快地在小暑節(jié)氣綻放。蜜蜂飛來飛去,是愛憐花色的香美;懷念遠行丈夫的婦人,對花感嘆時光相催。閱讀朋友的贈詩,增添了離恨別愁,憂思郁結(jié)在心里,一天要難過好幾回。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依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賞析:自夏至一陰生,到小暑已經(jīng)伏藏了些許肅殺之氣,肅殺之氣也就是秋氣,秋屬金,所以說:“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賞析:面對暑熱,心靜自然涼,靜坐也許是對抗暑熱的最好辦法,一直坐到“眼前無長物”,自然能感受到窗下吹來的涼風。
納涼
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
賞析:攜杖出戶納涼,畫橋南畔,綠柳成行,詩人倚坐胡床(類似于今天的“馬扎”),看月亮上來,聽笛聲悠揚。晚風初定,池中蓮花散發(fā)幽香,詩人氣定神閑,自在快活。
和答曾敬之秘書見招
能賦堂烹茶(其二)
宋·晁補之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
賞析:詩人筆下的小暑溫熱得如此愜意。約上好友,烹上好茶,敘舊海聊,別是一番滋味。
苦熱
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賞析:屋瓦反射陽光,好像火龍飛舞;太陽靜靜地把汗水趕出來又消滅,遺憾沒有翅膀可以飛出塵世之外,只能忍受坐在蒸籠里般的酷熱。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
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
時有微涼不是風。
賞析:夜晚像中午一樣燥熱,打開門出來,站在月光下,蟲鳴聲在密林竹叢中響起,偶爾有點涼快卻不是風造成的,是這夏夜的靜謐給人一點微涼的感覺。
夜望
宋·方回
夕陽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漸晴。
南北斗杓雙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猶在,末俗何為路未平。
似覺草蟲亦多事,為予凄楚和吟聲。
賞析:才到小暑,夏雨有轉(zhuǎn)晴的傾向,夕陽已落,月亮升起,夜晚的天空中南斗北斗的斗勺直指南北,方位清楚易辨。古人話語依然流傳,世道仍然多不平,感覺草蟲也是多事,好像在用鳴叫應(yīng)和我的感嘆。
久雨六言
宋·劉克莊
平陸莽為巨浸,晴空變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節(jié),重霉必大有年。
賞析:平地變成澤國,天空好像漏了一般,明日是小暑,大雨意味著豐收年。小暑開始,長江中下游易出現(xiàn)高溫少雨天氣,這時的伏旱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影響很大。農(nóng)諺說:“伏天里的雨,鍋里的米。”小暑后的雷雨對水稻生長非常有利。
小暑日寄山甫二首
宋·劉克莊
微官便有簡書畏,貧舍非無水菽歡。
插架簽存先世舊,堆床笏美一時觀。
遠書且問平安好,前哲曾嗟嗣守難。
了卻臺參早懷檄,暫歸亦可小團欒。
賞析:做個小官就對文書公務(wù)感到畏懼,其實貧寒之家也有疏食淡水的樂趣,還有祖輩留下的書籍可以閱讀,做官用的笏扔在床上,只能做一時的觀賞。書信從遠方寄去,問候你的平安,前人都感嘆堅守正道之難,不如拋開黨爭,容納異見,暫時歸去和家人做個小的團聚。
南詞(節(jié)選)
《白雪遺音》
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風透涼閣。
綠柳池邊閑游戲,銀浪滾滾識金梭。
避暑佳人搖臼扇,奴在房中受折磨。
思君不至那知暑,拿著六月當臘月。
賞析:戀愛中的女孩不愿去涼閣吹吹荷花香風,不愿去綠柳掩映的池塘邊看水波蕩漾如同金梭翻動,甚至躲在房里連扇子也不用,全都是因為那個心上人沒有來,想起那個負心人,酷暑也就成了嚴冬。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