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一紅軍被追捕,老婦把他藏在家中卻立馬告訴敵人:他就藏在我家
1972年,戎馬一生的
開國大將王樹聲
躺在病床上,走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
他吃力地睜開了眼睛,顫巍巍地把手撫上后輩的肩頭,留下了遺言:
“等我死后,把我葬回我的家鄉(xiāng)麻城!

麻城,是王樹聲的家鄉(xiāng),
是他一生都魂牽夢繞的地方。
那個小小的地方養(yǎng)育了他,庇佑了他,那里還深藏著一段難以忘記的恩情。
如果沒有那段恩情,世上恐怕早就再無王樹聲。

那里曾有個少年向他憨厚地笑著,有一個大娘一臉慈祥地望著他
,可最后,城墻之上卻高掛著血淋淋的頭顱……
少年心懷凌云志
1905年,
王樹聲出生在湖北麻城
,不過9歲,母親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沒有母親寵愛的孩子從小就更加堅強勇敢一些,
他比同齡人更快地成長為小小的男子漢。

他的堂兄當時是麻城高等小學的校長,于是勤奮好學的王樹聲在堂兄的幫助下,順利完成了一系列的課程。
這段學習經(jīng)歷讓他受益匪淺,
他大量地閱讀書刊,不斷地接觸進步的思想理論
,對當時的形態(tài)已經(jīng)有了充分而全面的認識,理論與實踐并行,
他只欠缺一份機遇

終于,1926年的秋天,王樹聲等到了自己的歸屬,
他正式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員。
至此他滿懷著愛國熱忱踏上了漫漫長長的革命征程。
能力卓越的他顯露著鋒芒,不久就成為了當?shù)剞r(nóng)民運動的領導者,組織農(nóng)民武裝。
當時,
土豪劣紳猖獗肆虐
,他鼓舞著農(nóng)民與其奮起抗爭,一次又一次粉碎了地主的武裝進攻,帶著老百姓贏得了歷史性的勝利。

接受過教育的他十分痛恨地主豪紳對老百姓們的壓迫和剝削,
所以他一直都立志要為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們奪回一片清明。
在這個過程中,他還曾多次大義滅親,并沒有因為一些地主豪紳是自己的親戚就心慈手軟。
這樣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很快就在紅軍隊伍之中大放光彩。

但同時他的名聲愈發(fā)響亮,
許多敵人開始將他視為眼中釘,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1928年,
王樹聲帶領著部隊到黃麻地區(qū)執(zhí)行任務。

這可算是被敵人抓住了機會,他們開始朝王樹聲等人發(fā)起了猛烈的進攻,由于寡不敵眾,處于下風的王樹聲部隊很快就被打得四分五散。
幸運的是,王樹聲僥幸逃出了包圍。

不幸的是,敵人壓根不想放過他,對他窮追猛打,不肯讓他逃出生天。
對于他們來說,王樹聲可算是一塊肥肉,抓住了他也算是不小的成就。
面對后面不停不休的槍聲,王樹聲拼命地逃跑,
跑著跑著他跑進了一個村落里,想要藏起來躲過一劫。

追殺的吵鬧響徹了整個村莊,不少村民都因此驚醒。
周大娘就是其中的一個,她有些驚慌地披上衣服打開房門想要查看狀況。
卻沒料到,剛打開門就看到了一個傷痕累累、筋疲力竭的小伙子。

她向前查看,得知對方是一個正在被追殺的紅軍戰(zhàn)士,她便不假思索地扶著小伙子來到自己家里躲藏。
她把王樹聲藏進了自家地窖,在上面鋪滿了厚厚的稻草,告知他千萬不要出聲兒。
追殺著王樹聲一同來到村落的敵人,四處搜尋卻找不到王樹聲的蹤影。

他們篤定帶著傷的王樹聲肯定不會跑太遠
,應該還留在這個村子里,于是他們開始挨家挨戶地去排查。
敵人一戶一戶地敲開門,眼看著就要走到周大娘門前。
周大娘看著帶著槍支的敵人心臟緊張得砰砰直跳,但是當他們敲開門的時候,她還是若無其事地打開了門。

敵人在屋里到處搜尋,無果離去,周大娘如釋重負地松了口氣。
可沒想到的是,翻找了整個村莊也沒有收獲的敵人們第二天仍是不肯離去,
他們認為一定是村民藏匿了王樹聲。
所以他們開始絞盡腦汁地想方設法想讓村民們交出王樹聲。

起先,
他們貼出了兩百大洋的懸賞通告
,宣稱誰要是能提供王樹聲的線索,就獎勵給誰兩百大洋。
但是仍然一無所獲。
于是,敵人就想出了惡毒的主意,他
們抓了幾個無辜的村民,以他們的性命作為要挾,想要逼王樹聲現(xiàn)身。

如果王樹聲沒有出現(xiàn),他們就槍殺了這幾個村民。
幾個不知情的村民瑟瑟發(fā)抖,連連求饒。
隱匿在人群里的周大娘這下子心如刀絞,她十分糾結(jié),
她既不想讓無辜的村民送命,也不想讓王樹聲犧牲。

眼看著敵人就要將一名村民槍殺,她忽地沖到前面,大聲喊道:
“他就藏在我家!你們真給200大洋?”
敵人們露出了陰謀得逞的笑容,逼問周大娘所言是否屬實,確認后連忙讓周大娘給自己帶路。
而一旁的一些村民有的向周大娘投出了鄙夷的目光,
他們認為周大娘是出賣紅軍戰(zhàn)士,茍且偷生的小人,一直在心里暗暗吐唾沫。

周大娘帶著敵人來到自己的家門前,說現(xiàn)在只能自己進去,
因為她要自己先進去穩(wěn)住王樹聲,免得他逃之夭夭。
敵人答應了她的請求,還惡狠狠地警告她最好別耍什么花樣。
回到家中的她,
眼眶泛紅地喊來自己的兒子
,讓他去把王樹聲的衣服換下來自己穿上。

原來,剛才她在村民命懸一線的時候就想出了主意,她想到自己的兒子和王樹聲身形相近,再加上敵人應該不知道王樹聲長什么樣子,
便決定讓自己的兒子去頂替了他。
她叮囑著兒子王正道,等會出去要把自己當成王樹聲,絕對不可以露餡。
只見兒子堅定地點了點頭,跟著母親走出了家門,
他知道自己將面臨什么,但他義無反顧。
敵人以為眼前的小伙就是王樹聲,便當即把他帶回去交差。

周大娘忍著眼淚目送著兒子被押送走,還有一絲期盼,
或許他們發(fā)現(xiàn)不是,兒子還能被扔回來呢?
可不過才第二天,
王正道就被他們當成王樹聲處決了
,村民看到血淋淋的頭顱,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王樹聲得知周大娘讓自己的親生兒子頂替自己被抓走,心里百味雜陳,
他愧疚難過的不知如何是好。

他給周大娘磕了幾個頭,表示自己以后一定會報答周大娘的救命之恩。
王樹聲的傷基本愈合后,
他又重新投身到了革命之中。
只是這一次,他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一些,
他心里藏著那份沉甸甸的恩情。
革命勝利苦尋恩人
王樹聲在戰(zhàn)場上馳騁一生,立下了汗馬功勞。

轉(zhuǎn)眼間過了幾十載,
他終于看到祖國迎來了嶄新的春天。
這些年來,他始終將周大娘的那份恩情銘記在心。
1951年,他重返故鄉(xiāng),
四處打聽恩人周大娘的下落
,他迫切的想報答當初的恩情,看看他那位英雄的母親。

周大娘雖然曾因為革命獻出了自己的兒子,但她從未停止自己的腳步,她仍然十分照料過往的紅軍戰(zhàn)士。
她的幾個兒子都去參軍,她失去了太多親人。
紅軍戰(zhàn)士們更是將周大娘視作親人,
將她親切地稱呼為“干娘”。
周大娘的家不知曾收留過多少紅軍戰(zhàn)士,她為革命也曾無私地奉獻出了一份力量。

終于有一天,在他開會的時候,下屬告訴他老太太找到了。
王樹聲趕忙出去一看,頓時又驚又喜,
眼前這個老人正是自己苦苦尋找的周大娘。
他滿含熱淚,連忙攙扶著周大娘,繼而撲通一聲給她跪下,喚了周大娘一聲娘,周大娘也泣不成聲。

王樹聲說:
“您以后就是我的親生母親,我來為您養(yǎng)老送終!
知悉事情原委的村民們感動萬分,在一旁也是止不住地掉眼淚。
結(jié)語
雖然過了許多年,但是王樹聲始終銘記著當年的那份恩情,他也履行著承諾,為失去兒子的周大娘養(yǎng)老送終。

周大娘的壯舉確實讓人感動不已,她沒有讀過什么書,或許也不會說太多大道理,
但是她卻知曉大義,甘愿犧牲自己小家的美滿去為革命做出貢獻。
她真的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女性,
人格高尚,靈魂閃光。

而革命戰(zhàn)士王樹聲履行承諾、不忘恩情的舉措也實在值得人們崇敬與歌頌,他為國為家奮斗,盡管他已經(jīng)功成名就,但是他始終不忘當年的恩情。
革命勝利的功勛屬于千千萬英勇的革命戰(zhàn)士,質(zhì)樸可愛為了革命做出犧牲的老百姓們也同樣擁有著一份榮光。
軍人與人民相輔相成,老百姓們生活幸福是因為有戰(zhàn)士們保家衛(wèi)國,而戰(zhàn)士們的平穩(wěn)前進更是因為有老百姓們的全力支持。
信息來源:新華社2019年8月5日關于周家姆的報道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