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金谷敲冰草木春,帳下烹煎皆美人;萍齏豆粥不傳法,咄嗟而辦石季倫!
以上幾句出自蘇軾的一首詩,名叫《豆粥》,其中提到了兩位歷史名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以及西晉著名富豪石崇(字季倫)。他們都吃過豆粥。只不過劉秀是初起兵尚落魄之時自己吃的,而石崇是在自己奢華的家中拿來待客的。
豆粥是一款樸素的主食,以豆子和大米混煮而成。但要把它做好卻不容易,因為豆子不好煮熟,需要較長時間熬制。但在石崇家中,卻可以很快端上熱騰騰的豆粥。秘訣就是提前將煮熟的豆子磨成豆粉,客人來了就迅速拌入煮好的白粥,口感甚佳。
這款被記入《世說新語》的豆粥,被網(wǎng)友們評為中國古代最早的“預制菜”之一。而《世說新語》里對石崇與王愷斗富的描寫,則至今都是古代“炫富文”的天花板。
而石崇短暫的窮奢極侈之后,中國歷史上一段空前的大動蕩時期也全面開啟。
壹
石崇之父名石苞,出身并不顯貴,但受到司馬家族的賞識,擢為尚書郎,一路官至驃騎將軍。司馬炎意圖篡魏之時,石苞與陳騫等大臣多次“力勸”曹奐,將皇位寶座禪讓給司馬家,因此成為西晉開國功臣之一。
歷代帝王圖(局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
公元265年,晉武帝司馬炎正式登基,西晉的歷史由此開始。那一年石崇還是個16歲的少年,在父親的蔭蔽下過得甚是愜意。
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石苞臨終前分配財產(chǎn)給幾個兒子的時候,卻唯獨不給石崇。石崇的母親非常氣憤,石苞卻說:“此兒雖小,后自能得!
果然,雖未繼承萬貫家財,但石崇卻靠單打獨斗,成為西晉第一大富豪。《晉書》中說他“百道營生,積財如山”。這話翻譯一下,就是他路子很野,各種斂財之道百無禁忌,收益也非常大。
其中最大的幾桶金,干脆就是石崇搶來的。
他曾在荊州地區(qū)擔任刺史,西晉時期的荊州面積相當大,包括了如今湖北江陵縣、公安、松滋等地,以及湖南岳陽、長沙等地以及江西的部分地區(qū)。
荊州古城 圖據(jù)視覺中國
當時的荊州地理位置也十分優(yōu)越:西扼巴蜀,東控吳越,南連兩廣,北通洛陽,地處水陸交通要道,是全國貨物的集散地,不僅許多大商人紛紛來此經(jīng)商,一些前往京城朝貢的外國使臣也要途經(jīng)此地。
據(jù)《晉書》記載,石崇在荊州時,“劫遠使商客,致富不貲”——身為朝廷命官,親自下場打劫。于是短短幾年間,通過這種骯臟的手段,石崇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成為赫赫有名的頂級富豪。
另外,石崇還擔任衛(wèi)尉,衛(wèi)尉在晉代“掌冶鑄,領冶金”,這也是他的一條致富之道,其他灰色收入就更不知其數(shù)?梢哉f,石崇的萬貫家財,無一不是建立在殘酷剝削和巧取豪奪之上。
西晉,陶俑,出土于長沙市金盆嶺 圖據(jù)視覺中國
盡管財富來路不正,但石崇絲毫沒有要低調(diào)的想法,而是開啟了一系列高調(diào)甚至血腥的炫富和斗富行為。在土地財富高度集中、玄學思想盛行的背景下,西晉成為中國歷史上極度競奢的王朝。統(tǒng)治階級普遍認為:一切都是虛無,只有及時縱情享樂,方能不虛此生。
和石崇斗得最起勁的,莫過于晉武帝的親舅舅王愷。王愷的出身可比石崇高貴多了,他的爺爺王朗是一代大儒和魏晉名臣。雖然《三國演義》里的王朗被描寫得有點兒慘——被諸葛亮一頓痛罵活活氣死,但在真實的歷史中,王朗和諸葛亮應當未曾謀面。
《三國演義》里的王朗
貳
王愷與石崇的斗富主要發(fā)生在公元280年至289年之間,其中最出名的幾招在《世說新語》中都有描寫——王愷家里用糖水洗鍋,石崇家里就用蠟燭燒火;王愷用名貴的紫色絲綢和碧色綾羅織成四十里的屏風,石崇就用錦繡緞面織成五十里的屏風;石崇用摻有花椒的香泥抹墻,王愷就用赤石脂(一種赤色的陶土)來涂抹墻壁……
甚至就連家中的廁所,也豪華到超出今天人們的想象——有十余名穿著華麗的婢女在內(nèi)伺候,準備了沉香、麝香和花卉制成的香粉與香膏給客人們使用。最夸張的是還會給客人們準備一身新衣,在如廁后更換。
這一系列操作不僅搞得很多客人都不好意思在那兒解手,甚至還曾讓太尉劉實誤以為自己走錯路進了主人家的臥室——奢華洗手間里鋪著茵褥的“絳紗帳大床”,以及手持香囊的婢女,嚇得劉實轉(zhuǎn)身就走。
石崇自己最得意的一場比拼,大約是王愷在皇帝的幫助下都敗下陣來的那個故事:晉武帝賜給王愷一株二尺多高的華麗珊瑚,“枝柯扶疏,世罕其比”。王愷拿去給石崇炫耀,沒想到石崇隨手掏出鐵如意,將珊瑚砸得粉碎。
圖據(jù)戲曲《綠珠樓》
王愷震驚之余,認為石崇是在嫉妒自己的寶物,“得不到就毀掉”,正在厲聲指責他時,石崇不慌不忙地說:“別生氣,賠給你”。然后命仆人拿來六七株高達三四尺的珊瑚樹,棵棵“條干絕俗,光彩溢目”。
紅珊瑚工藝品 圖據(jù)ICphoto
在吃和行方面,除了開頭提到的“預制豆粥”之外,還有一種韭菜醬。本不算珍貴,但屬于時令菜肴,冬天吃不到,但石崇可以。另外就是當時的人出行多乘牛車,石崇的駕車之牛無論外形和力氣都不如王愷的,但兩人一同出游后回到洛陽城時,石崇的牛卻總能沖到王愷的牛前面去。
這三點令王愷耿耿于懷,甚至不惜暗中賄賂石崇的管家和駕車人來打探內(nèi)幕,得知那種韭菜醬是冬天把韭菜的根莖挖出來搗爛配上新鮮麥苗,而牛車的加速秘訣,則是暫時放手,任憑牛兒拉著車子打斜刺里一陣猛沖,自然就能后來居上。
西晉陶牛車,洛陽博物館藏 圖據(jù)視覺中國
三大“奇跡”被一一點破之后,發(fā)現(xiàn)原來也不過如此。石崇得知泄密的事情后,便把這些人都殺了。
殺人也是斗富的重要組成部分。石崇在招待重要客人宴飲時,常命美人侍奉左右,為客人斟酒勸酒?腿巳魰筹嫳懔T,若是“不給面子”不肯喝,就當場殺掉那個勸酒的美人。
有一次,丞相王導和大將軍王敦赴宴,王導比較心軟,雖然不善飲酒,但為了不讓美人送命,還是喝得大醉。到了王敦這里,他就故意不喝,看石崇能怎樣。酒過三巡,石崇接連殺了三個美人。王導不忍心,勸王敦喝一杯,王敦說:“他殺他自己的人,關我們啥事?”
王導,字茂弘 圖據(jù)視覺中國
石崇的老對手王愷也一樣:只因為吹笛子的樂手忘了一個音,可能是停頓了片刻,可能是吹錯了一點,王愷就命人將其活活打死在階下,同時自己神色淡淡的,若無其事。在他們眼里,奴仆和婢女就像家養(yǎng)的豬和雞一樣,想殺便殺了。
說到底,西晉初年這場荒唐瘋狂的炫富游戲中,最核心的要義就是不要在意——不要把東西當回事,也不要把人命當回事。誰越是勇于摧毀和浪費,誰就越能勝出。
西晉彩繪武士俑,洛陽博物館藏 圖據(jù)視覺中國
叁
在奴隸們的血淚與痛苦之上,石崇修建了著名的金谷園。
在這里,他舉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人雅集,名流雅士們在美景美人與美酒的陪伴下吟詩作賦,事后編成《金谷集》。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最后一句中提到的“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shù)”,就來自金谷園雅集中不能賦詩便要罰酒三斗的典故。
杜牧《金谷園》詩意圖 圖據(jù)視覺中國
在石崇等富豪貴族醉生夢死的同時,西晉宮廷里,一場巨變正風雨欲來。
公元290年,晉武帝去世,侍中兼車騎將軍楊駿把持了政權。晉惠帝司馬衷繼位,但這個皇帝因為智力低下,完全被皇后賈南風控制。賈南風是個野心勃勃且陰狠的權謀家,她聯(lián)合司馬家的勢力,以謀反為罪名發(fā)動宮廷政變,一舉除掉了楊駿和他的女兒、太后楊芷。
隨后,借著司馬家族宗室內(nèi)斗的機會,賈南風借著假傳圣旨和借刀殺人等方式,先后除掉了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等王室要員,緊接著便開始陷害太子司馬遹,還殺掉了他的生母謝淑妃。
最終賈南風如愿以償,殺掉了太子,而司馬遹是晉惠帝唯一的兒子。公元300年(永康元年),在趙王司馬倫的帶領下,宗室諸王再度發(fā)動政變,除掉了賈南風及其黨羽。
石崇的靠山就是賈南風一族。他雖然沒有直接攀附皇后,但對皇后的外甥、西晉第一貴公子賈謐極盡諂媚。賈謐身邊有個高端小圈子,當時人稱“二十四友”,石崇就是其中之一。
圖據(jù)戲曲《綠珠樓》
賈謐是權臣賈充的外孫,韓壽的兒子,本來叫韓謐,是漢初劉邦所封八個異姓諸侯王之一韓王信的后裔,后來由于賈充無子嗣而入嗣賈家,改姓為賈。賈謐的外婆郭槐出身太原郭氏,也是當時北方的名門望族。賈謐本人娶的則是西晉名士王衍之女,無論家族還是妻族都顯貴無比。
但政變一來,任你是什么皇親國戚,都統(tǒng)統(tǒng)化為刀下鬼。司馬倫的幕僚孫秀是此次政變的功臣,此前曾向石崇討要他的寵姬綠珠被拒,一直懷恨在心。得勢之后,孫秀趾高氣揚地派使者去金谷園,捉拿石崇,查抄家產(chǎn),也順便帶走綠珠。
清代刻印的綠珠墜樓圖 圖據(jù)視覺中國
據(jù)說當時石崇正在樓上宴飲,聽聞甲士前來,便對綠珠嘆道:我因你而獲罪。綠珠淚流滿面,說了一句“當效死于官前”,便從樓上一躍而下。
石崇當然沒有殉情,他甚至仍心存僥幸,認為自己不會被殺。關押他的囚車經(jīng)過東市時,石崇還恨恨道:“你們這些卑賤的家伙,不過是貪圖我的錢財罷了!毖核驼叻创较嘧I:“君侯既然知道招財致禍,何不早日散盡家財?”
據(jù)《晉書·石崇傳》記載,石崇被查抄家產(chǎn)時:“有司簿閱崇水碓三十余區(qū),蒼頭八百余人,他珍寶、貨賄、田宅稱是。”水碓是莊園中加工糧食的器具,蒼頭是莊園中的勞動力,水碓、蒼頭越多,意味著莊園越龐大。而且這些莊園還從事多種生產(chǎn),經(jīng)營品類多樣,以此獲得暴利。
最終,石崇及其母兄妻子等十余口人被全部處死。也是從這一年起,著名的“八王之亂”正式拉開帷幕,并最終引發(fā)了一場中國歷史上持續(xù)了數(shù)百年的大分裂和大動蕩。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