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雍也篇(4)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闭堃。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濟富。”
【注釋】
子華:姓公西名赤,字子華,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2歲。
冉子:冉有,在《論語》書中被孔子弟子稱為“子”的只有四五個人,冉有即其中之一。
粟:在古文中,粟與米連用時,粟指帶殼的谷粒,去殼以后叫做米;粟字單用時,就是指米了。
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約等于六斗四升。
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周:周濟、救濟。
【譯文】
子華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谷米。孔子說:“給他六斗四升!比角笳埱笤僭黾右恍。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比角髤s給他八十 斛?鬃诱f:“公西赤到齊國去,乘坐著肥馬駕的車子,穿著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只是周濟急需救濟的人,而不是周濟富人的人!
《論語》:雍也篇(5)
五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xiāng)黨乎!”
【注釋】
原思:姓原名憲,字子思,魯國人?鬃拥膶W生,生于公元前515年?鬃釉隰攪嗡痉ü俚臅r候,原思曾做他家的總管。
宰:家宰,管家。
九百:沒有說明單位是什么。
鄰里鄉(xiāng)黨:相傳古代以五家為鄰,25家為里,12500家為鄉(xiāng),500家為黨。此處指原思的同鄉(xiāng),或家鄉(xiāng)周圍的百姓。
【譯文】
原思給孔子家當總管,孔子給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辭不要?鬃诱f:“不要推辭。(如果有多的,)給你的鄉(xiāng)親們吧!
《論語》:雍也篇(6)
六
子謂仲弓,曰:“犁牛為之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棒舍諸?”
【注釋】
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農(nóng)代替,系紅毛長角,單獨飼養(yǎng)的。
骍且角:骍:音xīn,紅色。祭祀用的牛,毛色為紅,角長得端正。
用:用于祭祀。
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層統(tǒng)治者。
其舍諸:其,有“怎么會”的意思。舍,舍棄。諸,“之于”二字的合音。
【譯文】
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產(chǎn)下的牛犢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難道會舍棄它嗎?”
發(fā)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