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耕礪年——馮國賢書法作品展在西安開幕
7月26日上午,西安亮寶樓群賢畢至、高朋滿座。書耕礪年——馮國賢書法作品展在此隆重開幕。展覽由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指導,陜西省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辦,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巨石主持。

馮國賢上世紀60年代出生在鳳翔,在任陜西省福利彩票發(fā)行中心主任、書記期間,陜西福利彩票從年銷售額2億元躍升至96億元,他也因此榮獲“陜西十大經(jīng)濟風云人物”稱號。

在工作期間,馮國賢利用業(yè)余時間研習書法,曾擔任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行業(yè)建設委員會主任,陜西省書協(xié)理事等。此次是馮國賢首次舉辦書法藝術個展,共展出作品80余幅。

數(shù)十年來,馮國賢書法主追二王,長期用功不輟,并師從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張榮慶。他擅長大字行草,能夠融匯百家,有自出機杼,形成個人面目,風致淵雅清和,況味致遠,多受同仁好評。

開幕式現(xiàn)場,著名藝術家王西京指出:“這個展覽給我的啟示不僅是在學術層面,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層面。書法拼到最后是修養(yǎng)、學識、境界、格局,國賢的字非常正,他有傳統(tǒng)筆墨、有自己的面貌、有自己的追求。干部練書法是好事,是值得尊重的,這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希望長安這片藝術沃土,能夠涌現(xiàn)出更多書畫人才!

省書協(xié)副主席張鑒宇介紹,馮國賢多年來秉持取法正脈、取書經(jīng)典的理念,朝夕揣摩,并自成風貌。此次展出的80余幅小品,皆為精心構思之作。書體以行書為主、兼及隸書,既深植傳統(tǒng)根脈、又不乏時代新意。書寫內容多為傳統(tǒng)名帖,筆墨文韻與形式渾然一體,盡顯匠心。

在省民政廳副廳長李平看來,馮國賢的成功實踐,為全省民政系統(tǒng)的廣大干部職工,特別是離退休老同志們樹立了可學可做的榜樣。他的成就,不僅屬于個人,也為民政系統(tǒng)的文化建設注入了活力和動能,極大地豐富和提升了民政大家庭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潛質。

在致答謝詞時,馮國賢坦言:“‘書耕礪年’展,對我而言,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是一次寶貴的回望與自省。筆墨之道,其修遠兮。我將懷揣著對傳統(tǒng)的敬畏、對藝術的赤誠、對各方關愛的感恩,繼續(xù)俯身于這方‘硯田’,以筆為犁,以心為墨,在歲月的砥礪中,繼續(xù)耕耘,努力書寫出自己的書法人生!

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民政廳原廳長陳再生,為展覽宣布開幕。隨后成功舉辦“書耕礪年——馮國賢書法作品展”學術研討會。


部分作品賞析:



編輯/折洋洋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