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魯達:愛情太短,遺忘太長|漫讀
導語
聶魯達一生有三個主題:愛情、詩歌與生命。
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那一刻,他說:在漫長的旅途中,我找到了炮制詩歌的必要的配方。 那是大地和心靈對我的奉獻。我認為詩歌是一時的、莊嚴的舉動,孤獨與聲援,情感與行為,個人的苦衷,人類的私情,造化的暗示都在詩歌中同時展開。我同樣堅信,一切 --人和他的影子,人和他的態(tài)度、人和他的詩歌--都維持在一個日趨廣闊的范疇里,維持在一種永遠構成我們的現(xiàn)實和夢幻的活動中,因為這樣便能將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我同樣肯定地說,經過這么多年之后,我們不知道自己在渡過湍急的河流、圍著牛的頭蓋骨跳舞以及在最高地帶圣潔的水中沐浴時所得到的啟示,究竟是為了日后與其他人交流而發(fā)自內心的靈感呢,還是其他人作為要求和召喚而向我傳遞的信息。我不知道那究竟是我的經歷還是我的創(chuàng)作,不知道我當時所創(chuàng)作的詩句以及后來所吟詠的感受究竟是事實還是詩歌,是過渡還是永恒。
朋友們,由此產生了一種詩人應當從其他人身上學到的啟示:沒有沖不破的孤獨。條條道路匯合到同一點:我們的交流。只有打破孤獨、坎坷、閉塞和寂寞,才能達到神奇的境界,我們才能在那里笨拙地舞蹈或傷心地歌唱;意識的最古老的傳統(tǒng)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這是作為人的意識和相信共同命運的傳統(tǒng)。
最后,我要告訴善良的人們,告訴勞動者和詩人們,蘭波的那句詩表明了整個前途:只有懷著火熱的耐心,我們才能攻克那光輝的城鎮(zhèn),它將給人類以尊嚴,正義和光明。這樣,詩歌才不會是徒勞的吟唱。
雖然七月十二日他的一百一十六周年生日已經過去,但是在日常與平凡中消耗歲月的我們,縱使不妄想成為偉大的詩人,也依然值得在他的經典詩歌中尋找一下純粹與永恒。
漫游家,心隨自然
1 /7
在我荒瘠的土地上
你是最后的玫瑰。
2 /7
你就像黑夜
擁有寂靜與群星。
3 /7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
仿佛你消失了一樣,
遙遠且哀傷,
仿佛你已經死了。
彼時,
一個字,
一個微笑,
已經足夠。
而我會覺得幸福,
因那不是真的而覺得福。
4/7
當華美的葉片落盡,
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尋。
5/7
愛情太短,遺忘太長。
6 /7
相思成灰,
成灰亦相思
一曲楊柳枝,
萬條吹不展,
晝夜起相思。
一寸相思一寸灰,
寸灰難解寸相思。
這灰落塵入土,
成泥成塵。
想念你!
在每個夜晚,
帶著期待入眠……,
夢里有日思夜想的你,
你沒有改變,
依舊的容顏,
變化的是時間,
這樣匆匆……
想念你!
在每個晨曦,
帶著淚滴醒來……,
總在夢醒時消失,
只留下破碎的背影,
我知道我又一次的輪回沉淪于你的記憶里。
游走于街頭,
看著人潮洶涌,
想念你,
一切成了你的影子,
希望我的思念可以穿越時空,
經受歲月的洗禮。
明知相思苦,
無奈苦相思。
當華美的葉片落盡,
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
《似水年華》
7 /7
我認為,詩人的職責不僅向我表明了與玫瑰、和諧、狂熱的愛戀和無限的鄉(xiāng)情的密切關系,同時也向我表明了與人類艱巨任務的密切關系,我已經將這種任務與自己的詩歌融為一體。
文 / 聶魯達
智利著名作家
我承認,
我曾歷盡滄桑。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