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毋庸置疑。
可是如何用好自己的眼睛呢?先看一張圖。
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十七歲的時候,在課堂上,看到了一張畫著一個黑點的白紙。
令人驚訝的是,所有的同學,都回答:“我看到了黑點!
老師說:“難道你們誰也沒看到這張白紙嗎?眼光集中在黑點上,黑點會越來越大。生活中你們可不能這樣啊。”
很快,同學們陷入了沉思。
類似的情況,還有一個演講的市長,發(fā)現(xiàn)人群中有人豎起中指,非常難受。
和市長同行的人提醒:“千萬人在鼓掌,你都沒有看到,卻看到了一根中指?”
以上例子,就是亮點思維的體現(xiàn),可惜的是,發(fā)現(xiàn)亮點的方式不對,或者說看到的、想到的,不夠全面,并且過分在乎負面的東西。
01
眼里只有灰暗,人生注定沒有風景。
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分明,眼前的東西,有很多個面,但是我們卻總是在乎“不夠好”的一面,并且反復體現(xiàn)自己。
開會的時候,有人低頭看手機,有人認真做筆記。如果你在會場,能記住的,多半是看手機的人,因為他違反了規(guī)則。
拿了一份稿子給上司看。上司批評了幾句,還提出了很多的修改建議。你會悶悶不樂,認為是上司太不近人情了,卻忽視了上司對你的“指點”。
出去旅行,風景一大片,陽光在天空,卻終究比不過人頭太多的煩惱;草原是寬廣的,可是我們只看到牛糞。
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陰暗的東西,就是給命運貼上了一個不好的標簽,從而把自己往失敗的方向推動。
北宋時的秦觀,拜蘇軾為師,學習文章,還入朝做官。
當蘇軾被貶之后,秦觀的人生也被連累了。和“樂觀派”的蘇軾不同的是,秦觀比較悲觀,就如他的詞:“池上春歸何處?滿目落花飛絮。孤館悄無人,夢斷月堤歸路。無緒,無緒。簾外五更風雨。”
他在雷州的時候,還為自己寫了《挽詞》,人生壓根就沒有希望了。
史書記載:“少游不幸死道路,哀哉。”
打開心靈的窗戶,若是滿目瘡痍,那就怎么也過不好一生了。手里有錢,還是要哭窮。
02
眼里總有美好,人生就一定會變好。
有一個小故事。
一個村莊里,一群孩子們,夜里就出來扮鬼。村民以為真的鬧鬼了,夜里都不敢出門。
一個教書匠,借著夜色回家,路過一片林子。
忽然,有一雙手,從頭頂按下來。
教書匠說:“別裝了,從樹上爬下來吧!
孩子問:“你怎么不怕呢?”
教書匠說:“我知道,鬼的手是冰冷的,而剛剛壓我頭的手,是溫暖的。”
從此,孩子們不再扮鬼,而是去了學堂。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不一定是美好的,但是要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智慧。
就像蘇軾一樣,被貶之后,他開始了全新的生活,而不是唉聲嘆氣。
在黃州,沒有住房,就和家人一起建房,取名為雪堂。
沒有錢買羊肉,就買廉價的豬肉。但是他樂于研究,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東坡肉的做法,還為地方 百姓,創(chuàng)造了一個賺錢的方法。
在偏遠的海南,蘇軾研究如何烹飪芋頭,把廉價的海鮮,變成鮮美的湯。
兜兜轉轉一個大圈,蘇軾變成了美食家、養(yǎng)生家、文學家。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把一切都當成一種體驗,那么在任何時候,都能順其自然,然后順勢而為了。
低谷是崛起的開始,艱難是上坡的征兆,高峰是下一次的出發(fā)點。
03
好的思維方式,從“眼睛”開始。
有就很熟悉的話:“世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如何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美,然后改變命運呢?
其一,學會獨立思考,擺脫“先入為主”的思維方式。你看到任何東西,聽到任何話,都不要輕信,而是進行思維過濾。
眼見,也不一定為實。經過抽絲剝繭之后的東西,才是真實的。
其二,多角度觀察?戳苏,還要看背面,側面,甚至要翻看底部。
看的角度越多,對事物的評價越接近真實情況。從而能夠為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其三,一生讀書。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世界。很多錯誤的經驗,會讓你避開錯誤,很多正確的做法,會讓你找到方法,人生少了彎路。
其四,總是給自己積極的暗示。不管發(fā)生了什么,注定是要發(fā)生的,面對就好了;不管什么結局,都是最好的結局。
《道德經》里說:“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真善美、假惡丑,都不是固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轉換的。若你的人生太難,周圍的環(huán)境很糟糕,也不要害怕,畢竟萬物都在運動,下一刻還是會有驚喜。
04
培根曾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漠視者心中盡荒蕪!
悲觀的人,總是哀嚎:“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樂觀的人,總是堅持:“我命由己不由天!
每個人都有眼睛,可以去看書,也可以去發(fā)現(xiàn)人生的亮點;就是沒有眼睛的人,也能用心去感悟春天之美。
避開壞的亮點,找到美的亮點,周圍的一切,都會灼灼放光,你也就迅速走進了幸福的地方。
生活就在那里,你看到什么,就什么命。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