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是Ground的特別企劃欄目
通過十個問題與藝術家對話,不定期更新。
在這一隅天地中,作品是我們和藝術家溝通的紐帶,樸質(zhì)和深刻是我們想要呈現(xiàn)的態(tài)度。
希望這個系列可以給喜歡Ground的你帶來不一樣的觀感體驗,也謝謝一直支持我們的你:)
拳擊2 Boxing2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95x64cm 2020
少年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34x25cm 2020
風景17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78x141cm 2020
Venus2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76x53cm 2020
Instagram:su.hs333
Website:https://huangshengsu.com/
蘇煌盛,1987年出生于臺灣,2016年畢業(yè)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chuàng)作研究所水墨組,目前居住、創(chuàng)作于臺北。致力于水墨、礦物顏料、金屬箔、紙類、絹本及壓克力等平面繪畫創(chuàng)作,媒材多元廣泛。關注水墨及繪畫的本質(zhì)探討,融合傳統(tǒng)與當下的視覺語彙與手法,演譯貼近自身文化與生活的題材。
近期創(chuàng)作上的方向是將現(xiàn)代的數(shù)位視覺效果與東方繪畫去做結(jié)合與連結(jié)。
開始有個構想,但最后作品完成的時候,往往與最初構想多少有差異。
東方繪畫相對來說,創(chuàng)作過程上時間會比較慢的媒材,所以在過程中會漸進的加入想法,思考的東西會更多更細。
溜冰場 Mineral pigment, ink on metal foil 40x70cm 2020
大廈裡的山4 Landscape in the Apartments4 Mineral pigment, ink on metal foil 45x90cm 2020
萬物生長5 chaos5 Mineral pigment, ink on metal foil 45x90cm 2020
Ground x 蘇煌盛
Q:你是在什麼時候開始與水墨畫結(jié)緣?
A:從大學念書畫藝術系開始,那時候書法、水墨、刻印都要學習。
Q:水墨在您眼中是一個「古早」的藝術表達方式嗎?你如何看待這種繪畫形式?
A:東方繪畫的歷史悠久,如何看待的話,我覺得所有形式的藝術表現(xiàn),都和地理文化有著必然的關係。因為東方文化下的思考,有著許多獨特的形式,了解過去如何看待,再去想現(xiàn)在如何看待,兩者有著什麼差異與相同之處。
遊蕩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141x79.5cm 2019
遊蕩2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141x79.5cm 2019
熱谷 Beitou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96x378cm 2019
Q:欣賞的藝術家或者畫家是誰,原因是什麼?
A:Thomas Ruff 滿不錯。畫家的話,最近去了 NY 回來之后,特別喜歡 Manet。原因有時候也說不上來。
Q:風景與人物,哪個更令您有想要創(chuàng)作的慾望?
A:都能讓我有想創(chuàng)作的慾望。
萬物生長 chaos Mineral pigment, ink on metal foil 45x90cm 2019
萬物生長2 chaos2 Mineral pigment, ink on metal foil 70x40cm 2019
萬物生長3 chaos3 Mineral pigment, ink on metal foil 96x36cm 2019
萬物生長4 chaos4 Mineral pigment, ink on metal foil 96x36cm 2019
Q:創(chuàng)作至今,心路歷程 & 創(chuàng)作模式是否產(chǎn)生變化,會覺得自己能夠更好的表達心中所想嗎?
A:創(chuàng)作的開頭總是想得挺美好,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離原本所想的越來越遠,當作品創(chuàng)作完的時候,有時候會比原本想法更好,有時候則是忘了一開始到底要干嘛。
Q:筆下的人物大多面目模糊,有一些僅是背影,為什麼想到這樣的表達方式?是刻意為之嗎?
A:主要是希望將人物的表情與情緒降到最低,但這種表現(xiàn)時常反而讓情緒與氛圍更豐富,我想我也不清楚到底是有沒有如同我所期望的展現(xiàn),或我到底能不能做到。
Uranus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37.5x44.5cm 2019
Venus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37.5x44.5cm 2019
池水 Mineral pigment, ink on silk 83x39cm 2019
Landscape16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94.5x189.5cm 2019
Q:在畫畫時是否會投放大量的情感,還是身為一個旁觀者靜默的將自己眼底心中之物描摹出來?
A:投放大量的情感所指的是?如果畫的糟了或者畫壞了,會挺難過生氣,這樣算嗎。感性地去想像作品,但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還是更加理性一點。
Q:為什麼會喜歡運用不同的材質(zhì)進行創(chuàng)作?(水墨、礦物顏料、金屬、絲綢⋯⋯)哪一種給您帶來最多驚喜?
A:我只是希望能夠更全面的去了解東方繪畫的媒材。
象隱象外 Indistinct Scene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25cmX342cm 2015
Q:你如何看待自己作品中的“抽象”與“具象”?哪一端更能代表您觀察&思考世界的方式?
A:覺得都會吧。
Q:繪畫的素材&靈感從何積累?
A:從生活中看到的進而觀察到的事情,有時候也會基于之前的作品去做出更好的修改或新的想像。
idol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74.5×46.5cm 2018
idol2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93x63cm 2018
idol3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67x56.5cm 2019
盆景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93x63cm 2018
白千層2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81.7x50cm 2018
Q:生活中你是怎樣性格的人,除了繪畫之外的喜好是什麼?
A:除了繪畫以外,就是 Boxing 運動和打 Game
Q:可以跟讀者分享一下您喜歡閱讀的書籍/電影/獨處的地方嗎?
A:最近看了一些周易、星座的書籍。喜歡的電影滿多的,Interstellar 或 Inception 那種類型的,很喜歡看科幻片。常獨處的地方,就是工作室。
Landscape15 Mineral pigment, ink on silk 24x47cm 2018
Landscape in the Apartments2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113x59cm 2018
白千層 Mineral pigment, ink on silk 47x100cm 2018
Q:作品中常出現(xiàn)線狀的物體是有什么寓意的嗎?
A: 線條,可能是樹木、枯枝;在園林裡,也可能是鐵絲、圍欄;懸掛在樹上,可被想像成燈飾、電線;在空中,可能是雷電、閃光或雨水。它可能是任何實體物件或抽象表現(xiàn),也可能-僅只是一條純粹概念上的「線」。線條在此同時顯示了其抽象本質(zhì)和具象功能,將繪畫線條的抽象表現(xiàn)與具體事物的造型產(chǎn)生連結(jié)。
這些黑色線條源自對數(shù)位筆刷繪圖的仿效,使用軟筆去描摹硬邊線條,此繪製方式,于是與傳統(tǒng)的筆墨色線,形成另一種審美上的辯證。這些黑色的粗細線條,雖然難以符合傳統(tǒng)水墨脈絡中,展現(xiàn)繪畫技術與修為的所謂「用筆」,但它是否仍有可能符合畫面期待,成為一條兼具功能與審美的「線」?或者,在現(xiàn)下,試著以有別于以往的觀看方式,才有可能出現(xiàn)的閱讀與理解?線條的價值與功能,隨著各時代的文化背景正逐步演變。
Q:接下來的計劃是什麼?
A:接下來在北京的 Ink Studio 會有一個個展,結(jié)束之后通常會先休息一下,趁這個時間把創(chuàng)作過程中,接觸到的新事物與資訊去慢慢消化。
Landscape13 Mineral pigment, ink on silk 23x47cm 2017
Landscape14 Mineral pigment, ink on silk 23x47cm 2017
Landscape12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94.5x189.5cm 2017
idle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124x46cm 2017
Rooftop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134x78cm 2017
風景11 Landscape11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90x189cm 2017
⛰️
一滴墨,掉落水中,彌散開來的是動人的思緒。蘇煌盛帶給我們的藝術產(chǎn)物,就凝聚在這一滴滴墨色之中。古語中甦同音于蘇,解字開來,即使一點一點的,重生。這也如蘇煌盛的作品一般,用現(xiàn)代的視角和思想,去解構傳統(tǒng)的繪畫方式,帶來別樣的藝術呈現(xiàn)。解讀作品的方式或許有千百種,但神韻和情緒感知,卻是不約而同的對美的贊揚。在古木中散發(fā)的新芽,傳承著千百年過往的沉淀,同時呼吸著最新的氧氣,自然肆意生長,無所畏懼,令人回味無窮,又驚喜無限。
Landscape9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78x140cm 2016
Landscape10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78x140cm 2016
Water Pool Mineral pigment, ink on paper 140x40cm 2016
© 蘇煌盛 All rights reserved
感謝 蘇煌盛的真誠受訪及精彩創(chuàng)作!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