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臺漢代壁畫拓本
這是一幅漢代的壁畫拓本——狗拿耗子圖。
狗拿耗子在今天是多管閑事的代名詞,其實在貓完全馴化之前,狗拿耗子可能是天職。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圖卷(局部)
《簪花仕女圖》是唐代貴族婦女的生活寫照。本卷共有兩處貴婦戲狗,動作輕柔,曼妙生姿。
唐 閻立本 鎖諫圖(明人。┚植
唐 閻立本 鎖諫圖(明人。┚植
唐 閻立本 鎖諫圖(明人摹)局部
《鎖諫圖》現(xiàn)藏于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畫的是十六國漢的廷尉陳元達,向皇帝劉聰冒死進諫的情景。圖中劉聰雖居中,但右側(cè)兩只狗分別直視與回眸陳元達,將觀者目光吸引聚焦至陳元達鎖諫,也是本幅最精彩之處。
北宋 王居正 紡車圖卷(局部)
王居正《紡車圖》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圖中描繪鄉(xiāng)村生活中的一幕。席地而坐的童子逗弄著蛤蟆,引得小狗奔跑雀躍,畫面動態(tài)畢現(xiàn)。
有著畫龍點睛作用的小狗為人們展現(xiàn)了一個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其天真活潑,稚嫩可愛的形象使人忘卻仕宦生活的煩惱,感受到單純質(zhì)樸的田園氣息和平淡生活中的樂趣。
宋 李公麟 西岳降靈圖卷(局部)
宋 李公麟 西岳降靈圖卷(局部)
宋 李公麟 西岳降靈圖卷(局部)
遼 胡瓌 龍駒圖(明人畫)
宋 李嵩 貨郎圖(局部)
圖中描繪鄉(xiāng)村中婦女兒童們欣喜地圍繞著一位貨郎挑選玩具和日用品的場面。兒童身邊有一群小狗,為母子一家。狗媽媽似乎早已熟悉了貨郎的到來,歡呼雀躍,而那些連走路還不穩(wěn)當(dāng)?shù)男」纷顬槿侨藨z愛,它們姿態(tài)各異,緊緊地跟隨在母親身后。畫家用擬人化的筆法表現(xiàn)母子狗間的親情,刻畫得惟妙惟肖,生動感人。
宋 劉松年 補衲圖軸(傳)局部
宋 無款 秋庭乳犬圖
《秋庭乳犬圖》所描繪的是哈巴狗媽媽與它的三個狗寶寶在庭院中嬉戲玩耍的場景。哈巴狗在宋代就是王公貴族的寵物。
南宋 李迪獵犬圖
犬類作為專門的繪畫題材最早出現(xiàn)在北宋《宣和畫譜》中的“鳥獸”一門。宋代不乏畫犬的專家,如宮廷畫家李迪、李嵩、趙永年等。此圖描繪的是宮廷御用獵犬,步伐矯健而閑雅。畫風(fēng)追求工整寫實、細膩華麗而又形神兼?zhèn)涞膶m廷審美趣味,是宋代院畫的典型作品。
宋 佚名 搜山圖(局部)
南宋 宮素然 明妃出塞圖(局部)
明 佚名 四犬圖
明 佚名 西旅貢獒圖
明 佚名 葵石犬戲圖
明宣宗 朱瞻基《一笑圖》
清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局部)
此段描繪了七只狗追逐打鬧的場景。其中一乞丐模樣的人背著一只狗正行進在大街上,引來五只狗追逐。一只導(dǎo)盲犬正牽引盲人過街。
清 郎世寧 十駿犬圖(部分)
清 栗犬圖
一只棕色獒犬站立在結(jié)滿果實的栗樹之前。獒犬是“犬中之王”,體格高大威猛,性格沉穩(wěn)忠實,具有強烈的戰(zhàn)斗力,深得帝王的喜愛。此圖可能是畫家根據(jù)進獻的獒犬而創(chuàng)作,畫風(fēng)寫實細膩,背景栗樹的畫法較為簡單,設(shè)色淡雅,為清代晚期的風(fēng)格。
清 黃際明、李廷梁 九犬圖
圖繪宮苑花叢中9只名貴的哈犬,標注的名字分別為“墨子”、“墨球”、“梔子”、“小橫”、“松子”、“墨匙”、“獅子”、“小點”和“墨牡丹”。小狗們毛色為黑、白或黑白雜色,有的頭上梳著發(fā)辮。它們毛發(fā)濃密,眼神高傲。據(jù)畫上方的印記推斷,此圖是專為端康皇貴妃所作,畫的是她馴養(yǎng)的寵物犬。
清 任預(yù) 十二生肖圖冊-狗
清 任頤 花蔭小犬圖
徐悲鴻畫狗
張善孖畫狗
張大千《至徐雯波七十自畫像與黑虎》
張大千畫狗
張大千 《蕃女圖》
張大千《蕃女掣龐圖》
齊白石 花犬迎歸
劉奎齡畫狗
劉奎齡畫狗
劉繼卣畫狗
黃胄畫狗
劉旦宅畫狗
方楚雄畫狗
黃永玉 狗咬耗子多管閑事
奚文淵畫狗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