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在线观看a级片,亚洲人成网站色www,夜夜爽77777妓女免费看,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网站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名作賞析] 八佾篇(13)(14)(15)

6 已有 935 次閱讀   2015-07-25 08:22

            



《論語》:八佾篇(13)

【原文】 
3•13 王孫賈(1)問曰:“與其媚(2)于奧(3),寧媚于灶(4),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5),無所禱也!
【注釋】 
(1)王孫賈:衛(wèi)靈公的大臣,時任大夫。 
(2)媚:諂媚、巴結(jié)、奉承。 
(3)奧:這里指屋內(nèi)位居西南角的神。 
(4)灶:這里指灶旁管烹飪做飯的神。 
(5)天:以天喻君,一說天即理。
【譯文】 
王孫賈問道:“(人家都說)與其奉承奧神,不如奉承灶神。這話是什么意思?”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沒有地方可以禱告了!
【評析】 
從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孫賈的有關(guān)拜神的問題,實際上講出了一個深奧的道理。這就是:地方上的官員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產(chǎn)與生活,但在內(nèi)廷的官員與君主往來密切,是得罪不得的。

《論語》:八佾篇(14)


【原文】 
3•14 子曰:“周監(jiān)(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從周。”
【注釋】 
(1)監(jiān):音jiàn,同鑒,借鑒的意思。 
(2)二代:這里指夏代和周代。 
(3)郁郁:文采盛貌。豐富、濃郁之意。
【譯文】 
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于夏、商二代,是多么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
【評析】 
孔了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認為,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后一個王朝對前一個王朝必然有承繼,有沿襲。遵從周禮,這是孔子的基本態(tài)度,但這不是絕對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都應有所損益。

《論語》:八佾篇(15)


【原文】 
3•15 子入太廟(1),每事問。或曰:“孰謂鄹(2)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弊勇勚唬骸笆嵌Y也!
【注釋】 
(1)太廟:君主的祖廟。魯國太廟,即周公旦的廟,供魯國祭祀周公。 
(2)鄹:音zōu,春秋時魯國地名,又寫作“陬”,在今山東曲阜附近!佰溉酥印敝缚鬃印
【譯文】 
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此人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里,什么事都要問別人!笨鬃勇牭酱嗽捄笳f:“這就是禮呀!”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