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
諷刺嗎?
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 Amedeo Modigliani ),一位衣衫襤褸的精神貴族。
他完成于 1917 年的作品《側臥的裸女》將于近日被拍賣,這是他僅有的可流通的五幅裸體畫作中的一幅(其余的大部分都被博物館收藏)。
《側臥的裸女》估價 1.5 億美元(約合 10 億人民幣),是有史以來估價最高的藝術拍品,毫無疑問,它也很有可能是莫迪利亞尼賣價最高的作品。但諷刺的是,他生前并沒有追隨者,而死后不久,連他用過的調色板都賣出了大價錢。
側臥的裸女 1917 年
莫迪利亞尼曾與年長 3 歲的畢加索一同混跡于巴黎的獨立沙龍、酒吧、妓院...但他們卻有截然不同的收場方式——
畢加索生前已是功成名就,而莫迪利亞尼像是精神富足的乞丐,他時常用作品換取一日三餐,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像一個流浪漢一樣躺在巴黎街頭診所,用母語喃喃著家鄉(xiāng)的詩歌。
莫迪利亞尼的裸女作品
1884 年,莫迪利亞尼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卡納的小海港城市里窩那,這里是被上帝青睞的藝術圣地,文藝復興先驅波提切利、作曲家馬斯卡尼都出生于此。
他的父親并沒有繼承猶太人的經商頭腦,苦心經營的生意日見暮色。在莫迪利亞尼出生之前,六口之家常常被債主光顧。而他的出生,緩解了這個家庭的窘境,因為根據當時的法律,孕婦與嬰兒的寢室都受到保護,父親將財產都放在當時仍懷孕的妻子房間內,成功地躲避了債主的追債。
母親受過良好的教育,是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的后裔,同時,母親的博學令莫迪利亞尼受益匪淺,他從小就開始讀各類文學經典名著及哲學書籍,更是常以猶太人和哲學家的子孫而感到自豪。
側臥的裸女
莫迪利亞尼從小體弱多病,14 歲那年更是因傷寒休學,為了填補無聊的病中生活,他開始學畫。
母親是他的第一個認同者,在發(fā)現(xiàn)他的繪畫才能后,便將其送到了當?shù)刈钣忻挠∠笈僧嫾议T下學畫。在母親的鼓勵下,16 歲的莫迪利亞尼到意大利南方做了一次長途旅行。各地博物館中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作品,對他震動很大,成為一名藝術家的種子,此時播種在了心里。
1903 年,莫迪利亞尼考入威尼斯國立美術學院,三年的專業(yè)學習是他在藝術上的認識越發(fā)成熟。但此時的意大利已不是四個世紀以前的文藝復興勝地,停滯不前的腐朽思想更加襯托了巴黎的閃耀。
塞尚作品
22 歲那年,莫迪利亞尼來到了向往已久的巴黎。此時的巴黎,野獸派震驚畫壇,立體派正在醞釀,但他對這些毫無興趣。
他認為野獸派的色彩與線條過于露骨,立體派的形體分析則過于理智。他希望追求富有韻律的色彩與線條來和諧地表現(xiàn)真實的生命。
塞尚和高更作品里的情感和造型原則恰恰體現(xiàn)了他這一愿望,尤其是 1907 年的塞尚回顧展,給了他強烈的沖擊。此時的莫迪利亞尼開始各種風格的嘗試,在他初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對塞尚的崇拜。
后來,美術史上把 19 世紀初到二戰(zhàn)前來到巴黎專攻繪畫的一些猶太血統(tǒng)的人以及其他的異鄉(xiāng)客稱為“巴黎畫派”。他們在巴黎如無根之草,過著漂泊的生活。這些人不屬于任何流派,莫迪利亞尼、蒙德里安、夏加爾等都是這樣的藝術家。
莫迪利亞尼作品
他穿著燈芯絨的衣褲,一件格子襯衫,系著紅色的圍巾和腰帶。剛到巴黎時,莫迪利亞尼優(yōu)雅的談吐、良好的家教,為他吸引來了一票的朋友,其中也包括影響世界的畢加索。
但沒過多久,他的個性、穿著、舉止和習慣徹底被改變,從一個優(yōu)雅的意大利人,變成了衣衫襤褸的法國人。他急劇地陷入酗酒、吸毒并沾上放浪的惡習,每夜徘徊在蒙馬特的酒吧間。
看似日漸墮落,實際是為了掩飾難以治愈的肺結核。莫迪利亞尼習慣性的“藥物濫用”是為了避免因疾病而玷污自身的聲譽。因為肺結核在當時是一種無法治愈且傳染性極高的疾病,甚至是致死因中的頭號殺手。傳記作家西柯斯特曾寫道,“醉漢不算什么,但攜帶傳染疾病者卻要受盡歧視。"
保羅·亞歷山大
來到巴黎的第二年秋天,他認識了年輕的醫(yī)生保羅·亞歷山大( Paul Alexander ),這是他的第一位藝術贊助人。保羅提供的麻藥和實驗用的大麻刺激了莫迪利亞尼吸食大麻的習慣,同時也順利的收藏了他 25 幅油畫和 400 多幅素描。
在巴黎的 3 年,是莫迪利亞尼創(chuàng)作的旺盛期,但頻繁的人際交流使他筋疲力盡,他有些沮喪的回到了意大利的家鄉(xiāng)。
在家鄉(xiāng)的平靜生活,給予了他充足的時間去重新思考他發(fā)現(xiàn)了非洲雕像中的美感,“原始中有一股簡化的美,和新古典主義們從希臘、羅馬中提煉出的線條最為接近。”這些異國的雕像讓他有章可循,又忠于自我。在日后他的無數(shù)繪畫中,都能夠看出非洲雕塑的影子。
阿特麗斯·黑斯廷斯
1912 年,莫迪利亞尼重新回到巴黎,但一回到巴黎,他的生活又回到了不羈的災難中。他的贊助者們利用這一弱點,紛紛鼓勵他喝酒,供給他痛飲葡萄酒和威士忌,或是把他和酒精一起鎖在地下室里,變成了奴隸制的供養(yǎng)關系。
兩年后,比莫迪利亞尼年長 5 歲的比阿特麗斯·黑斯廷斯( BeatriceHastings )走進了他的生活,她有著復雜的過去和智慧的頭腦,讀書之廣讓人驚訝,莫迪利亞尼對她近乎癡迷。
黑斯廷斯從內心深處欽佩他的才華,希望能把他從每況愈下的酗酒中拯救出來,但她發(fā)現(xiàn)想要維持他們夢幻般的生活越來越難,在他們的女兒夭折后,這位有些傳奇的女士離開了莫迪利亞尼,在 1943 年自殺去世。
珍妮·艾布特納
或許是每況愈下的身體似乎使莫迪利亞尼看到了生命的盡頭,他甚至說,“我要的是短暫卻完整的生命”。
雖然他一心要“自我毀滅”,但還是在拼命作畫,繪畫是他生命中唯一穩(wěn)定的元素。
生命的最后三年,他遇到了最后的愛人珍妮·艾布特納( Jeanne Hebuterne )。珍妮比他小 14 歲,是個天才小提琴手。她行為端莊謹慎,但在選擇丈夫時卻十分執(zhí)拗,珍妮不顧父母強烈反對,勇敢地和莫迪利亞尼結成連理,盡管法律上不承認,但他們是一對實際夫妻。
在莫迪利亞尼的筆下,珍妮的肖像更加橢圓,脖子更長,四肢更伸展,隆起的小腹表明她正孕育一個新的生命孩子。
自畫像 1919 年
大概是因為預感到死亡,莫迪利亞尼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開始描繪自己,《自畫像》算是他唯一的一幅自己的肖像。
雖然他也畫過酒杯前的素描自畫像,但只有這幅薄薄的一層顏料的自畫像才真正隱藏了所有神秘,也可以說是莫迪利亞尼留于這個世界的最后姿態(tài)——這是一幅十分用心的作品,從那拉長了的臉龐以及使用緩和曲線構成的軀干,都可窺見他內心的多愁善感與善良性情。
莫迪利亞尼生前只做過一次個展,但在展出幾個小時后就被警察強制關閉,原因是這些裸體畫作不適合公開展出。
莫迪利亞尼生前唯一一場個展的海報
1920 年 1 月的一天,莫迪利亞尼高燒不退被送到了診所,但途中已陷入昏迷狀態(tài)。幾天后的夜里,在珍妮的陪伴下,他喃喃著詩歌最終離開了人世,終年 36 歲。
珍妮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翌日黎明前,懷著腹內的生命,從五樓上縱身跳下,隨同她的終身伴侶離開人世。
你還可以看:
新浪微博:L與CA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