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文化戰(zhàn)爭正在蔓延,美國藝術不但擊敗蘇聯(lián),而且擊敗了歐洲,把美國藝術變成了世界藝術。把世界藝術中心從巴黎搬到了紐約。)
西方用當代藝術來忽悠中國
二戰(zhàn)以后美國和蘇聯(lián)進行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文化冷戰(zhàn)。也就是說,西方現(xiàn)代藝術走到超越繪畫,并不是完全自然的,并不是完全由于它內在的先鋒邏輯,更重要的是外部的原因。是外在政治的原因,推動了西方現(xiàn)代藝術超越繪畫走向實物。
二戰(zhàn)以后,最開始美國人特別強調抽象表現(xiàn)主義,說這是我們美國的繪畫, 跟歐洲國家不一樣。到了后來,又把展過一個小便池的法國人杜尚作為祖師爺,推出“波普藝術”,然后說這樣的東西叫做“當代藝術”。
你們歐洲的東西都是傳統(tǒng) 的,已經(jīng)過時了。你們歐洲的繪畫或雕塑,你們歐洲的美術、“美之術”已經(jīng)過時了,我們美國代表的是“當代藝術”,F(xiàn)在的人更多說的是“藝術”,不再講“美 術”了。所以“美術”的概念在悄悄地被遺忘、被消解掉了。繪畫和雕塑不再被提起,我們現(xiàn)在搞的是“視覺藝術”,是“當代藝術”。
關于這個文化冷戰(zhàn),有一本專門的書,是英國的一個記者桑德斯寫的,書名叫做《文化冷戰(zhàn)與中央情報局》。這本書非常詳細地描寫了,美國在二戰(zhàn)以后投入了大量的金 錢,動用了大量的基金會,在繪畫、音樂、小說、電影等各個方面,向以蘇聯(lián)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發(fā)起了全面的進攻。
在這場文化冷戰(zhàn)中,美國的敵人首先是法國。美國人首要把法國對于美術的那種崇高感消解掉,然后說我們美國人是西方藝術的老大,西方的藝術之都不再是巴黎,而是紐約,紐約取代了巴黎。
整個這場文化冷戰(zhàn),把實物裝置當作“藝術”,把美國藝術當成是“當代藝術”,并向全世界推廣這樣形式的“當代藝術”,把美國藝術當成是“國際藝術”,弄出一個“國際主義”,造成“當代藝術日不落”……我是把這個過程叫做“藝術的陰謀”。
什么都可以是藝術?
當然,“當代藝術”還有其他的一些特點,比如說宗教性、政治性、挑釁性等。這里簡要講一講宗教性。那個博依斯曾宣稱,你來參加我的“藝術”活動,你就可以得到一種治療,我的藝術具有“治療性”。這個 很容易使我們想到那個李宏志。
還比如奧地利有一個名叫穆爾的當代藝術家,他所謂的“行為藝術”,就是性行為。男男女女幾百個人以藝術的名義聚居在一起,在奧匈邊界。起初沒什么事,后來終于有人意識到,這是犯罪的。這不是邪教嗎?于是把那個藝術家抓起來判刑,判了7年吧。
西方當代藝術的宗教性,還表現(xiàn)在往往 把作品供放在非常黑、神秘兮兮的地方,然后一束光照到那里。那可能是很小的一個立方體放在那兒,然后讓你誠惶誠恐地去看那個東西。你根本看不懂什么,但因 為它放在一個很神秘的地方,所以你就會覺得那里面有什么玄機。
好多當代藝術的觀眾,都是抱著宗教的心理,跑到當代藝術博物館,進去以后誠惶誠恐地朝拜,就跟當年中世紀,教徒們進到教堂里去朝拜圣物一樣去看當代藝術。所謂宗教就是“信之則有,不信則無”。
比方小便池,他們告訴你這是藝術品。但如果你不信,你就可以說它是小便池。你完全可以有權利這樣說。但是大量的西方藝術史書籍告訴你這是藝術品。其實這是一種宗教性的指鹿為馬,有這么一種宗教性質在里 面。
尤其我想強調的是,“當代藝術”是在美國的推動下,在二戰(zhàn)后文化冷戰(zhàn)的背景下推廣出來的。它的一個直接的結果是打倒了法國對西方 文化藝術的主導權。美國人奪得了對西方藝術的主導,然后把以實物“裝置”為主要形式的“當代藝術”推廣到全世界。
事實上,“當代藝術”有完備的推廣體系, 有各種各樣的雙年展、博覽會,有國際藝術市場的捧炒。所以整個“當代藝術”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國際”,即“當代藝術國際”。世界各國都要加入到這個國際當中 去,好像我們原來的“第一國際、第二國際”。這個“當代藝術國際”需要在全世界去尋找他們的代理人,在中國也要找代理人。我們給你名譽,我們把你的作品炒 到天價。
總之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都要去找,韓國、土耳其、古巴等,都去推廣這樣的東西。這樣各地都會有些個人加入到他們的國際當中,然后造成了這種“當代藝 術”向全世界擴展的態(tài)勢,當代藝術“日不落”。中國出現(xiàn)所謂的“當代藝術”,不過是中國也加入了這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
我就是要告訴國人,這樣一種以裝置、行為、觀念為主要形式的“藝術”并不是真正意義的當代藝術,而不過是一種美國藝術;蛘哒f,是一種美國式藝術。
作者:黃河清
浙江大學教授
。。。 。。。 。。。 。。。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