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鴻鈞,北京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1969年生于河南博愛,回族。5歲始,得從宗教學者、書法家林化南先生的文化啟蒙教。先后畢業(yè)于中央民族大學(原中央民族學院)美術系、中央美術學院助教研究生課程班。多年來致力于中國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與探索。出版有《中國當代名家畫集·買鴻鈞》(人民美術出版社)、《煙云供養(yǎng)·買鴻鈞詩文書畫》(中國書店)、《走近經典——當代中國畫名家系列買鴻鈞卷》、《中國山水畫分解圖典》、《中國山水畫臨摹與創(chuàng)作》、《中國美術家·買鴻鈞》、《東鱗西爪集》等多部專集。
10月11—21日,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藝術委員會、北京畫院主辦,北京美術家協(xié)會、河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文藝報》協(xié)辦,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為學術支持單位,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承辦的“煙云供養(yǎng)——買鴻鈞山水畫藝術展”于中國美術館三樓展出。
此次展覽展出了買鴻鈞歷年來創(chuàng)作的近百幅山水畫力作,其近期創(chuàng)作的巨幅山水力作《江山萬里云水闊》、《九華煙雨》、《北京山水》、《千峰開奇秀》,以及部分筆墨精妙、生趣盎然的山水小品和寫生作品都得以展示,作品面貌多樣,反映了畫家數十年對于繪畫本體沉靜執(zhí)著的探索,對于生活的細微體察和熱愛。中國文聯、中國美協(xié)、中國作協(xié)、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北京畫院的多位領導及嘉賓出席了開幕式,對買鴻鈞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給予了很高評價。
“煙云供養(yǎng)”來源于清代伊秉綬撰寫過的一幅對聯:“翰墨因緣舊,煙云供養(yǎng)宜”,意思就是與筆墨結緣,受云煙之洗滌。煙云雖實指山水景物,其實是一種意境,是淡泊超脫的象征,生化天地萬物的虛無妙氣,物之始生之機為妙。有了這樣的妙境,人心靜之為性,動之為情。觀買鴻鈞的畫,若夢游南北山水,有北方的巨巒大嶂撲面而來,石骨錚錚,肌理蒼然,氣象沉厚而宏敞;又有南方的坡石潤明,溪岸空濛,山光水色,滉漾在目,可見他已入煙云之妙境。他運墨操筆,皆率性而為,質樸不雕,瀟灑率真,筆意縱橫處,畢現大自然生機自暢的氣息,讓觀者領略到精神駕馭于山林之外的宇宙感。
在山川游歷中,買鴻鈞不僅深刻領略到自然妙造的精髓,創(chuàng)作了許多精品佳作,還留下了大量詩稿和隨筆。詩情畫意在買鴻鈞的作品中得以完美結合。此次展覽中展出了部分以自作詩詞為內容的書法作品。他在《煙云供養(yǎng)·買鴻鈞詩文書畫》中寫道:“今之畫家多疏于法書,空于繪畫技法上下功夫。吾國文藝,大別西方,以寫心寄懷為上。書法一道,直抵人心。畫家不能書,必有江湖氣。書之不存,畫將焉附?”美術評論家李一評價買鴻鈞的書法瀟灑飄逸,沉著痛快,碑帖互滲,耐品耐讀。尤其以書入畫,以畫潤書,以筆墨見長的,他的山水畫是寫出來的,而不是描出或制作出來的,彰顯了中國當代山水畫所崇尚的寫意精神。他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山水精神的闡釋,和對于中國畫寫意精神的深刻把握和重申,對于當今中國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將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啟示意義。
開幕式后,展覽還舉行了學術研討會,仲呈祥、邵大箴、薛永年、王鏞、尚輝、鄭工、唐輝等在京知名理論家參加了研討,對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現狀與展望進行了討論,對買鴻鈞的藝術創(chuàng)作與探索給予了肯定和高度評價。據悉,“煙云供養(yǎng)——買鴻鈞山水畫藝術展”還將于10月30日——11月9日在河南美術館舉辦。名家點評
◇劉大為(中國美協(xié)主席):
鴻鈞寄情山水畫,非為閑情逸致,而是有著為天地立心、繼往圣絕學的文化使命意識,他認為山水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圖式,希望通過展現正大渾厚、含道而應物、質有而趣靈的山水精神,來承繼民族文化血脈,宏揚民族文化精神。我很欣賞中青年畫家這種積極關注文化道統(tǒng)的宏大情懷。鴻鈞手中筆墨抒寫胸中丘壑,淋漓展現山川云水之萬象千形,讓我們分享到他胸中山水之道的沛然與玄妙。他時值盛年,正是創(chuàng)作的黃金期,我們祝愿并期待著鴻鈞在藝術上有更多佳作出現。
◇馮遠(中國文聯副主席):
鴻鈞的藝術起步于書法,成業(yè)于山水,其書法、繪畫源自多家涵養(yǎng),于大好河山中領略造化精神。在藝術實踐中,他推崇“質延古意,文變今情”,其作品,傳統(tǒng)與現代、水墨與色彩、寫實與寫意等自如交融。其山水融北派之高遠雄渾和南派之清潤空靈于一體,構圖、筆墨等既保持著與中國傳統(tǒng)藝術根脈在精神和形式上的一致,又體現出一種執(zhí)著于承古開新的努力成果。
◇王明明(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北京畫院院長):
鴻鈞于2006年經公開競聘成為北京畫院專職畫家,是畫院中盡顯才華、修養(yǎng)全面的青年畫家之一。在當下功利、浮躁的大氛圍之中,鴻鈞像一位徜徉在大時代之中的隱士,鮮見他現身各類場面、參加各類應酬,也從不刻意造作,低調、內斂、含蓄而不失睿智。鴻鈞選擇的、或內心崇尚的是一條傳統(tǒng)之路。難能可貴的是,他人畫合一,人的狀態(tài)與畫的狀態(tài)非常契合。他喜歡獨自思索、面對大自然,在強調個人感受的同時,又用激情去描繪自然,自得其樂。
◇龍瑞(中國美協(xié)中國畫藝委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
很多人辦展覽都喜歡提“煙云供養(yǎng)”,因為“供養(yǎng)”點到了中國畫的精髓,中國畫談筆墨,談程式,但最重要的就是強調藝術功能,其實這種藝術功能就是“供養(yǎng)”自己,因為山水畫是私家的服務,他通過中國畫的“煙云供養(yǎng)”,培養(yǎng)自己的心緒、情懷、認識,把人供養(yǎng)成一個有心胸、有氣度的人,鴻鈞就是在這種“供養(yǎng)”中強調了當下自己的一種新文人氣質,強調了一種文人的高雅,他寫書法,愛詩詞,修養(yǎng)很到位,山水畫博大深沉,氣息流通,從筆墨、氣度、布局上都有一種何海霞的藝術氣質。
◇邵大箴(中國美協(xié)理論藝委會名譽主任):
看買鴻鈞的畫,覺得不像是一個40多歲的人畫的,布局精心,用筆率真又非常老道,但是他的畫又像是40多歲的人畫的,因為他的畫很有生機,很滋潤,讓中國畫這個古老的畫種在新時代迸發(fā)出了新的生命活力。一個畫家能畫成這樣、理解成這樣十分不容易,買鴻鈞既能畫《江山萬里云水闊》這樣的大畫,又能畫生機盎然的小品,但是,畫的這么好,他又不張揚,的確是一個有成就、有理想、有潛力的青年山水畫家。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