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莊(1913—1976)。自幼習畫,早年在成都等地賣畫,受齊白石、黃賓虹啟發(fā)。中年生活坎坷,仍作畫不輟。1988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遺作展轟動畫界。
文 | 陳子莊
事繪畫藝術要先有理論——所謂理性認識,然后再充分實踐,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不斷否定舊我,這樣才能逐漸達到藝術的高層次。
陳子莊作品
繪畫,起初是描摹大自然,然后“生化”(即提高與創(chuàng)造)。生化的本領得自作者內(nèi)心的修養(yǎng),一個畫家在藝術上成就的大小,就看其人修養(yǎng)之高低。
陳子莊作品
繪畫須通“心靈”,須得“機趣”,此四字,論及者寡,能做到者更少。
陳子莊作品
我的繪畫最大的特點是描寫大自然的性格。在理論上,一幅創(chuàng)作是作者全人格、全生命力的表現(xiàn),我努力想做到這一點。
陳子莊作品
繪畫一道有兩個要素,一是性靈,二是學問。無性靈不能駕馭筆墨,有學問才能表現(xiàn)思想。
陳子莊作品
必須于性靈中發(fā)揮筆墨,于學問中培養(yǎng)意境,兩者是一內(nèi)一外的修養(yǎng)功夫,筆墨技法是次要的東西,繪畫光講技法就空了。有人光講意境,無學問來培養(yǎng),則是句空話。然而如沈石田、文征明,學問雖好,但缺乏性靈,筆墨也會落空。八大、石濤有學問有性靈,可稱雙絕。性靈是根蒂。治學當治本,不應治末。
陳子莊作品
畫畫友兩種境界,一是“畫”,一是“寫”,“畫”是描畫,“寫”是表現(xiàn),寫胸中逸氣。繪畫藝術離不開“寫”,但觀古今畫人之作,大多是“畫”而不是“寫”。
陳子莊作品
“我死之后,我的畫定會光輝燦爛,那是不成問題的!
徐悲鴻的馬
“徐悲鴻的馬過熟,都是那一匹,畫窮了!
關山月畫的梅花
“關山月畫的梅花,像是從窗口看出去的景,等于照相機鏡頭的功能。畫面有些像過去村姑剪紙梅花,一個方框框填滿,無布局,無組織,無境界,無意趣,無動人的內(nèi)容,無驚人的技能,不是內(nèi)心先想一種情景再來畫,而只是濃、淡兩層點起就是了。無意境不能成一幅畫。”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