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中國公知鼻祖胡適之先生大傳
胡適,向來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崇拜他的人和鄙視他的人都同樣多。那他到底是廣結(jié)善緣、樂善好施、提攜后進,熱心幫助朋友,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是敢為人先,一生追求真正自由平等的勇士還是沽名釣譽,反復橫跳,不顧民族大義,妥協(xié)投降,名氣大于實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呢?

我想大凡對一個人的評價,我們基本有兩個最起碼得標準,那就是聽其言、觀其行。下面我們就這兩方面來大體理清胡適其人。
先看他的成就,他的最大成就大抵在這幾個方面:
一、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和學者。這個毋庸置疑。
新文化運動先驅(qū)。
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上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在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的文學革命中,胡適堪稱開路的先鋒,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被譽為"中國文化革命之父"。
自由斗士。
胡適一生在政治上追求民主、法治、自由、人權(quán)等普世價值的實現(xiàn)。他反對暴力革命,堅持漸進的改革。胡適的貢獻在于"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中國的公共輿論"。
樂善好施,樂意助人,“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
胡適曾執(zhí)教高校,他的學生有牟宗三、羅爾綱、顧頡剛、俞平伯、傅斯年等。資助林語堂、梁實秋、陳寅恪等,曾大力引薦像季羨林等到北京大學任教。
中國實證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
胡適師從美國"實驗主義"大師約翰·杜威,他的文章,往往富有實驗主義的精神,很有建設(shè)性。
大膽假設(shè),小心求證。
胡適強調(diào)做學問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
外交成就。
擔任駐美大使期間,不遺余力宣傳日本罪行,為中國爭取到一些抗戰(zhàn)物資,為國家的抗戰(zhàn)有一定貢獻。
名言一籮筐:

寬容比自由更重要。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多談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少說點空話,多做點實事。
科學的根本精神在于求真理。
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
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
無目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
不降志,不屈身,不追趕時髦,也不回避危險。
自由自由,天下多少罪惡,都是借你的名做出的。
有幾分證據(jù)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jù)不說八分話。
讀古人的書,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聰明到怎樣,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樣。
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它什么意義,他就有什么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
你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閑暇的時間。
看他的這些話,是不是有著特別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中國的公知們是不是都是這種調(diào)調(diào)。在正確的廢話里毫不起眼的夾帶一些私貨,讓你感覺不出來,似乎是哪里不對,但看著哪里都沒毛病。下面重點來了。
寬容比自由更重要。
他真的寬容嗎?看看
一味標榜人權(quán)自由的胡適先生是怎么維護獨裁統(tǒng)治的。此公公開在報章上強調(diào)國民黨政府鎮(zhèn)壓革命的必要性,聲稱“一個政府為了保衛(wèi)它自己,應(yīng)該允許它有權(quán)去對付那些威脅本身生存的行為”。
他指責民權(quán)保障同盟提出的“立即無條件釋放一切政治犯”的要求“,這不是保障民權(quán),……一個政府要存在,自然不能不制裁一切推翻政府或反抗政府的行為!
他很明白誰是他的衣食父母,得罪衣食父母的事他能干嗎?漂亮話說說就得,千萬別當真。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早在陳獨秀、李大釗等人醞釀“五四運動”的前幾日,被稱為新文化運動先驅(qū)者的胡適先生卻拒絕參加。果然“五四”那天,胡適缺席了北京這場震驚世界的學生運動,跑到上海接待自己的導師杜威先生去了。

不降志,不屈身,不追趕時髦,也不回避危險?
當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為阻止北洋政府簽署賣國的巴黎和約,提出要將學生運動拓展為社會運動,并公開宣稱不達目便與政府斗爭到底時,胡適卻奉勸陳獨秀、李大釗作為北大青年。不要做自毀學術(shù)前程的事情,學生還是要好好上課。在胡適看來,作為知名的北大教授,對普羅大眾進行一些思想啟蒙工作是可以的。
但要深入街頭巷尾與政府進行危險的抗爭,對自己和家庭都不利,完全沒有必要,要去好好學習,多研究問題。因為胡適之先生認為國家自己會好的。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要冒險萬萬使不得。
少說點空話,多做點實事?
看到這句我就更想笑了?v觀胡適之先生的一生,除了新文化運動上說過幾句漂亮話,不遺余力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我實在也想不出來他做過什么實際的事情。
此公說的話我們就先分析到這里,我們再來說一下他的其它一些言行。
不可否認,言論能力值絕對一等一,新文化運動意見領(lǐng)袖,公知身份可謂名副其實。原諒我用了公知這一詞匯,其實公知本意不是想現(xiàn)在這樣的解讀。公知、顧名思義,就是公共知識分子。至少是有知識,能在某一領(lǐng)域內(nèi)有比較大的影響力。但為何現(xiàn)在公知被污名化了?我想,在胡適之先生身上我們應(yīng)該能有一些啟發(fā)的。
口號喊得震天響。〉簧婕皠诱娓竦,他就利索的溜了,和陳獨秀,李大釗這些知行合一的人相比,實在相去甚遠,所以此公的表現(xiàn)也充分說明知易行難確實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號召學生要好好讀書,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現(xiàn)在看來,確實無比正確?赡阆脒^沒有?他說這話的時候是個什么時候,全中國還能安放下一張平靜的書桌嗎?如果年輕人都躲進書齋,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從哪來?

面對外族入侵,我們來看胡先生的表演。
1931年10月,“九一八事變”后,此公寫了《國際調(diào)解的前途》等多篇文章,鼓吹對日妥協(xié)退讓。1932年5月淞滬停戰(zhàn)后,他又撰寫了《論對日外交方針》,贊揚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的喪權(quán)辱國的《淞滬停戰(zhàn)協(xié)定》。在文中,他一面強調(diào)中國“與日本交涉的目標要在取消滿洲國,恢復領(lǐng)土即行政主權(quán)的完整”,一面卻說“中國政府不得在東三省駐扎軍隊”,這實際上又承認了滿洲國的獨立。他的妥協(xié)投降的言論理所當然地遭到了包括他的學生傅斯年等在內(nèi)的人無情批駁。
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周佛海、陶希圣、梅思平、熊式輝、胡適、陳立夫、高宗武、羅君強等人,經(jīng)常驟集在南京西流灣8號周佛;▓@洋房地下防空室里議論時事,認為“戰(zhàn)必大敗,和未必大亂”,他們誣蔑人民的抗戰(zhàn)呼聲“寄托于鏡花水月的幻想之中”,是“唱高調(diào)”。為此,胡適為周佛海住宅取名“低調(diào)俱樂部”。后來胡適被任命為駐美大使,與“低調(diào)俱樂部”中斷了聯(lián)系,但這段歷史得到周佛海的供詞證實,基本實錘。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zhì)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shù)不如人,身體不如人。
不用懷疑,這確是胡適之先生的原話。其實這話也毫無新奇之處,現(xiàn)在的五毛恨國黨不就是這樣認為的嗎?
1914年胡適經(jīng)哲學家約翰.杜威,美國共濟會33級別大師,介紹加入共濟會,共濟會是白人種族主義的最高秘密組織,是一個致力于消滅所謂垃圾人口、建立白人種族主義統(tǒng)治的極為反動的秘密政治組織。此后一直在中國為共濟會工作。他一生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共濟會,在中國推行西方自由主義,反共、詆毀中華文化,謀得的文壇領(lǐng)袖名聲不遺余力來證明中華文化是落后的、愚昧的,主張全盤西化。凡是中國歷史上厲害的事物,經(jīng)他一番“論證”定會成為落后的東西。美其名曰:“為學術(shù)而學術(shù)”實則大搞歷史虛無主義、“挖墳掘墓”。

至于此公的私生活,我們就更不用說了,被人宣傳的是此公不忘糟糠之妻,和小腳女人江冬秀幸福的過了一生,但實際上呢?一點也不影響此公到處拈花惹草,到處撩騷、玩曖昧。知道的就有共穿幽徑趁溪斜的韋蓮司,半年內(nèi)通了四十幾封信的陳衡哲,煙霞洞里的佳人曹誠英,上海的羅曼蒂克徐芳、耐人尋味的情緣洛維茨,隱秘的戀情陸小曼。再看他的日記里,逛妓院,打牌、花天酒地一樣也不少。這就是所謂的用情專一?
縱觀胡適之先生一生,言論能力值確實無人能及,開風氣之先,思想影響力都是值得肯定的。新文化運動先驅(qū)者,意見領(lǐng)袖、喚醒民眾、開風氣之先,在青年學生中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直到現(xiàn)在,這種影響能力還一直存在。因為世易時移,和平年代,胡適之先生的這些言論會更有市場前景會更廣闊。但由此我們就可以認為他就是個大師楷模了嗎?
學貫中西的的實質(zhì)就是互相販賣的文化販子。
他生平最大的學術(shù)成就,其一、提供了一種實證的治學方法。這其實是舶來品,原原本本來自他的老師,美國實驗主義大師杜威。
其二、學術(shù)及文化成就。他的代表作品《中國哲學史大綱》,只有半部,原因無它,因為不懂佛教,所以下半部寫不出。就這半部書,論中學素養(yǎng),和馮友蘭相去甚遠,論西學素養(yǎng),金岳霖壓根不正眼看他。至于什么詩什么的,同時代隨便拎出來一位,都能吊打他了。
其三、被標榜成抗戰(zhàn)英雄的美國之行。
發(fā)揮自己言論能力,去美國到處演講,將中國文化販賣到美國、加拿大。名利雙收,給自己賺得三十多頂博士帽,也堪稱高手。雖也爭取到美國政府的一些資助,但還是給自己謀私利的成分更多一些。
一生標榜自由、獨立的胡先生,被蔣罵之后辭職只謀得一個美國大學圖書管理員的職位。一生看不起北大圖書管理員的胡先生,也干起來了圖書管理員,人生就是這么的充滿戲劇性。
此公最風光之時就是拿著國民政府的豐厚薪水,卻叫喊著自由、人權(quán)之時。哪會像魯迅一樣不拿政府一分錢,只用自己的稿費維持著一家的生計,當然更不會像朱自清那樣因為不吃美國的救濟糧而餓死。
關(guān)乎民族大義,屁股經(jīng)常坐歪,但好在自己能經(jīng)常時時調(diào)整,自圓其說。
看他對待日本侵華,他建議和談,不建議抗日。最后連他的好朋友和學生都看不先去了。所以趕緊建議政府將其送去了美國。著名的關(guān)于給秦檜洗地的言論就是來自于他。

胡適曾在《現(xiàn)代評論》中這樣評價秦檜:“秦檜有大功而世人唾罵他至于今日,真是冤枉!
雖身為中國人,但是美國普世價值的鐵粉。
和魯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辈煌斯菈焊陀X得中國人不行。
縱觀胡適之先生一生最大的特點就是“適”,適者生存,得名得利,自然不在話下。至于國家、民族、原則、大義,在其看來,都是可有可無的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公知鼻祖,適之先生實至名歸。當然公知檔次也有高低之分,胡適之先生無疑是最高階的那一種。
發(fā)表評論 評論 (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