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色冉冉遍天涯
博雅小學堂節(jié)氣與詩歌
詩意地棲息在大自然的每一個韻律中
主講 | 月月媽媽
試聽音頻來自博雅小學堂APP
歡迎收聽博雅小學堂,這里是月月媽**“節(jié)氣與詩歌”。
在十四年前,我第一次來到我所居住的城市,就是五一假期,那時是坐火車的。離開我求學的城市時候,校園里的花木還是靜悄悄的樣子。
我坐了一夜的火車來到這個濱海小城的時候,走出車站,轉過幾條街道,看到花事燦爛,她們在枝頭喧囂,淺紅深白,在風里招搖, 給了我很多勇氣,不只是美麗。
當我結束假期回學校的時候,校園里的花也開了,上晚自習的時候走過花樹,有淡淡甜香。
如果不是因為相距太遠了,我或許不會看到同一種花的兩場花事,所以小朋友們,我說的二十四節(jié)氣是相對準確的,因為我們的國家實在是幅員遼闊啊。
立夏三候
一候螻蟈鳴
二候蚯蚓出
三候王瓜生
說的是這一節(jié)氣中,首先可聽到螻蛄在田間的鳴叫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我們以前講過古代皇帝在立秋的時候要到西郊迎秋,立冬的時候要到北郊迎冬,立春的時候要到東郊迎春,理所當然立夏的時候也要迎夏啊,地點就很好猜了,聰明的小朋友肯定早就說出來了是南郊啊。
在古代立夏里最重要的節(jié)日是浴佛節(jié),也叫佛誕節(jié)。
一般人們認為農(nóng)歷的四月初八是佛祖釋加牟尼的生日,這一天要有很隆重的法會,人們會去赴會、布施、放生和占卜等。有的地方會吃立夏飯,就是用黃豆、黑豆、赤豆、綠豆、青豆等五色拌合白粳米成五色飯。
關于立夏的詩詞,我們來讀一首曠達灑脫的詞吧,朱元夫的《念奴嬌》:
念奴嬌
(宋)朱元夫
人生有酒,得閑處、便合開懷隨意。
況對壽、龜仙鶴舞,猶直壺天一醉。
蠶麥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
樽前回首,去年四月十二。
依舊洛里吟窩,華臺書隱,心事無懷氏。
偃鼠醯雞空擾擾,海月天風誰寄。
珠璧禎祥,斗牛光景,預可占斯世。
先生出否,明年方六十歲。
詞人認為壺中有天地,古今所有事不勝一醉,對于時間的爾虞我詐蠅營狗茍充滿了不屑。這里詞人和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一樣,都自稱是無懷氏之民,意思是像無懷氏一樣安天樂生,清靜無為,淡于名利。
其實前面的節(jié)氣講了很多詩歌,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很多有關竹的詩歌,但就是沒有專題好好講講竹呢。
還是從一首詩談起,也是這個時節(jié)的詩歌,詩人我就不介紹了,因為有爭議,我們直接看詩歌:
谷口春殘黃鳥稀,
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陰待我歸。
這首絕句前兩句寫了一片寥落寂寞的春景,暮春時節(jié),黃鶯啼聲稀疏,辛夷花和杏花片片凋零,但是后兩句話語一轉,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逆轉,幾竿修竹兀傲清勁立在窗前,等著詩人回來,就像深情的老朋友一樣。
小朋友也許會感慨我家也沒有竹子,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個東西對于你來說是不一樣的,在你回家的時候你看到它才會心靈安頓,覺得真的到家了,比如你的布娃娃,你的枕頭。
不管是什么,有些東西在眼中就是有生命的,是與眾不同的。
竹,和松樹梅花并稱為歲寒三友, 古人認為竹子有十德,十種美好的品德,是不是很多?哪些美德呢,我們一個個看:
竹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曰正直;
竹雖有竹節(jié),卻不止步,曰奮進;
竹子外直中通,襟懷好像深谷,稱之為虛懷;
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質樸;
竹一生一花,死亦無悔,曰奉獻;
竹玉竹臨風,頂天立地,曰卓爾;
竹雖曰卓爾,卻不似松,曰善群;
竹質地猶石,方可成器,曰性堅;
竹化作符節(jié),蘇武秉持,曰操守;
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曰擔當。
在古代,愛竹的文人士子很多,畫竹詠竹,小朋友們如果喜歡,就趕緊找來看看吧。贊頌竹的詩歌我就不給大家讀了,我們一起來讀一首含有竹的詩歌吧:
竹里館
(唐)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歌表面上寫詩人在月下竹林彈琴長嘯,語言也比較淺近易懂,但平中見奇,自然而有韻味,格調甚高。
竹林明月,琴歌吟嘯,空明澄凈,而動靜調和。試想如果詩人不是在竹林,那么這首詩的趣味性會不會大打折扣呢?
最后用一首詩來結束,加里·斯奈德的《為孩子們而作》:
為孩子們而作
(美)加里·斯奈德
那些統(tǒng)計學上的
陡山、那些坡
橫在我們面前
在每一件事上的
艱難地攀登,往上爬
往上,我們都
在下降
在下一個世紀
或下一個世紀的下一個世紀,
人們說,
是山谷,牧場,
我們能在那在和平中相遇
只要我們締造它
攀登這即將來到的頂峰
告訴你一句話,告訴
你和你的孩子們:
待在一起
記住花朵
輕步而行
感謝你們一路來的指導和寬容,我們都向前走,前面有好流水……
吾有鄰 道不孤
風雨六載 繼續(xù)把世界說給你聽
博雅會員 感恩上線
發(fā)表評論 評論 (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