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在线观看a级片,亚洲人成网站色www,夜夜爽77777妓女免费看,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网站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散文·雜文] 絕了!太原“鳥叔”十年追拍180多種鳥,張張能當(dāng)壁紙

5 已有 90 次閱讀   2025-07-09 13:40
絕了!太原“鳥叔”十年追拍180多種鳥,張張能當(dāng)壁紙
山西日報 2025-07-08 20:36
初夏的太原汾河景區(qū),生機勃發(fā)。
68歲的高秋生屏息凝神,鏡頭緊緊鎖定一只掠過水面的白鷺。“咔嚓”一聲,翅尖輕點漣漪的瞬間,被他永恒定格。
“白鷺如今是咱汾河的常客了!”他言語間帶著欣喜。
這看似尋常的畫面,卻來之不易。高秋生,曾是中鐵三局的一名職工,2014年退休后,他愛上了攝影,并將鏡頭對準(zhǔn)了汾河岸邊的生靈。十年間,他累計拍攝記錄約180種鳥類,將山西鳥類圖鑒增加了一頁又一頁。
從獵人到“鳥叔”
在太原拍鳥圈,高秋生是公認(rèn)的“鳥叔”。他拍攝的《蓑羽鶴》曾登上國家級核心期刊《生物學(xué)通報》封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癡迷鳥類的攝影師,早年竟是個打獵愛好者。
翠鳥
壽帶鳥
知更鳥
“年輕時愛打獵,圖的是那份追逐的樂趣和挑戰(zhàn)的刺激。后來迷上了攝影,想法慢慢變了! 高秋生笑著回憶,2014年,一次在汾河景區(qū)拍攝時,無意間拍下了許多鳥兒的照片。后來翻看時,被這些小精靈深深吸引。從此他放下獵槍,扛起相機,一頭扎進了鳥類攝影的世界里。
拍鳥,比拍攝花草、人物更具挑戰(zhàn),對技術(shù)和設(shè)備要求極高。
“迷上拍鳥后,我變成了‘裝備黨’,退休金幾乎都投進去了!备咔锷寡裕碇脤I(yè)相機和各種焦段鏡頭,確實是“下了血本”。
然而,好設(shè)備只是基礎(chǔ),對真正的鳥類攝影師而言,出眾的眼力是基礎(chǔ),超乎常人的耐心與細(xì)致才是必修課。
紅腹錦雞
藍翡翠鳥
紅尾伯勞
與“鳥中大熊貓”的四次約會
“拍鳥”十年,最讓高秋生難忘的,是他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的四次“約會”。
中華秋沙鴨,是中國最古老的野鴨種類,已在地球上生存1000 多萬年,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更被譽為“鳥中大熊貓”。
“2018 年,它們出現(xiàn)在攝樂橋附近,我們每天扛著相機往那跑! 高秋生回憶。但中華秋沙鴨視力極佳,警覺性非常高,稍一靠近便驚飛遠遁,拍攝難度很大。
為了能近距離捕捉到這珍稀身影,高秋生和幾位鳥友在汾河濕地公園的一個小島上開始了艱苦的蹲守。
“我們提前在島上扎好帳篷,用茅草仔細(xì)偽裝。那陣子,每天天不亮就出門,背上中午的干糧,穿上厚重的雨靴,深一腳淺一腳地趟過冰涼的河水,鉆進帳篷里就開始等。零下十幾攝氏度的低溫,手腳凍得發(fā)麻,一守就是一整天!
前三天的等待都徒勞無功。第四天清晨,水面上終于掠過期待的身影——一群普通秋沙鴨中,居然混著一只中華秋沙鴨!
“雖然隔了有一兩百多米,我還是一眼就認(rèn)出來了!”高秋生翻出照片,興奮地給記者講解:“它們有獨特的云紋羽毛,腦后還有一撮標(biāo)志性的‘小辮子’,非常漂亮!”這一珍貴發(fā)現(xiàn),隨后被央視9頻道及省市電視臺廣泛報道。
中華秋沙鴨
風(fēng)頭潛鴨
鴛鴦
作為生態(tài)環(huán)境的 “晴雨表”,中華秋沙鴨對棲息地的選擇極為挑剔——唯有水質(zhì)澄澈、水草豐茂、食物鏈完整的水域,才能留住它們。
“它們現(xiàn)在幾乎隔一兩年就會來,2018年之后,我又有三次與它們重逢,感覺就像老朋友回來了。”高秋生說,珍稀鳥類的頻繁造訪,是太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向好最生動、有力的證明。
藍喉歌鴝
冠魚狗
丹頂鶴
鏡頭下的生命百態(tài)
這些年,高秋生的足跡遍布汾河兩岸。從上游的汾河二庫到下游的汾河四期,往返奔波了多少趟,他已記不清。但哪些鳥兒曾闖入他的鏡頭,卻如數(shù)家珍:
“這是白尾海雕,2018年在汾河濕地公園拍到的珍稀猛禽,拍它可是費了好大勁兒!
“體型最大的這位叫大鴇,最小的這只叫鷦鷯,體積只有麻雀的一半!
“這只是知更鳥,被譽為報春使者,是今年3月在迎澤公園拍到的。”
白尾海雕
大鴇
鷦鷯
高秋生拍鳥,特別“較真兒”。
“拍鳥不能只拍個影兒,得拍出它們的魂兒!笔撬熳爝叺脑。即便面對最常見的鳥,他也愿意花上數(shù)小時守候,只為捕捉那最靈動、最具生命張力的瞬間。
翻開他的微信朋友圈,每一幀都躍動著生命的活力:蒼鷺捕食迅猛果決,壽帶鳥散步長尾飄逸,藍喉歌鴝喉間一抹亮眼的藍,鳳頭鸊鷉是“談情說愛”的高手……
他的微信里有兩千多個“鳥友”,大家每天在群里分享消息:“二庫來了鳳頭潛鴨”“汾河四期鴛鴦出現(xiàn)”……這些消息就像信號,總能讓他背起相機包就往外跑。
這些年,他還遠赴云南、四川、內(nèi)蒙古,記錄不同地域的珍禽,13塊2T的移動硬盤里存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可謂一部精彩的“鳥類百科全書”。
2023年,山西省林業(yè)廳為編纂鳥類名錄征集資料,高秋生打開了他龐大的影像寶庫,毫不猶豫地將多年積累的珍貴資料傾囊相授。
疣鼻天鵝
風(fēng)頭鸊鷉
火烈鳥
從“愛鳥人”到“護鳥人”
如今的高秋生,早已超越鳥類攝影師身份,成為一名熱情的鳥類科普傳播者。談起鳥類習(xí)性,他滔滔不絕:
“全球9條主要候鳥遷飛通道,4條途經(jīng)中國。涉及我們山西所屬的華北區(qū),正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通道和中亞通道!
“每年春秋兩季,成千上萬只候鳥會經(jīng)此遷徙,那是我們最忙的時候。眼下是鳥類的‘育雛季’,也是我們的‘鳥荒季’,正好趁這時候集中精力建設(shè)一下‘鳥點’!
“我們在東、西山附近的山坡上建了營地,栽了山花,搭建了飲水池,打造好‘補給站’,到時候它們才會來這里停歇覓食!
作為山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xié)會志愿者,高秋生不僅奔走山水間觀察記錄鳥況,還帶動更多人加入生態(tài)保護行列。他們用行動,記錄著生態(tài)變遷,守護著綠水青山。
數(shù)據(jù)顯示,太原汾河景區(qū)現(xiàn)有綠地面積約8.5平方公里、水面面積約11.5平方公里,蓄水總量約3000萬立方米,水質(zhì)常年穩(wěn)定在地表III類標(biāo)準(zhǔn)以上,白鷺、斑嘴鴨等百余種鳥類擇地而棲,昔日大河風(fēng)光重現(xiàn)眼前。
當(dāng)夕陽把汾河水染成金色,當(dāng)成群的綠頭鴨掠過水面,高秋生說,這些小生命是汾河生態(tài)最真實的見證者——它們的回歸,讓這條穿城而過的河流,真正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文須雀
短耳鸮
東方白鸛
策劃:薛 琳
采寫:沈沁芳
制圖:吳思敏
編校:歐陽爽麗
責(zé)編:丁嶺燕
審核:劉 捷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