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閱讀 ☛ 成就眾多大師的繪畫圣經
陳容
(1189—1258年后),字公儲,號所翁,福唐(即福清)人(一說長樂人),金溪縣志作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活動于南宋后期。據文獻記載:其才氣過人,詩文豪放;長章巨篇,杰壯奇詭。他于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已值中年時才中進士,后僅任莆田縣主簿,其身世經歷坎坷。
陳容“善畫龍”,亦擅畫竹。
學南唐后主鐵勾畫法,傳世作品很少。
陳容畫龍“得變化之意。
潑墨成云,噀水成霧,醉余大叫,
脫中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筆成之,
或全體,或一臂一首,隱約而不可名狀者,
曾不經意而得,皆神妙!保ā秷D繪寶鑒·宋》)。
陳容畫龍不但刻劃龍形、抒發(fā)情思,
最主要是表達其政治觀點與遠大抱負。
陳容喜歡酒后乘興作畫,
用潑墨法畫云水怪石,襯托出矯健遒勁,
追逐糾結,出沒隱現的群龍,用墨沉厚,
筆勢雄健老辣,具有很強的動態(tài)、實體感和神秘氣氛。
后人以“云蒸雨飛、天垂海立、
騰驤夭驕、幽怪潛見”來形容他的作品。
陳容的作品傳世很少,至今僅發(fā)現3幅。
作于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的《九龍圖》
(長卷,紙本,水墨)為其代表作,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有評論說
《九龍圖》開元代以后
詩、書、畫三位一體的先河
此圖共畫9龍,分置于山石、云霧和急流之中。卷首一龍從巖石中橫臥躍出;第二龍
升騰于云氣之中;第三龍懷抱巖石,躬身上攀,作正面形態(tài);第四龍被一股急流推向巨大的漩渦;第五龍向上騰躍,與第六龍向下疾馳形成互動的一組;第七龍大部被巨浪淹沒,作搏擊風浪狀;第八龍又躍入云霧之中;第九龍俯伏山石之上,作歇息狀。
九龍動態(tài)各不相同,生動有致,陰森恐怖,極富想象力。構圖上虛實相映,有張有弛,氣勢驚人。
陳容“工詩”,
是創(chuàng)造畫上題詩這一特殊藝術形式的先驅者。
作為一名文人畫家,他每畫成,
輒自題跋,詩畫映發(fā),揭示畫意。
陳容畫龍,往往多用渴筆,蒼老取勢,
水與山石則諸法并用,或潑墨,或噴水,
或巾涂手抹,或烘染,以達到動靜對比、
干濕互用、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
《墨龍圖》乃陳容最早的少數存世典例之一,
也是南宋龍畫的代表作,極具學術價值,
現存廣東省博物館,為該館鎮(zhèn)館之寶,
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平時不對公眾展出。
該館認為,《墨龍圖》
不僅絹體大,藝術水平高,
而且品相非常完整,稱得上是國寶級文物。
“凡是寫中國美術史,不管是哪種觀點哪種流派,
這幅《墨龍圖》是必選之作”。
《墨龍圖》
高205厘米、寬131厘米,用兩幅絹拼成。
畫面繪一條四爪巨龍曲頸昂首騰躍于空,
龍闊口長須、肘毛如劍,
碩長的龍軀隱現于翻滾的云氣中,
其筆力雄健,虛實相宜。
畫中的龍騰躍于太空,攪動云氣,
須目怒張,鱗爪銳利,勢不可擋。
它既不是大禹治水中所出現的與人為害的,
象征著自然之力的“龍”,
也不是《戰(zhàn)國人物御龍帛畫》中
所描繪的受人駕馭的“龍”,
更不是那茍且偷安江南一隅的南宋小王朝的“天子”,
而是不屈不撓、視死如歸,
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人民集體力量的化身。
作為文人畫家,
作者在畫幅右下角自題一詩,
旗幟鮮明地顯示了自己的政治立場:
“扶河漢,觸華嵩,普厥施,收成功,
騎元氣,游太空。”題、畫相輔,
更顯得寓意深遠、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
陳容的《墨龍圖》,
龍的行走方向幾乎都是西北,
這是因為宋王朝所喪失的國土是在西北。
這亦證明了陳容所繪的
《墨龍圖》是有“的”放“矢”。
陳容的《墨龍圖》,
使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不堪回首、充滿屈辱的南宋王朝。
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納爾遜·艾京斯美術館、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
日本德川美術館都藏有陳容《墨龍圖》的復制品。
有人說,西方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
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被縛的奴隸》
與陳容的《墨龍圖》相比較,
二者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約而同地表達了
人類在屈辱中不甘沉淪的、悲壯的抗爭精神。
2000年,鐵道部曾發(fā)行紀念站臺票向全國發(fā)行,
其中就有陳容所作的《九龍圖》(局部)。
廣東省博物館曾舉辦過
“小撲克·大世界—中外撲克文化”展覽,
其中大王就是陳容的《墨龍圖》。
陳容在中國畫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陳容的墨龍圖一出,被世人所認可而為龍的定型,
成為后人畫龍的典范。
影響而及日本,日本畫家稱,
陳容的龍畫是人類描繪的最高水平的龍畫。
據說在日本,到現在為止,
有龍的圖案的畫大部分都是仿效陳容的龍畫。
日本著名畫家小泉淳作評論,陳容的龍富有魅力,像真的一樣活潑跳動,只有天才才會畫出這樣的畫!
《爾雅翼》中說:“俗畫龍之狀,有三停九似之說,謂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林秋明文(略作修改)
陳容傳世名作不少,F存的《石渠寶笈續(xù)編》中有《六龍圖》一卷,即為陳容所畫,其中有理宗皇帝和諸大臣題詞以及陳容自題的古詩一首。此外,陳容還有《載云觀六逸圖》、《霖雨圖》、《墨龍圖》、《九龍圖》、《云龍圖》等作品,均有題詩。
陳容的墓在長樂城北門下烏墓山上,至今尚存,并被列為長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張瑞彬)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