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韓九叔 圖 / 網(wǎng)絡
本文系國學文刊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佛家有句偈語:“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zhuǎn),有容乃大!
世間一切皆有因果,一個人的福禍命運,受心影響,由行為決定。
那些命里福薄的人,大多有以下三個劣根,若有一個,一定要盡快斬斷,否則后患無窮。
輕諾寡言,不講信用
晁說之曰:“不信不立,不誠不行!
誠信,是做人之本,也是驗證一個人人品的重要部分。
歷史典故《烽火戲諸侯》里,講的就是一個不講誠信的悲劇。
西周末年,有位妃子名為褒姒,平日里不太愛笑。
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想盡了一切辦法:讓樂工擊鼓鳴鐘、讓歌女展喉獻曲、讓舞妓飛展腰肢……可美人終究不笑。
他便懸賞求計:誰能讓褒姒笑一笑,賞金千兩!
佞臣虢石父得知賞金豐厚,給周幽王出了個餿主意:
點起烽火,引千軍萬馬前來白跑一趟,褒姒必然發(fā)笑。
周幽王照做了,諸侯們一見警報,帶領本部兵馬前來救駕,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被戲弄,心懷怨念。
后來,犬戎進攻,周幽王點起烽火,卻沒有一個救兵前來。
最后,周幽王被犬戎兵砍死,西周滅亡。
周幽王以烽火戲諸侯,用國家軍事來開玩笑,終究毀于失信。
墨子曰:“言不信者,行不果。”
不講誠信的人,做事注定不會有好結(jié)果。
生活中,有的人輕諾寡言,說出口的話從來不會兌現(xiàn),罔顧別人的信任。
日復一日,逢人許諾,把諾言當玩笑,把誠信當浮云。
卻不知,失信之人如剪斷的布,就算日后極力拼接,也無法他人心中恢復原狀。
無信之人,難成一事。
肆意妄為,無惡不作
古人云:“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
人生于天地之間,應有一定的敬畏之心。
做人做事不懂得謙虛謹慎的人,遲早要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價。
生活中,有的人天不怕地不怕,肆意妄為,無惡不作,已經(jīng)到了無法無天的境地。
年紀小的,在校園里,霸凌暴力;
年紀大的,在社會中,喪盡天良。
因為他們無理,所以總以武力解決問題。
這樣的人,內(nèi)心早已扭曲,不可用常人思想去剖析他們的舉動,也不可動惻隱之心,替他們的惡行找借口。
不縱容犯罪,不讓受害者有罪論模糊事實,是生而為人應有的是非觀和正義觀。
《新酒肉文》有云:“行十惡者,受于惡報;行十善者,受于善報。”
因果人間,善惡皆有報。
無視規(guī)矩的人,終被天規(guī)禁錮。
貪婪無度,不懂感恩
人有七情六欲,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應。
但過度的欲望,不僅提高不了生活品質(zhì),還有可能毀掉一個人原本幸福的生活。
王逸曰:“愛財曰貪,愛食曰婪!
貪婪無度之心,會釀造不懂感恩之禍,毀掉自己的一生。
曾聽過一個故事: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雖然貧富差距較大,但關系尚佳。
有一年天災,到了收成的季節(jié)卻顆粒無收,窮人家沒有余糧,十分苦惱。
富人家余糧充沛,于是給鄰居送了一升米救急。
窮人十分感激:“你就是我家的救命恩人啊……唉,明年的種子還沒著落!
富人很慷慨:“我買了很多,你再拿一斗去吧!
窮人道謝后,回到家里,聽到家人說:“一斗米,除了吃外,根本不夠種地!
窮人越想越氣,覺得鄰居不夠意思,那么有錢,卻只給這么一點。
后來,兩家人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貪婪心重的人,就算別人給得再多,也覺得不夠。
不懂感恩的人,就算別人對他再好,也覺得是應該的。
這樣的人,永遠不會知足,也永遠得不到幸福。
《華嚴經(jīng)》上講:“唯心所現(xiàn),唯識所變!
因行果德,世間福分皆由自己修。
福薄之人,大多無誠信、無規(guī)矩、無良心,惡行不斷,惡報無窮。
遠離福薄之人,不做福薄之人,一世好運,一生幸福。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