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電影《一代宗師》里有兩句對白。
“你知道為什么刀得有鞘?”
“因為刀的真意不在殺,在藏。”
顯然,真正的強者,不是恃強凌弱,處處表現(xiàn)自己,而是隱藏自己的“本事”,和常人無異。
可是,一個人的身體就那么大,如何藏得住“刀光劍影、人生起伏”?人生如容器,每天往里面丟一點東西,總有一天會滿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學(xué)會了“有舍有得”,一直在得到,但人生從未盈滿。
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格局變大,是從“舍得”開始的。
02
舍去了仇恨,內(nèi)心就坦然了。
詩人艾青說過:“有人害怕光,有人對光滿懷仇恨,因為光所發(fā)出的針芒,刺痛了他們自私的眼睛!
顧名思義,所有的仇恨,都是見不得光的東西。總以為,把仇恨埋藏在心底,假以時日,就可以報仇雪恨,然后就真正化解了仇恨。事實上,冤冤相報,一代又一代,永無休止。
《史記》里說:“士為知己者死!
一句耳熟能詳?shù)脑,背后卻是一個令人感慨的故事:春秋時期,晉國的刺客豫讓,在大臣智伯手下當(dāng)差,得到了厚愛。
晉國大夫趙襄子把智伯滅了。豫讓發(fā)誓要為智伯報仇,于是他剃掉了眉毛胡須,還毀掉了自己的容貌,打扮成乞丐,改變姓名和聲音,希望可以靠近趙襄子。
豫讓的朋友說:“你是一個有志氣的人,但是建議你去投靠趙襄子,以后也許有機會報仇。”
最后,豫讓的計劃,被趙襄子發(fā)現(xiàn)了,沒有成功。
仇恨就像枷鎖,讓人喘不過氣來。有道是,人生路漫漫,終歸塵與土。為了仇恨而活的人,毫無意義。
放下仇恨,騰出來的位置,恰好可以存放“愛”。
03
舍去了位置,無官一身輕。
堯帝在位的時候,伯成子高是諸侯;大禹在位的時候,伯成子就辭去了官位,回鄉(xiāng)種地了。
大禹不理解,問:“為什么你不愿意做官呢?”
伯成子高說:“先生,您怎么不走開呢?請不要打攪我做農(nóng)活了!
政治家呂不韋知道這件事之后,點評:“辭為諸侯者,以禁后世之亂也!
沒有了位置,就是杜絕了后代爭奪權(quán)利,人生就此回歸到了本真,家庭從此更加安寧。
從現(xiàn)實來看,很多人自己一直有好的位置,如果把位置留給孩子就更好了。如果因為位置,得到很多金錢和物質(zhì)就更好了?上,他們最后還是失去了位置。
主動舍去,和被動失去,這是不一樣的意義啊。如果領(lǐng)悟透了,做人的格局就變大了。不在乎什么位置,就真正融入了群眾,有了“大家”。
04
舍去了財物,精神就飽滿了。
貪婪是人的本性,如果不貪錢財,人就沒有辦法過日子。可是,貪婪要有限度,一旦過度了,財物就變成了禍害。
《呂氏春秋》里有這樣一個故事:楚國有一個叫次非的人,好不容易得到了一把寶劍。
次非在過江的時候,遇到了惡龍。船里的人,都嚇怕了。
次非說:“如果我把劍扔掉江中,可以保護大家,我為何要吝嗇呢?”說完,他跳進江水,和惡龍搏斗,保護了船里的人。
孔子知道這件事之后,說:“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棄劍者,其次非之謂乎!
如果一個人緊緊抱住自己的財物,那么雙手都是“滿”的,沒有辦法去把握所有的幸福,也不能去做好事了。就是自己的愛人在眼前,都不知如何擁抱;孩子在身邊,也不能抱起來。
把精神放在第一位,財物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這就是“心有一片!钡恼嬷B吧。
05
舍去了廢話,沉默是金。
當(dāng)我們在人群中,感覺到很煩躁的時候,就喜歡說這樣一句話:“說夠了嗎?”
身邊的人,總是喋喋不休,不僅沒有安慰到你,反而讓你很難受,似乎無時無刻想著要逃離。
說話是本能,我們不能百分百丟棄,但是可以選擇“閉嘴”。在非必要的時候,不要說什么;在必要的時候,說幾句有用的話。
有道是,沉默是金,開口是銀。如果講廢話,大概就是泥土吧。
沒有了廢話,我們就有時間去思考,就可以安靜地領(lǐng)悟人生。還可以聽一聽自然的風(fēng)、輕輕的鳥鳴,還有山泉滑過石頭的聲音。
因為無聲,因此容下了和諧的音符,這是無聲勝有聲的境界啊。
06
舍去了情緒,就可以笑對一切。
密歇根大學(xué)心理學(xué)家南迪·內(nèi)森研究發(fā)現(xiàn):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時間處于情緒不佳的狀態(tài),因此,人們常常需要與那些消極的情緒作斗爭。
既然情緒不可避免,那么我們就要學(xué)會舍去情緒。不能長久舍去,那就把當(dāng)下的情緒舍去再說。至于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心情如何,不要去管。
“野馬效應(yīng)”告訴我們,非洲的野馬,常常被蝙蝠叮咬,因此它們狂躁不安,斷送了生命。這是需要常常警醒的事情,而不是等情緒輪到自己身上了,才“病急亂投醫(yī)”。
凡事都能有條不紊,那就沒有情緒了;看清了情緒,人生就通透了,情緒就沒有了滋生的土壤。
舍去情緒,你的臉上會多一些笑容,從而容下了身邊所有的人,就真正擁有高山流水、城市鄉(xiāng)村。
07
?梢匀菁{百川,不是海的容量無限大,而是海水也會蒸發(fā),變成一朵云。
有道是,你舍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因而,舍去的東西多了,得到了東西,也會增加。
如果你用心去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人是宇宙的過客;金錢是人生的過客;地位是職場的過客......一輩子,從未有過“永恒”,如果你什么都不舍得放下,還談什么人生質(zhì)量?
人生長度是有限的,寬度是不能無限增長的,只有把人生里本有的東西舍去,那么格局就變大了。如果邊走邊扔,永遠都不盈滿,就無限大了。
學(xué)會舍得,人生值得。
作者:布衣粗食。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