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陳道明
突然登上了熱搜榜。
許多人心生疑問,
難道出事啦?
點開一看才知道,
陳道明當選了
新一任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主席。
熱搜微博下面有一條評論這樣說道:“恭喜陳道明老師,終于可以說一句實至名歸了。”
這句話何嘗不是說出所有人的心聲?
鏡頭下的陳道明,你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已經(jīng)63歲的男人。歲月在他的臉上,只留下了從容與豁達。
▲
1955年4月26日,北方正值乍暖還寒時節(jié)。天津的一個書香世家,在春風之中,喜見貴子。父母欣喜若狂,為其取名陳道明。
陳道明自小飽讀詩書,善于思考。原本他的理想是醫(yī)生、外交官等體面的職業(yè),“演員”二字從未出現(xiàn)在他的人生規(guī)劃里。
直到1971年,為了躲避上山下鄉(xiāng),陳道明陰差陽錯地考入了天津人藝,成為了一名演員。
那段日子過得異常艱辛。七年的時間他都在跑龍?zhí),演了匪兵、特務、八路等許多小龍?zhí),站在臺上一句臺詞都沒有。
他卻熱愛上了演戲。
上天從來不會失信于心存理想而努力的人。1978年陳道明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1984年,因出演電視劇《末代皇帝》中青年溥儀一角而一夜成名。
對于這突如其來的成功,陳道明說那或許就是我的命運。
之后他又于錢鐘書《圍城》中,將那個玩世不恭、酸腐氣息濃郁的文人方鴻漸,演繹得入木三分。
劇中有一句經(jīng)典的臺詞是:“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
這說的正是陳道明飾演的方鴻漸,一個骨子里清高自由的知識分子。
錢鐘書先生在看了全劇后,贊揚道:“陳道明讓我看到了活的方鴻漸,表演傳神!
憑借這個角色,他榮獲了第七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和第九屆全國電視“飛天獎”優(yōu)秀男主角獎。
但就在鮮花與掌聲蜂擁而至時,陳道明卻回絕了所有的片約。
喧囂過后,為了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陳道明離開了演藝圈七年。
沉寂數(shù)年后,2001年他帶著作品《康熙王朝》與觀眾重逢。這七年的時間,讓陳道明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老戲骨,為了讓自己把康熙演得透徹,他用無數(shù)個日夜翻爛了《清史稿》。
回歸的陳道明無疑再次引發(fā)收視狂潮,自此奠定了他在演藝界的實力地位。當很多投資方與導演找他合作時,對于那些自己不滿意的劇本,他會果斷的回絕,不想為之而為之。
人家請他去拍電視劇,他說“你們這劇本不合邏輯”。
導演勸他:大家都這么拍。
陳道明聽后非常生氣:“人家都不對,所以我們也要不對嗎?”
2015年,北京人藝的院長張和平找到陳道明,說他們要拍話劇《圍城》,想讓他出演方鴻漸。
導演趙立新三顧茅廬,陳道明堅持己見,最終還是給推掉了。
他說:“你可以給我化得很年輕,但是神韻已經(jīng)不在了,我真的演不來!
不做無為之事,不消遣有涯之生。
然而,在汶川地震后不久,得知馮小剛要籌備《唐山大地震》時,一向冷面示人的陳道明,卻主動找上了導演:“你要是拍地震,我免費去演!
這份可貴的家國情懷,一直留存于他的心中。
馮小剛這樣評價他:“陳道明這個人,一輩子只肯在戲里低頭!
不演戲的時候,他便彈琴讀書寫字,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厚重,無用方得從容。
陳道明從小彈得一手好鋼琴,他說:“只要在家,我每天要彈上兩三個小時,興致高時會彈四五個小時!
除了彈鋼琴,他還愛看雜文、寫書法!兜赖陆(jīng)》與《魯迅全集》早已被他翻爛。
季羨林大師曾評價他的文學水平,可以勝任北大研究生導師。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在這個欲望泛濫的時代,陳道明深知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陳道明演藝生涯33年,一直與紛繁復雜的娛樂圈保持著距離,時刻自省。
許多人一定還記得今年正月初一,陳道明因馮小剛讓女演員跳舞,第一次爆粗口。
那天馮小剛帶著《芳華》的女主角苗苗同陳道明、葛優(yōu)等聚在一起。
酒足飯飽后,馮小剛拉起苗苗的手提出讓她跳一段舞為打大家助興,借此說明為何會選中她為女主角。
旁邊的人齊聲叫好,唯獨陳道明說:“第一,人家丫頭,作為演員,不便跳這個舞;其次,人家穿著高跟鞋,不方便!
此時有人繼續(xù)起哄:“比劃比劃就行!
一向溫文爾雅的陳道明突然站起來:“你TM沒看過跳舞啊!”
大家總是說男人到了中年就會變得油膩,而陳道明卻用自己的風度與修養(yǎng)狠狠地打了他們的臉。
記得宋丹丹曾感嘆道:
“如果你是一個成熟女性,當你認識了陳道明,你要是不愛上他那一定是你缺乏自信,比如我!
如今的娛樂圈,隔三差五便是離婚、家暴、劈腿的雞飛狗跳。
反觀陳道明與妻子的婚姻生活,卻始終如一的相濡以沫。
“當年在天津人藝,如果我沒有遇到杜憲,我就不會想去考中央戲劇學院。”
1978年,陳道明與杜憲相遇時,他還是天津人藝一個不起眼的小演員,而杜憲在北京廣播學院就讀。經(jīng)過舅舅的牽線,兩人一見鐘情。
后來杜憲畢業(yè),成為中央電視臺的新聞主播,紅遍大江南北。此時的陳道明卻還是籍籍無名。
為了不與杜憲分隔兩地,1979年他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后來提及自己的成功時,他總是說妻子的功勞。
陳道明用從前慢的真心,成就一世的深情。
歷盡鉛華,他看見生命的底色不過是回歸清凈。最高的意境是克制,而不是放肆。正如他曾說的:“人活得簡單一點才高級!
娛樂圈風波不斷,
江湖夜雨,人物浮沉。
而陳道明的歸來
讓我們看見中國影視發(fā)展的
那一束亮光
來源:網(wǎng)絡侵刪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