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和2023-02-21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文人一直有著且詩且文且書畫的傳統(tǒng),無論是王維,還是蘇軾,抑或現(xiàn)當代的沈從文、汪曾祺,皆是。
汪曾祺曾說過,“在寫作之余有三樣愛好,寫寫字、畫畫畫、做做菜,免得像一部寫作機器從早寫到晚!彼X得書畫比起文字更抒情,更快樂。同時,這位“抒情人道主義者”的畫作和書法也無不體現(xiàn)出文人性情:一切憑興趣,淡然而閑適。
2月18日,由中國作協(xié)作家書畫院、中國藝術報社、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落墨有聲:當代五十位中青年作家書畫展”在北京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舉行。展覽除展出王蒙、莫言、林岫等的書法作品,更呈現(xiàn)了活躍在中國文壇的50位當代中青年作家的150余幅書畫作品,可一窺當下部分寫作者的藝術興趣與追求。
展出現(xiàn)場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張瑞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文人書畫家是中國藝術史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以文史雙楫展開筆墨想象,在抒寫中表達自己的家國情懷與人生憂患,因此,他們留下的筆墨丹青成為有分量、有密度、有品質的精神遺存。“落墨有聲:當代五十位中青年作家書畫展”在作者選定、作品規(guī)劃和展覽設計上有了新的突破,個性突出了,形式變化了,有了更為豐富的藝術表達和專業(yè)特性,賡續(xù)了義精詞俊、清通淵雅的文人書畫傳統(tǒng)。當代作家書畫創(chuàng)作,已經成為值得注意的文化現(xiàn)象,逐漸引起社會的關注,以文人書畫為主題的展覽不斷出現(xiàn)并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2008年,“心跡·墨痕:當代作家、學者手札展”在北京首展,先后在石家莊、東莞、深圳、大連、煙臺、杭州、營口等地巡回展出,被譽為“當代文人書法的標志性展覽”。中國作協(xié)作家書畫院成立后舉辦了“慶祝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書法展”“另一支筆:當代十九位作家書畫聯(lián)展”“赤橙黃綠青藍紫:中國多民族作家書畫展”“時間刻畫: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優(yōu)秀文學作品插圖展”“首屆書堂山文人書法周”“第二屆書堂山文人書法周”等系列展覽、活動,都呈現(xiàn)當下部分文人書畫的面貌。
林岫題賀書法
莫言題賀書法
一部分有著藝術修養(yǎng)的當代作家,寫作之余,喜歡面對宣紙,寫字、畫畫,簡繁有別,濃淡不一,以深摯的人生體驗,書寫新的生命感受,描繪不同的生命形象!奥淠新暎寒敶迨恢星嗄曜骷視嬚埂保巧鲜鲆幌盗凶骷視嬚沟睦^續(xù),部分呈現(xiàn)了當代文人書畫的創(chuàng)作成果,也可一窺當下部分寫作者的藝術興趣與追求所在。
唐吟方作品
荊歌作品
王犁作品
據悉,此次參加展出的作家包括王干、王祥夫、王犁、王猛仁、王登科、王慧艷、車前子、瓦當、方英文、巴音博羅、石厲、石舒清、馮秋子、朱中原、伍立楊、劉岸、關仁山、興安、蘇北、李志強、李更、李素紅、李浩、楊爭光、楊曉琳、汪惠仁、陳麗偉、陳艷敏、陳繼明、陳婷筠、陳新文、林陽、郁笛、荊歌、厚圃、施施然、津子圍、顧村言、徐則臣、高玉昆、郭新民、唐吟方、諸榮會、斯舜威、董寧文、韓修龍、魯克、謝有順、雷平陽、蔡勁松、譚廣超。
顧村言作品
董寧文作品
中國作協(xié)作家書畫院執(zhí)行院長白描在發(fā)言中說,《落墨有聲:當代中青年作家50人書畫展》這個展覽策劃很久了,因為疫情,一拖再拖,“今天終于與觀眾見面,不容易 。去年,我回故鄉(xiāng)陜西,又一次去了輞川。那里有王維的輞川別業(yè),有王維親手栽植的千年古銀杏。我想說兩個人,兩個文人書畫的代表,一個是王維,一個是蘇軾。蘇軾的‘大我’和王維的‘真我’,在當下更值得好好體會!
王祥夫作品
汪惠仁作品
伍立楊作品
斯舜威作品
厚圃作品
車前子作品
朱中原作品
徐則臣作品
中國作家協(xié)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彥,中國作協(xié)作家書畫院執(zhí)行院長白描,《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中國作家協(xié)會辦公廳副主任邢春,中國藝術報社副社長孟祥寧,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關仁山,以及在京作家、書畫家葛笑政、馮秋子、趙晏彪、解璽璋、王干、李木馬、黃賓堂、唐吟方、蔡勁松、顏家文、王慧艷、陳艷敏、巴音博羅、李鋼、朱中原、陳婷筠、張安華、李羊民等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作協(xié)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張瑞田主持。白描、康偉、洪和文、關仁山、興安先后致辭,陳彥宣布展覽開幕。
開幕式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