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頭像
1884年11月-1885年1月期間創(chuàng)作于荷蘭,小鎮(zhèn)紐南。
男子頭像
1884年11月-1885年2月期間創(chuàng)作于荷蘭,小鎮(zhèn)紐南。
煤堆旁的農舍
創(chuàng)作于1883年11月,荷蘭,新阿姆斯特丹。
秋季楊樹大道
創(chuàng)作于1884年10月,荷蘭愛因霍芬的東部小鎮(zhèn)紐南,梵高1883年到1885年生活過的地方。
荒野中的兩個女人
創(chuàng)作于1883年10月,荷蘭,新阿姆斯特丹。
Bleaching Ground at Scheveningen
創(chuàng)作于1882年。
A Weaver's Cottage
創(chuàng)作于1884年。在搬到紐南后不久,他開始描繪一些當地工作的織工。梵高日復一日地與這些人一起度過。梵高也對耕種土地的農民著迷。他大量的描繪他們鋤地,除草,制作干草和收獲土豆的農忙場景。
Weaver
創(chuàng)作于1884年。從梵高的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出梵高對于工作中窮人的關懷。1884年至1885年,他在荷蘭家里的附近的區(qū)域創(chuàng)作了至少十幅油畫。
Head of a peasant
創(chuàng)作于1884年。梵高的社會主義同情心在他的每一個繪畫作品人物身上都有很明顯的體現。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底層農民畫像,一系列的人民頭像。
《The Parsonage Garden at Nuenen in Winter》創(chuàng)作于1884年。當梵高最終決定成為一名畫家時,已接近三十歲了。他在下這個決定之前,是經過了十年的反省和掙扎的。他曾經是一名藝術品經銷商,后來還擔任過牧師。他之所以會走上繪畫的道路,很可能是來自于他弟弟提奧的“慫恿”。1883年12月,他來到紐南的教區(qū),在接下來的兩年里與父母住在一起。雖然他已經經常繪畫,但他還是決定學習。
《Landscape with Bog Trunks (Travaux aux Champs)》創(chuàng)作于1883年10月。
Beach at Scheveningen
《Beach at Scheveningen》創(chuàng)作于1882年。
《The Zandmennik House》創(chuàng)作于1879 or 1880年。
《The Magrot House, Cuesmes》創(chuàng)作于1879 or 1880年。
Orphan Man, Standing
《Orphan Man, Standing》創(chuàng)作于1882年。
《Man Polishing a Boot》創(chuàng)作于1882年。
《Old Man Carrying a Bucket》創(chuàng)作于1882年。
《Korensnijder met hoed, van achteren gezien》創(chuàng)作于1863 or 1890年。
《Flower Nursery on the Schenkweg in The Hague》創(chuàng)作于1882年。
《Farming Village at Twilight》創(chuàng)作于1884年。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