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2日電 走進故宮建福門花園,紅墻、黃瓦、青松、翠柏掩映之下,200多平米的大型雕塑作品《大紫禁城》陳列于建福門前的院落,吸引眾多藝術家及游客駐足。11月11日下午,“城·象——李象群藝術展”在故宮建福宮花園展出,這也是迄今為止故宮首個戶外空間大型雕塑藝術展。開幕式上,李象群先生還向故宮博物院捐贈一套“元四家”系列作品。
此次藝術展集中展出了李象群近年來的經典之作,以寫實、生活化的視角表現孔子的《行者》和以寫意地、文人畫手法塑造的《元四家》,人物形象或瀟灑俊逸,或放浪形骸,表現出創(chuàng)作者個人對歷史人物的獨特理解,白銅賦予作品的金屬質感和視覺上的流動性豐富了觀者的審美感受。而創(chuàng)作于2012年的《大紫禁城》先前雖已展出多次,但此次在紫禁城內展出,意義不同凡響,這進一步拉近了當代雕塑與歷史建筑的距離,有助于促成時空對話。在這一作品中,紫禁城被分割成25塊呈現,只有太和殿是完整布局。將這個具有600多年歷史,代表著中國歷代皇權象征的權力符號分離成碎片,并借助詳實的建筑資料將紫禁城大小殿堂院落的內部結構一一呈現,將藝術、科學和對歷史的反思有機糅雜在一起,反映了藝術家對宏大歷史的反思和思考。而將《大紫禁城》選在建福宮花園唯一一處保留原始歷史面貌的小院內,不難看出藝術家的良苦用心,白銅的金屬光澤質地與粗糲的建筑風貌是碰撞也是融合,歷史與現代既界限分明又充滿了對話的可能。
對于作品能在故宮展出,李象群說,自己作為當代藝術家,不僅僅希望作品具有視覺上的效果,還希望通過作品引發(fā)問題和思考:“我運用雕塑寫實的手法和當代藝術理念對故宮這一中國歷史文化的結晶進行造像,實際上是在為一個文化空間造像,形成一個我心目中的文化肖像,對我來說它也是一個生命體,能在故宮展出,會給大家更多的藝術體驗和文化思考”。作為中國當代雕塑的領軍人物之一,李象群的作品融合了“新人文主義”理念,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巴ㄟ^雕塑體味歷史,可以使人從中找到一個中間位置,并對一些問題進行思考,讓自己看得更清晰;重新認識歷史,才會真正認識現代中國歷史的命運。”也因此,雕塑在他的手中成為歷史的記載與延續(xù),顯示出藝術家思想的強大力量。
據悉,此次在故宮的“城·象”藝術展是李象群全球巡展的首站,之后還將前往上海、德國等國內外重要博物館展出。(賈敏)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