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我的另一位在上海念大學的二堂叔暑假回來了,他送給我一本《愛的教育》和一本《安徒生童話集》,我說我早已讀大人的書了,還看童話。他說童話是最好的文學作品之一種,無論大人孩子都應當看。他并且用“官話”念給我聽。他說“官話”就是人人能懂的普通話,叫我作文也要用這種普通話寫,才能夠想說什么就寫什么,寫得出真心話。老師不贊成他的說法,老師說一定要在十幾歲時把文言文基礎打好,年紀大點再寫白話文,不然以后永不會寫文言文了。我覺得老師的話也有道理,比如我讀林琴南的《茶花女軼事》《浮生六記》《玉梨魂》《黛玉筆記》等,那種句子雖然不像說話,但也很感動人,而且可以搖頭擺尾的念,念到淚流滿面為止。二叔雖然主張寫白話文,他自己古文根基卻很好。他又送我蘇曼殊的《斷鴻零雁記》,害我讀得涕淚交流。這些“愛情”書,都是背著父親和老師看的。我那時的興趣早已從“除暴安良”的武俠轉移到“海枯石爛”的言情了。十二歲的女孩子,就學著《黛玉筆記》的筆調,寫了篇《碎心記》,放在抽屜里被老師看到了,他擺著一臉的嚴肅說:“文章還可以,只是小小年紀,不可以寫這種悲苦衰爛的句子,會影響你的福分的!
我到杭州考取中學以后,吃齋念佛的老師覺得心愿已了,就出家當和尚去了。我心頭去了一層讀古書的壓迫感,反而對古書起了好感。寒暑假,就在父親書櫥中隨意取出一本本線裝書來翻翻,聞到那股樟腦味,很思念老師。父親要我有系統(tǒng)地讀四史。《古文辭類纂》和《十八家詩鈔》由他選了給我讀。
從學校圖書館中,我借來很多小說和散文,尤其是翻譯小說。父親對朱自清、俞平伯的文章很欣賞,可是小說仍不贊成我多看。我倒也用不著像小時候那么躲著他偷看。那時中學課業(yè)不像現(xiàn)在繁重,課余有的是時間,我看了巴金、老舍、茅盾等人的小說,西洋小說中,我最愛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多夫》,反復看了幾遍,奧爾珂德的《小婦人》是當英文課本念的,我們又指定看《好妻子、小男兒》的原文,因為文字較淺。其他如《簡·愛》《傲慢與偏見》《悲慘世界》,亦使我愛不釋手。尤其是《小婦人》和《簡·愛》,我感到寫小說并不難,只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記得當時還摹仿名家筆法,寫了一個中篇小說《三姐妹》,大姐憂郁如林黛玉,日記都是文言文的,二姐是叛逆女性,三妹天真無邪,寫得情文并茂,自謂熔《紅樓夢》《小婦人》和《海濱故人》于一爐,此文如在,倒真是我的處女作呢。教我語文的王老師叫我看《宋儒學案》、王陽明《傳習錄》、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可是對我來說,這些書都太深了,倒是《傳習錄》平易近人。
那時啟發(fā)心智的書不及現(xiàn)在這么豐碩,我本是個不喜愛看理論書的人,父親恨不得我把家中藏書都讀了,我卻毫無頭緒地東翻翻西摸摸。先讀《莊子》,讀不懂了放下來再抽出《楚辭》來念,念著《離騷》和《九歌》時,不禁學著家庭老師凄愴的音調低聲吟誦起來,熱淚涔涔而下,覺得人生會少離多,十分悲苦。心中腦中一團亂絲理不清,我寫信給故鄉(xiāng)的二叔和肫肝叔,他們的回信各不相同。二叔勸我讀唐詩宋詞,寄給我一本納蘭的《飲水詞》、吳香的《香南云北廬詞》與李清照的《漱玉詞》,叫我細讀。他說詩詞是圖畫的,音樂的,哲學的,讀多了對一切自能融會貫通。肫肝叔卻叫我讀《莊子》,讀佛經(jīng),他介紹我看《景德傳燈錄》《佛說四十二章經(jīng)》《心經(jīng)淺說》。
那陣子,我變得癡癡呆呆,無限虛無感、孤獨感,覺得自己是個哲人,沒有人了解我。王老師發(fā)現(xiàn)我在鉆牛角尖,叫我暫時放下所有的書本,連小說也別看,撒開地玩。他時常帶我們在湖濱散步。西湖風光四時不同,每處景物都有歷史掌故,他風趣的講解和爽朗的笑聲,使我心胸開朗了不少。他說讀書、交朋友、游山玩水三者應融為一體,才是完整的人生。所謂人生哲學當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尋求,不要為空洞的理論所困擾。他說“三更有夢書當枕,千里懷人月在峰”就是三者合一的境界。高中三年,王老師對我的啟迪很多。他指導我速讀和精讀的方式,如何作筆記,如何背誦,如何捕捉寫作的靈感。我漸漸感到生命很充實,自己在成長,成長中,大自然、朋友、書本是最好的伴侶。
琦君《三更有夢書當枕》節(jié)選
復旦人文課程國學班8月游學盛大開啟!
山水永嘉+復旦名師,在復古書院進行體驗式學習,“穿越”時空,美麗古典!本次游學,也是名師駱玉明教授《古典之美》系列課程的首課教學。本系列共十二講,分為詩詞之美、小說之美和哲思之美。山水勝地,名師名講,歡迎報名體驗!
名山名水
“古東甌之地,于晉置永嘉郡,以其水長而美;唐改名溫州……靈秀磅礴,見造化之奇。山川之美,育為人文!
永嘉山水秀美,天下聞名,著名詩人謝靈運有感于永嘉山水的幽美奇秀,創(chuàng)造出大量的山水詩篇:“晨策尋絕壁、夕息在山棲”,“活活夕流駛,噭噭夜猿啼”,做到了“將窮山海跡,永絕賞心悟”。
永嘉水美,當屬楠溪江,悠悠楠溪江融天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為一體,以水美、巖奇、瀑多、村古、林秀而名聞遐邇,是我國國家級風景區(qū)中唯一以山水田園風光見長的景區(qū)。
名人名文
“而尤可稱者,有永嘉之學焉,倡義利之雙行,糾頑士之偏枯。夫溫州之民,淳厚機敏,任辛勞以孳財,尚耕讀而傳家,亦其由也。世風代變,古往今來;既念前賢之可紹,亦知后學之日新!
永嘉歷史悠久,山水秀美,人文鼎盛,文脈昌隆。公元323年,東晉明帝出于對永嘉年號美好寄托的懷念,對永嘉之亂山河破碎、流離失所、文明衰敗的反思,在漢代東甌國故地設永嘉郡,銘記后世。同年,大學問家、風水堪輿大師郭璞為郡城在甌江南岸選定地址,規(guī)劃建城。此后一百多年間,名士云集,群星閃耀。先后出任永嘉郡守的有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注《三國志》的史學家裴松之、玄言詩人孫綽、文論名家顏延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蕭梁駢文大家丘遲;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在永嘉立起道教根柢。
永嘉學派亦發(fā)源于此。永嘉學派起始于北宋,大盛于南宋,代表人物為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葉適。他博采眾長,繼承永嘉學派的進步思想,并發(fā)展為樸素唯物主義的“事功學派”,在反對唯心主義道學和心學的斗爭中,形成了一個具有堅定政治綱領的唯物主義思想體系,在南宋學術思想界,與朱熹的道學、陸九淵的心學,鼎足而立。
名師名課
今吾人建永嘉書院于茲,名雖舊有,而意非復古也。所以匯聚英豪,煥發(fā)志趣。通古今,論商道之博濟于眾;化中西,究學問以涵養(yǎng)人生。
復旦名師駱玉明,與永嘉書院有著不解的緣分。永嘉書院建成時,駱玉明教授便為其作記。本次游學,駱老師將在風景秀美,古意盎然的永嘉書院,開啟他《古典之美》系列課程的首課!《古典之美》系列課程共分十二講,三個部分:詩詞之美、小說之美和哲思之美。名師,名課,名書院,前所未有的體驗,置身其中,古今交融,令人神往。
沉浸式文化體驗
本次游學,不僅走訪名山名水,聽名師名課,更注重沉浸式體驗。身處書院之中,優(yōu)美山水之側,時光靜好,學韻悠長。
- 森林太極體驗。林中太極,怡情養(yǎng)性。
- 永嘉昆曲欣賞。 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傳承歷史的昆曲,是南戲嬗變、衍化的產(chǎn)物,被稱作研究南戲的活化石,并被譽為“百戲之袓”。永嘉昆曲曲牌工麗典雅,聲腔濃郁淳厚,樂隊伴奏豐富優(yōu)美,藝術水平極高。
- 愛洛斯云廊系列天空玻璃。站在世界第一落差的天空懸廊,凌空數(shù)百米,腳下的險峻一覽無余,令人深嘆自然之奇之險。
- 楠溪江竹筏漂流。悠悠三百里楠溪江,36灣、72灘,江水清澈、秀麗多姿,兩岸景色如畫。靜坐于竹筏之上,享受著人、景、山、水、林融于一體。古人山水之樂,可得之一二。ㄒ曁鞖獾纫蛩貍溥x)
或進入小程序報名
注:復旦人文課程國學班公開課每人限報1次。想學習完整國學內(nèi)容,可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加國學班,與同好一同談儒論道,品百家之學說,賞器物之美韻。
聯(lián)系方式
電話:021-6564 3831 李老師
手機及微信:139 1769 3629
郵箱:lixijuan@fudan.edu.cn
現(xiàn)場報名咨詢:上海市邯鄲路220號復旦大學光華樓西主樓1108室,200433
主辦:復旦大學
承辦:復旦大學中文系 復旦人文課程
研習正統(tǒng)國學智慧,從復旦開始。復旦大學期待與您一同見證輝煌!
掃碼提交報名表
掃碼咨詢客服(微信號:fudan-lixijuan)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