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誠然,失敗和成功是沒有絕對標準的,還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可悲的是,有的人在富貴的生活中,一步一步弄丟了自己,從而再也不能重新開始了。
就像司馬光說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從一無所有開始,慢慢走向富有,經歷了很多磨難,但終究會富起來;當富貴的生活過太久,忘記了來時路,就永無出頭之日了。
以《金瓶梅》里的陳敬濟為例,我們就能看清致富、變窮的落差,對于人生的影響力有多大。
01
第一,由富變窮: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陳敬濟一出場,排場就很大,爹是清河縣的富商,爹和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楊提督是親家。
“自幼乖滑伶俐,風流博浪老成。愛穿鴨綠出爐銀,雙陸象棋幫襯。 琵琶笙箏簫管,彈丸走馬員情!边@樣的描述,非常精彩。
有了優(yōu)厚的家庭條件,他在任何地方,都是受歡迎的。就是西門慶,也對他厚愛幾分,還把女兒西門大姐,許配給了他。
爹變窮了,他還有西門慶在關照。
直到西門慶沒有了,西門大姐也過世了,他才真正變窮。小說里寫道:“房兒也賣了,本錢兒也沒了,頭面也使了,家伙也沒了!
幾句話,把陳敬濟的狀況,寫得入木三分。
關鍵是,頭面沒有了。曾經,人家對他點頭哈腰,現在他要對別人點頭哈腰。
地痞楊大郎在他這里賒欠了一些東西和銀子,但是他變得落魄之后,就不打算還了。當然,他也不敢提起,因為背后沒有人撐腰了。
“厄運專找苦命人”,當他變窮之后,身邊的丫環(huán)元宵也病亡了。
無奈之下,他去了乞丐集中生活的地方——冷鋪。
乞丐見到他,也使勁排擠,還捉弄了一番。
人情薄涼,這樣的道理我們都懂得,但是在人有錢的那時候,是感悟不到的。
富人變成窮人,比較一直很窮的人,除了生活質量下滑,更重要的是“內心凄苦”,各種不甘心。
身邊的人,曾經說:“有困難就找我!焙髞,都閉嘴了,老遠看到,就躲開。這滋味,難受啊,可以把人的心,變成一塊硬邦邦的冰。
02
第二,由勤變懶:人窮一時,心窮一生。
陳敬濟也有一段很努力的日子,那就是爹入獄之后,他去了西門慶家。
他起早貪黑,會記賬,房間也是收拾得井井有條。雖然有一些非分之想,也會收斂。
做生意,他也是會的。畢竟,岳父西門慶也是生意人,他怎么也耳濡目染過。
當他到了冷鋪之后,被人安排去做更夫,卻怎么也適應不了了。畢竟,他在富有的生活圈里待了幾年,已經變得懶惰了。
在打更的路上,他都會做夢,夢里有富貴,還有潘金蓮對他的愛。夢醒了,他就哭泣,抱怨自己如何命苦。
就在他凄苦的時候,父親的故友王杏庵。
王杏庵看在過去的情分上,兩次拿出衣服、銀子等,安排他做小買賣。
每次拿起,他都唯唯諾諾,答應重新來過。但是錢到手里,就飛奔到了青樓、酒店,揮霍一空。
王杏庵推薦他去了晏公廟,以徒弟的身份,混一口飯吃。
他呢?依靠自己長得帥,和廟里的和尚做見不得人的事情,然后換取一些錢財。
有了錢,他也沒有想一門正經的事情,倒是和青樓的馮金寶好上了。還吹牛:“我的姐姐,你休煩惱,我如今又好了!
到底,他是沒有活過中年的。
一個人每天在上班,不覺得有多苦,但是一段時間不上班,忽然就要上班,就很苦了。人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做“假日綜合征”。
從指揮別人干活,到自己親自干活,這樣的轉折,很多人是抹不開面子的。因此,寧愿餓著,也要炫耀一番,偽裝成富人的模樣。
人窮,沒有關系,大不了去挑土,種地,還能維持生計。當心變得窮了,死要面子活受罪,那就什么都不能做了。
看看武大郎就知道,他每天走街串巷,賣炊餅,也能養(yǎng)活一家人。要不是潘金蓮貪婪好色,武大郎到后來,也算是身殘志堅的人物吧。
每個人都有手腳,就看你怎么用?若是每天都指手畫腳,還成了習慣,那么手腳就等于沒有。手腳動起來,一點點力量,也會變成財富。
03
好的人生,是一直積極向上,而不是富有到一定的程度,就奢靡、徹底放松。
聰明的人,在自己變老的時候,還會督促子孫繼續(xù)過簡樸的日子,持續(xù)去賺錢,從而家庭世代興旺。
若是人生陷入了“變窮、變懶”的情況,想要反敗為勝,就得下苦功夫。
自律:把好習慣找回來。
人是有慣性思維的。你在某件事上,堅持一段時間,就習慣了。
低谷時,堅持一段時間,努力賺錢。一開始很苦,但是過了幾天,就會有甜頭,因此就順勢而為了。
歸零:敢于重新開始。
既然什么都沒有了,你只要去外面,賺一分錢,都是致富。
從零開始,就像多年前的狀況一樣。你把過去的經驗,重新用一次,效果肯定不錯,并且速度很快。
經驗本身,就是一筆財富。
借力:在別人的幫助下翻身。
如果有人可憐你,你應該接受,不要礙于面子,總是拒絕。
就是你曾經的下屬,后來邀約你去做什么,都要接納。你一次低頭,就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真正的成功,其實是一種始終變好的狀態(tài)。窮苦時,不氣餒;有錢時,不張狂,不忘本。
人生沉沉浮浮,財富多多少少,唯有精神始終如一。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轉載 布衣粗食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