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十四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在8月23日前后。處暑的處(chǔ)是“終止”的意思,處暑的意義就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
處暑時節(jié),夏季將盡,秋風已至,來去匆匆的歲月更替中,你有哪些話想說嗎?
回顧古人與處暑有關的一些古詩詞,看看在處暑時節(jié)的情感想法誰不是古今相通!
— 1 —
《處暑》
明·張穆
一歲頻過處暑天,單衣林麓勝情偏。
田無負郭供公役,鄰有藏書借為編。
山市每欺沽酒近,巖居深德種桃先。
宵來疏雨添無賴,盡夜繩床恣意眠。
人間處暑節(jié)氣還未到來,山中人卻已新加了秋衣。夜晚下起了小雨,更加的有意境,聽著窗外的雨聲,氣溫也不熱了,整晚都可以睡得很好。
— 2 —
《處暑后風雨》
宋·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tài),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處暑時節(jié)詩人居家所見所感的天氣變化和生活閑景。
讀來令人仿佛也和詩人一樣,感受到處暑疾風驟雨帶來的清涼,聽到小兒在朗朗初秋中誦讀詩書的聲音,可謂是身臨其境。
— 3 —
《七夕處暑》
清·胤禛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稿成今夕會,淚灑隅年愁。
梧葉風吹落,璇霄火正流。
將陳瓜葉宴,指影拜牽牛。
處暑和七夕節(jié)日時間相近。于是詩人把人間的處暑和天上的牛郎織女放在一起遙想,形成了非常別致的對比。
瓜熟果落,樹葉漸黃,隨風飄落,太陽已然南移,天地間陰氣蓄積,秋涼漸起。天道大勢,由陽轉陰。
— 4 —
《早秋曲江感懷》
唐·白居易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
朱顏易銷歇,白日無窮已。
人壽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蕪與紅蓼,歲歲秋相似。
去歲此悲秋,今秋復來此。
這首詩前四句描寫了處暑時節(jié)的景色:處暑到來,暑氣散去,涼風襲來。嬌艷的荷花在初秋已變成結滿蓮子的蓮蓬。
后面幾句則借此時此景,感嘆時光易逝。此詩是詩人的觸景生情,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嘆。
— 5 —
《長江二首·其一》
宋·蘇泂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xù)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處暑之后夏季余溫仍在,處暑的涼風價值萬金。
天氣變化,歲月更迭,在夏季即將結束的時候,讓人不禁感慨,世事難明,即便長壽者也不能盡知。
— 6 —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
宋• 張嵲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余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人間處暑節(jié)氣還未到來,山中人卻已新加了秋衣。露氣中的蟬聲漸顯悲切,初秋的陽光已開始衰微。
任憑各地仍然戰(zhàn)亂頻繁,我這殘生早已沒了生機。漂泊經(jīng)年,徒然老矣,世間萬事總是不如我心意。
— 7 —
《閑適》
宋·陸游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柴門傍野水,鄰叟閑相期。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處暑,迎接涼風細雨,迎接秋高氣爽,我們一起去,迎接一個真正的秋!
-end-
(圖文:網(wǎng)絡)
關注【話言話語】公眾號,每天一篇【輕聽】美文佳作,提升素養(yǎng),凈化心靈! 每天一篇精選口才干貨,讓你擁有自信好口才! 讓我們一起說好聽的中國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