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在中國史學界,可謂是家喻戶曉。其一生縱橫捭闔,通曉商界政界,單單是從他的頭銜上,中國近代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等,就能夠看出他一生的豐功偉績。
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jīng),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nèi)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近代研究發(fā)現(xiàn),曾國藩之所以在一生的仕途中能夠順風順水,他為人處世的本領(lǐng)給了他莫大的支撐。曾國藩甚至總結(jié)了經(jīng)驗,他道出了與人交流的六點重要經(jīng)驗。
與人交流真誠固然重要,但是有時候太過直白的話語反而不會讓人感到真誠,反而會讓人反感。所以曾國藩認為與人講話交流時不宜長驅(qū)直入,而是循序漸進,委婉的說,才容易讓人接受。
第二,不說閑話
這一點可能很多人都會犯忌,在平時看來,一兩句閑話雖然并不算什么,但是這無心之言要是讓有心人聽到了,或許就是一場風波,沒必要為了一時口快而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曾國藩時常告誡自己的兒子,莫言閑語。
很多時候在一支隊伍中,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人怨言怨語,不僅會影響自己,還會打擊別人。抱怨只是弱者無能的表現(xiàn),與其抱怨還不如積極想辦法。
第四,不說狂話
曾國藩認為,為人處世最忌諱的就是狂傲,說多了狂言大語就會讓人感到很輕浮,繼而也就失去了別人對你的信任。
說胡話意味著一個人做事不嚴謹、不認真,往往謀大事者必定深思熟慮,沉著穩(wěn)重。輕言胡話,只會給人留下不靠譜的印象。
第六,不說惡話
這一點可以說是為人處世的基本要求了,古話說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簡單的話可能會得罪人一輩子。所以,說話留幾分,日后也好相見。
賞經(jīng)典詩詞,觀諸類文化,請關(guān)注【古文化新視野】。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